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脑损伤修复
保护与再生
总结了迷走神经电刺激促进脑卒中后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特点前景
武汉大学杨振兴团队
脑卒中患者所遗留的长期神经功能障碍,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及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脑卒中后的中枢神经功能恢复也是脑卒中治疗的难题。迷走神经刺激疗法(VNS)已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自闭症、难治性抑郁症、癫痫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探索性治疗。由于迷走神经刺激与改变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元的可塑性等多种机制有关,有望成为治疗脑卒中的新型治疗技术,在全球多中心开展临床试验,目前也成为神经康复研究的热点之一。武汉大学杨振兴教授团队在发表于《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24年10期的综述中,对近年来迷走神经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及更新,发现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动物模型中,VNS 通过减少炎症反应、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和神经轴突再生,缩小脑梗塞面积、减轻脑卒中后的神经损伤,并改善脑卒中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同时重点讨论了迷走神经刺激在临床试验中促进患者肢体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并展望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在未来脑卒中疾病中的运用前景及目前所面临的缺陷及不足。
杨振兴教授团队认为,迷走神经刺激疗法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效果及可行的理论机制,在临床可与各种急、慢性期脑缺血疗法和常规康复疗法相结合,以更好地改善脑损伤后的神经功能。但在临床运用中仍有许多关于迷走神经刺激最佳选择和个性化参数设置的问题需要解决。虽然有大量临床试验证明了非侵入性迷走神经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有益,但这些研究都集中在肢体运动功能的改善上。事实上,迷走神经刺激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吞咽障碍、失语和睡眠觉醒障碍的神经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对迷走神经刺激进行整体改进,进一步优化刺激参数,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此外,还应分析既有的刺激结果,以确定更好的治疗频率、每日刺激时间和治疗阈值。
文章在《中国神经再生研究(英文版)》杂志2024年10期发表。
扫描二维码或复制链接
阅读原文
https://www.sjzsyj.com.cn/CN/10.4103/1673-5374.391179
引用本文:
Zhu S, Liu X, Lu X, Liao Q, Luo H, Tian Y, Cheng X, Jiang Y, Liu G, Chen J (2024) Biomaterials and tissue engineering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novel perspectives on promoting neural regeneration. Neural Regen Res 19(10):215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