荐读•赠书 | 《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

学术   2024-11-24 20:14   北京  

编者按

《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面对“可信交易中的征信体系建设”这一核心目标,从中国的国情和科技角度出发提出了两个关键问题,并尝试建立起一个“基于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数据和企业数据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征信体系。该体系基于“区块链征信新模式”,以区块链与现有征信系统相融合,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的征信服务难题。

小编为读者们提供赠阅福利(详见文末),数量有限,欢迎大家积极留言参与。


《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

主编:蔡维德

副主编:薄钧戈、乔亚男、周道许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01

本书简介


本书面对“可信交易中的征信体系建设”这一核心目标,提出了以下两个关键问题:

首先,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现有的征信模型和当前中国国情下的征信实践、政策不匹配,需要汲取中国目前比较成功征信案例的经验,比如和苏州、台州的征信模型结合起来;其次,从科技角度出发,征信区块链面临的评价指标、可监管、合规性、隐私保护、失信惩罚以及系统融合等问题,需要引入具有一定先性和创新性的科技,比如结合双链、数据湖、互链网、STRISA系统、安全多管道事件模型等。

针对以上关键问题,尝试建立起一个“基于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政府数据和企业数据相结合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征信体系:技术方面,需要基于大数据、区块链等;政策和规则方面,让以前在传统征信体系下无法获得信贷的个人或小微企业获得适当的金融服务,即“普惠金融”;同时,现代征信体系须在中国法律框架下、是有监管的。该体系基于“区块链征信新模式”,以区块链与现有征信系统相融合,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的征信服务难题。


02

专家推荐


数字化征信体系建设是构建信用社会的重要基石

——学习蔡维德教授《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体会


作者:周道许,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当今这个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社会信用体系作为市场经济和社会治理的基石,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近期,我认真研读了蔡维德教授的力作《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这部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不仅深刻揭示了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势,更为我们在数字经济条件下构建信用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路径。蔡维德教授为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 (UCL) 区块链研究中心科学顾问、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名誉院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元宇宙与金融保险研究中心荣誉主任。他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宏伟蓝图。我也有幸在蔡维德教授的指导下参与本书的部分章节讨论和写作,深受教育和启发,也让我更加坚信:数字化征信体系建设是构建信用社会的重要基石。


一、《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一书的主要内容概览


蔡维德教授的这部著作,从征信的基本概念出发,深入探讨了数字征信技术的最新进展,分析了数字化征信面临的科技问题,并提出了征信发展中的挑战与建议,内容全面而深入,堪称数字化征信领域的扛鼎之作。

1. 征信概述

著作开篇便对征信的概念、历史沿革及其在现代数字经济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梳理。征信,作为信用体系的核心环节,是连接信息主体与信用服务使用者的桥梁。蔡维德教授指出,随着数字经济的兴起,传统征信模式已难以满足日益复杂多变的信用需求,数字化征信体系的构建势在必行。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征信数字化的必然性,也为后续章节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数字征信技术

本书的重点在于对数字征信技术的深入剖析。蔡维德教授以其独到的见解,详细阐述了Web3下一代互联网、新型区块链系统、新一代区块链征信模型研究等前沿技术。特别是关于第二代、第三代区块链征信模型技术方案的提出,以及基于事件模型的智能合约征信规则与模型研究,展现了作者在区块链技术与征信领域融合应用的深刻洞察。这些技术的引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征信的效率和准确性,更为征信体系的智能化、自动化提供了可能。

Web3:下一代互联网:蔡维德教授强调,Web3不仅是技术上的革新,更是对互联网治理结构的重塑。在Web3框架下,数据主权回归用户,为征信体系中的数据隐私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

新型区块链系统: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的区块链系统,蔡维德教授指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不可篡改等特性,为征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区块链征信模型研究:从第一代到第三代征信模型的演进,蔡维德教授详细解析了每一步的技术突破和应用场景,特别是第三代模型中的智能合约技术,为征信规则的自动化执行开辟了新天地。

3. 数字化征信相关科技问题

蔡维德教授在书中并未回避数字化征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科技难题,如数据安全性、隐私保护、系统可扩展性等。他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技术创新,也需要制度保障。这一观点体现了作者对于技术与制度双轮驱动征信体系建设的深刻理解。

4. 征信发展中的挑战和建议

面对征信体系数字化过程中的诸多挑战,蔡维德教授给出了具体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他强调,应加强跨行业、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机制建设,推动征信标准的统一化;同时,也要注重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为数字化征信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一书的四大特点


蔡维德教授的这部著作,不仅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更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1. 专业性与前沿性的统一

作为数字化征信领域的权威专家,蔡维德教授在书中展现出了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前沿视野。他不仅对征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更将最新的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融入征信体系的建设中,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专业又充满未来感的数字化征信世界。

2. 实用性与操作性的统一

本书不仅理论深度足够,更注重实践应用。蔡维德教授在阐述理论的同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详细说明了数字化征信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应用场景,使得读者在理解理论的同时,也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 深度与广度的统一

蔡维德教授在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数字化征信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还广泛涉及了与之相关的法律、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展现了作者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这种广度与深度的结合,使得本书成为了一部全面了解数字化征信体系的百科全书式著作。

4. 可读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尽管数字化征信是一个相对专业且复杂的领域,但蔡维德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图表,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象化,使得本书既具有学术价值,又易于普通读者阅读理解。同时,书中不乏作者对征信未来发展的独到见解和幽默风趣的点评,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略数字化征信的魅力。


三、《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一书对构建信用社会的四点启示


蔡维德教授的这部著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数字化征信体系建设的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更为构建信用社会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1. 技术创新与信用评估是构建信用社会的基础

在数字经济时代,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蔡维德教授在书中强调,技术创新是提升信用评估能力的关键。通过引入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以实现征信数据的实时采集、高效处理和智能分析,从而提高信用评估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不仅有助于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风险,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为构建信用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创新在信用评估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更在于对信用评估模型的持续优化和创新。传统的信用评估模型往往基于历史数据,难以全面反映信用主体的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而数字化征信体系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可以实现对信用主体行为的动态监测和预测,从而更准确地评估其信用状况。这种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模式,不仅提高了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增强了信用体系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2. 数据共享与信用互认是构建信用社会的关键

数据是征信体系的核心资源,也是构建信用社会的基础。然而,在当前的数据分割和信息孤岛现象下,数据共享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蔡维德教授在书中指出,要实现数据共享,就需要打破行业、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征信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更能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之间的信用互认,为构建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信用市场奠定基础。

数据共享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对数据共享的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平台;企业应积极参与数据共享机制的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数据资源和服务;社会各界则应加强对数据共享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数据共享的认识和支持。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确保数据共享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信用互认是数据共享的最终目标,也是构建信用社会的关键。通过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地区之间的信用互认,可以打破信用市场的分割和壁垒,促进信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经济的整体效率,更能增强社会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为构建信用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3. 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是构建信用社会的保障

在数字化征信体系建设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蔡维德教授在书中多次强调,要在保障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推动征信体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这既是对个人权益的尊重和保护,也是对社会信用体系公信力和可持续性的维护。

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实现,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保障机制。在法律层面,应明确征信数据的采集、使用、存储和传输等环节的规范和要求,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在技术层面,应采用加密、脱敏、匿名化等技术手段,确保征信数据在传输、存储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征信机构的监管和自律,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确保征信活动的合法合规和信息安全。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公众的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教育,提高公众的隐私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普及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知识,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隐私和数据安全的良好氛围。

4. 信用文化与社会治理是构建信用社会的支撑

信用社会不仅是一个技术体系或制度框架,更是一种文化理念和社会价值。蔡维德教授在书中指出,要构建信用社会,就需要加强信用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推动形成崇尚诚信、践行诚信的良好风尚。同时,还需要将信用理念融入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信用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

信用文化的建设,需要从教育入手。通过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公民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诚信准则和价值观。同时,还需要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加强对诚信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让诚信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和价值追求。

在社会治理方面,应将信用理念融入政府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各个领域。通过建立信用奖惩机制,对守信者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信者进行惩戒和约束,形成有效的信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推动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共治的信用治理格局。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完善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和治理机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信用体系的合作与竞争,提升我国在国际信用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总之,蔡维德教授的《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一书是一部集理论性、实践性、前沿性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数字化征信体系建设的全面视角和深入洞察,更为构建信用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实践指南。


03

赠书推荐


《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

主编:蔡维德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获得方法 ↓

点赞、转发并留言本篇文章,小编将于11月30日中午12:00选择留言点赞最高的2人,每人赠送《数字化征信体系的内涵、思考与挑战》一本


(小编温馨提示:一周后留言区收到回复“恭喜中奖”者,请将您的“留言ID+姓名+电话+快递地址”发送至imi@ruc.edu.cn,超过48小时未回复视作自动放弃兑奖资格。)


赠书名单公布

感谢读者朋友们的热情参与,恭喜以下读者获赠上期推荐图书(点击回看),赠书将陆续寄出,请耐心等待哟!

sky

欢欢

#

如来

哈哈哈哈哈哈士奇



来源|五道口金融安全研究中心

版面编辑|王浩

责任编辑|李锦璇、阎奕舟

主编|朱霜霜


近期热文


IMI财经观察
本号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官方发布平台,重点关注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问题。每日发布IMI独家观点与理论述评,分享市场热点与权威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