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杨福泉[1]
张泽洪教授著《西南地区多元族群与文化研究》即将问世,作为同行,很高兴看到泽洪教授的新著。泽洪教授从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已经有30多年,早在1989年,我和他都曾经参加了由吕大吉、何耀华教授主持的国家“七五”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的课题,当时汇聚了全国各地从事汉族民间宗教和少数民族宗教的大批资深学者,我和他当时都还是30多岁的青年学子。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我国学术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对中国少数民族原始宗教[2]资料的搜集研究。当时我协助和志武研究员编写《纳西族卷》,泽洪则协助钱安靖先生编写《羌族卷》。纳西族卷和羌族卷在出版时都放进《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第一卷之中。可以说,我们俩作为研究少数民族宗教的同仁,已经30多年了。我在参加了这个大项目后,就一直在做关于纳西族东巴教的研究,田野调查范围也主要围绕纳西族东巴教的分布领域进行。泽洪做羌族宗教的研究,但他关注的领域比我广得多,40多年来一直在做着聚焦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调研,写了不少文章。这本著作,就是他在这个领域的一个成果汇集,从中可以看出泽洪先生数十年来研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轨迹和学理思考。这本专著上编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综论,中编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分论,下编是藏族苯教的专题研究,全书的研究内容包含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内容宏富。从书中既有宏观又有微观的研究架构中,可以看出泽洪先生30多年来对这个领域所下的功夫之巨。本书上编第一章对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文化意义、自然和人文生态、历史文化特征、地方政权与宗教做了论述。第二章对近代以来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进行了梳理,论述近代、民国时期国内外人士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考察研究,分析了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主要问题。其中第三节专门讲了国内外人士对彝族宗教的考察研究。第三章对三大民族走廊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进行论述,分别讨论西北民族走廊、南岭走廊和藏羌彝走廊的族群迁徙与宗教传播。其中对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中十分重要的《指路经》又做了专节研究。第四章对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原始崇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宗教仪式、经书、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竹王神话与竹崇拜等。第五章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多元宗教进行研究。第六章则是对西南少数民族鬼主、土主与梅山教的考察。本书的中编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分论研究,其中包括对彝族宗教的考察、对彝族祭司毕摩和巫师苏尼的分析研究,中国西南彝族的虎崇拜,西南瑶族宗教的信仰与仪式,羌族、傈僳族、佤族宗教的考察,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祭坛与傩文化。本书下编是对藏族苯教的专题研究。纵观全书,内容宏富,研究对象包括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得出泽洪先生研究少数民族宗教的一个突出特点,既有宏观又有微观。其研究特色是有宏大的视野,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和族群,涉猎的内容多了,就有利于比较,能得出共性和个性皆见的一些规律和特点。如果不下苦功夫,不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博览群书,细致收集资料,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内容浩博的专著的,从中可以看出泽洪30多年来的学术积累和思考。我觉得,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需要有对某一个民族长期的跟踪调研,但宏观的比较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如泽洪这样的多民族多视角的研究成果与如我这样长期致力于中国西南某个民族原生性宗教研究的学人的研究,如果二者相互结合起来看,就可以多角度地透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性宗教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学者,需要有多样化的研究方法、视角和路径,泽洪先生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类学认为大多数文化从起点上就有宗教参与其中,宗教在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其完善、持续和变化的过程。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与族群早期的原生信仰分不开的,且与各民族的具体社会和文化形态的差异相对应而呈现多样性。西南各族群在文化的交流中相互吸纳,呈现宗教文化涵化的生动样态,我们需要对各民族的原生性宗教既进行深入的族别和专题研究,也进行更多的跨族群的比较研究,这样就能看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在历史发展中的交往、交流、交融。关于这一点,泽洪在这本书中进行了较多的专题比较研究,比如仪式和祭司、土主和土主庙、自然和动物崇拜、汉族和少数民族宗教的比较等,给我们很多的启迪,也启发我们做更为深入的比较研究。泽洪对彝族的毕摩和苏尼的研究具有学术深度,纳西族的“本补”(biu
bbuq)和“桑尼”(sai niq),与彝族的毕摩和苏尼有很大的相似点,本补和毕摩是通过“习得”的祭司性质的宗教专家、苏尼和桑尼则是“神授”的巫师性质的宗教专家。两个民族都属于藏缅语族,如果进行细致的比较研究,会对这两种宗教专家的源流和异同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再如泽洪先生在这本书中所做的藏族苯教的专题研究,他从不同历史时期的苯教及其变迁进行细致的分析,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苯教的发展轨迹有很好的启迪。苯教对纳西族的东巴教和普米族的韩规教都有很深的影响,我对苯教和东巴教也做过一些比较研究,梳理了苯教影响东巴教的一些历史脉络。泽洪先生在此书中分历史时期对苯教的研究,对我们探索苯教发展的历史脉络、对进一步探究东巴教和苯教的关系,以及深入梳理不同历史时期苯教对东巴教的影响,以及学界对普米族韩规教与苯教的比较研究,无疑有更多的启发。《指路经》是西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的重要经书,与不少民族的迁徙历史密切相关。泽洪先生对西南各少数民族的《指路经》的类型及其与各族的关系以及此经与各个族群的迁徙的关系进行专题研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西南各民族的迁徙史是很重要的,我在研究中也曾注意过纳西族各个支系的《指路经》的异同及其对纳族群的迁徙和同源异流关系的重要意义,以及《指路经》在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中流传的差异和特色。泽洪先生关于《指路经》的研究,给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个重要专题很多的启发。泽洪在此书中探究的中国西南各民族的宗教研究视野广,特别在涉及各民族原始宗教的差异和多样以及相互影响等方面,也对学界从多方面深入探究更多的宗教理论问题有启发,包括对各民族原始宗教的定义等。我曾在《东巴教通论》一书中也提出过,在多年考察研究纳西族东巴教的过程中,提出过东巴教从其内容来看,都与宗教学界所定义的原始宗教、原生性宗教、民间宗教、制度性的宗教(institutional religion)和分散性的宗教(diffused religion)、普化宗教、民俗宗教等概念的定义不相吻合,如果仅仅以学术界现有的关于原始宗教、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民族宗教、民俗宗教等固定概念来指称这些宗教,都会碰到词不达意、片面而不完整的问题。这说明我们原有的宗教学学术概念,需要根据各民族各种宗教形态来做更认真的钩沉考证、发微阐幽的实证研究,来具体分析其性质和功能,而不是照搬某种概念将其划定在某类现成的“宗教学范畴”中。[3]泽洪先生的这本著作也使我进一步想到,对差异性和共同性都很突出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需要从理论上做更为深入的探究,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的特点、价值及其随历史进程而发生变迁等诸多问题。宗教是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西南地区以多元族群、多元宗教文化著称,更是国际人类学界公认的最佳田野场域。我们相信:《西南地区多元族群与文化研究》一书,必将载入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的史册![1] 杨福泉,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导师、第八、九届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2] 有的宗教学者把原始宗教也称为“原生性宗教”,参见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104页。[3] 参看杨福泉《东巴教通论》,中华书局2012年,第21-22页。内容简介
该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的学术成果,上下两册共102万字,附图184幅,分上中下三编共十四章。上编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综论,中编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分论,下编为藏族苯教的专题研究。该书突破了西南民族宗教研究长期以来囿于单一民族叙事的局限,而以中国民族学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民族走廊两大理论为学术视野,以中国西南社会历史变迁和族群互动为广阔背景,以西南多元族群的传统宗教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史料结合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整体与局部相对照,运用文化传播、集体记忆、大小传统、仪式象征等人类学理论进行专题研究和横向比较,系统完整地揭示西南多元族群的迁徙互动,多元宗教文化的历史源流、文化特征、信仰和仪式体系、思想义蕴和文化意义。这是一部体系完整,结构严密,论证严谨,观点鲜明的学术专著,对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作者简介
张泽洪,现为四川大学二级教授,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国家“十三五”规划文化重大工程——《中华续道藏》副主编。学术著作有《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道教斋醮符咒仪式》《道教唱道情与中国民间文化研究》《道教礼仪学》《中国社会历史中的道教》《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瑶族宗教经书文化内涵研究》等23种,专著及撰稿著述共计495万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60篇,其中CSSCI核心刊物158篇,在宗教学、民族学、哲学权威刊物《世界宗教研究》《民族研究》《哲学与文化》发表22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宗教》《民族研究》《文化研究》《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等转载15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摘3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摘4篇。《瑶族宗教经书文化内涵研究》入选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参加主研的《中国道教思想史》,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获教育部第6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贰等奖。并先后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九次、十一次、十三次、十五次、十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叁等奖。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3项。在宗教学、民族学研究领域是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学者。目 录
1989年, 参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项目的一些师友在黄山顶合影,第二排右1是吕大吉先生、右2是张泽洪先生; 右3是《中国原始宗教资料丛编》责编倪为国先生;第3排左1是杨照辉研究员;最末排右3是钱安靖先生;右1是我;前排左2是何光沪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