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入口 | 中日专家共论日本经济低通胀低增长时期的宏观政策(10月24日)

学术   2024-10-18 19:03   北京  



20世纪80年代末,美日贸易逆差迅速扩大,伴随着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广场协议》应运而生。此后短短三年间,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近100%,日本由此从贸易导向型经济转向投资驱动型经济。为了应对外部需求下滑的压力,日本央行自1986年起开始降息;1987年,日本通过了“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开启了货币和财政“双宽松”时期。在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经济得到了修复,但由于未能及时退出宽松政策,最终导致资产泡沫化。

随后,随着政策收紧,股票和房地产泡沫相继破裂,日本正式进入低通胀、低增长时期。日本央行的应对显得迟缓,自1991年开始降息,但由于担心泡沫“卷土重来”,直至1994年才逐步加大货币政策力度。自2001年3月起,日本央行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直接调控长端利率,逐步加快资产购买步伐并扩大购买范围。然而,在全社会资本回报率低迷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先后进行了三次消费税上调,模糊了财政政策应当传递出的宽松信号,导致市场预期摇摆不定。

如今,中国同样面临通胀和增长的双重压力,政策的时机、力度和效果能否从日本的经验中汲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为深入讨论相关话题,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协办的“大金融思想沙龙”第239期特别邀请庆应义塾大学教授一上響,日本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池一德,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以及多位金融领域专家,围绕“日本经济低通胀低增长时期的宏观政策”共同展开研讨。


会议议程

时 间

2024年10月24日(周四)9:30-12:30

语言

中/日文,有翻译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

承办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

主 持 

张之骧 

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

主讲
嘉宾 

一上響

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小池一德

日本银行驻华代表处首席代表

研讨

嘉宾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


涂永红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副所长、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


方  明

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


廖志明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货币金融圆桌会议青年成员


主讲嘉宾简介

 

一上響(Hibiki Ichiue)

一上響(Hibiki Ichiue),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和资本市场部全球金融稳定组织资深经济学家。一上響(Hibiki Ichiue)于东京大学获得工程学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他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包括《评估巴塞尔III的影响:传导渠道的回顾与政策模型的洞见》、《全球投资者基础的变化与向新兴市场的投资流动的稳定性》、《利用估计的DSGE模型测量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等。研究兴趣方向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学、金融与气候变化。

研讨嘉宾简介

 

小池一德(Koike Kazunori)

小池一德(Koike Kazunori),日本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小池一德(Koike Kazunori)毕业于东京大学法律系,并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曾在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所部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留学。

 

赵锡军

赵锡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学术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时兼任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秘书长、中国金融学会理事、中国现代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国际金融、资本市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

 

涂永红

涂永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副所长、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任教。2017年9月-2018年9月,挂职四川省金融局局长助理。2020年12月至今任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成果:《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外汇风险管理》、《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国际收支均衡研究》、《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理论与政策分析》、《大国货币》等专著,以及《来自东盟区域内外的FDI技术溢出效益分析》、《“一带一路”产业合作金融支持体系》等论文。

 

方 明

方明,西南财经大学全球金融战略实验室主任、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人民银行金融国际标准跟踪研究工作组专家,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外部专家,中国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理事,北大经济学院专业硕士校外导师、电子科技大学硕士校外导师,《金融时报》金时要闻栏目特约专家。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

 

廖志明

廖志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货币金融圆桌会议青年成员、华源证券研究所固收首席、所长助理,历任天风、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新财富分析师、新浪财经金麒麟白金分析师等

主持人简介

 

张之骧

张之骧,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原司长、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于1985年至1996年在中国人民银行任国际司副司长和司长,1996年至1999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任执行董事,1999年至200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任局长。他自2002年至2009年任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国际事务高级顾问和国际交流项目主任。他的主要著作有《英国金融体系》《美国货币体系》《痛定思痛—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等。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金融风险和人民币国际化等问题。


报名方式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信息(报名截止至10月22日15:00)

现场座席有限,请以收到报名确认邮件或短信为报名成功。

加小助理微信加入IMI交流群获取更多会议资料


“大金融思想沙龙”简介


大金融思想沙龙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发起设立的高层次学术沙龙,沙龙立足中国实践、紧跟国际前沿,为推动新时期“大金融”学科建设,深入开展“大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式的学术交流平台。


黄达教授是新中国“大金融”思想体系的首倡者和设计者。世纪之交,他针对经济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学科建设提出的新挑战与新要求,重构基于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框架,首倡并系统设计“大金融”学科体系;几代学人在此基础上不断传承发扬,主张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结合,具有鲜明“人大学派”特色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系日渐形成。

监制:安然、李婧怡



版面编辑|傅恒恒

责任编辑|李锦璇、阎奕舟

主编|朱霜霜


近期热文


IMI财经观察
本号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官方发布平台,重点关注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问题。每日发布IMI独家观点与理论述评,分享市场热点与权威解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