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菲利浦·希提所写的这部《阿拉伯通史》,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著。此次第十版的再次问世,将受到作者的众多推崇者、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的师生们的欢迎。在进入21世纪的第二年里,对于欧洲和美国使用英语的大众来说,重新出版这部巨著,可谓正当其时。随着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西方关注的焦点愈来愈集中到伊斯兰问题上,各种各样的“文明冲突”论大行其道。在许多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穆斯林少数民族和阿拉伯后裔的人口数量在增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西方对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石油的依赖将继续下去。近年来,在穆斯林世界或阿拉伯国家所发生的一系列地区性冲突,招致了西方大规模的军事干预,其中包括黎巴嫩、波斯尼亚、索马里、伊拉克、科索沃和阿富汗。虽然以色列与约旦和埃及之间签订了和平协议,马德里中东和会在国际社会的帮助下也得以召开,但是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在宗教圣地的暴力对抗却依然有增无减。在纽约和华盛顿发生的“9·11”恐怖事件,促使美国放手发动一场全球性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不论看法是否正确,有很多人将这场战争视为完全针对穆斯林和阿拉伯文化的一种举动。同时,当前西方公众对阿拉伯及伊斯兰历史和文明普遍缺乏足够的了解,尚停留在一个很低的认识水准。事实表明,人们的偏见完全来自西方视觉传媒日复一日所造成的影响——而且这一切竟然来源于那些居于西方主流地位的专家学者以及一些政府高层官员,这些人常常信口开河,任意发表不负责任的反对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言论。总之,在西方世界,尤其是它的领袖美国,此前从未有过如此之大的精神需求——渴求阅读一本介绍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民族情况的权威性学术专著,且要求作者不带任何情绪或偏见,而只是如实地讲述阿拉伯和伊斯兰世界的历史。在我能够想到的那些自己所熟知的众多相关著作中,没有其他哪本书比希提所写的这部《阿拉伯通史》更堪当此任了,可以由其来完成这项对西方大众进行启蒙教化的紧迫任务。最初是由丹尼尔·麦克米伦先生于1927年委托希提撰写这部历史专著的,后者笔耕十年之久,最终得以完成这项任务。1937年,《阿拉伯通史》初版一经问世,就获得学术界褒奖,这是作者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贝鲁特美国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多年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成果。1937年以来,本书先后九次再版,最后的第十版是在1970年。在这期间,《阿拉伯通史》曾先后被译成阿拉伯语、西班牙语、乌尔都语(巴基斯坦国语)、意大利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波兰语。在每个新的版本中,作者都会搜集来自阿拉伯国家的权威专家们的数十篇相关评论文章,其中包括作者的同事和助手对内容提出的纠正、建议和批评意见。由于此书是作者在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作者历届学生在讨论课上的发言,帮助他进一步丰富、完善了通史的内容。与此同时,对新的各种语言的出版物,凡是涉及与《阿拉伯通史》有关的话题,以及最新出版的有关阿拉伯中世纪时期的历史教科书,他一向给予关注。此外,作者每年至少外出旅行一次,访问或重访通史所涉及的各个阿拉伯国家,与数不胜数的阿拉伯学者、教师和学生就书中的内容展开讨论。如此说来,《阿拉伯通史》实质上就是一部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不时地更新、发展其内容的著作,它经历了一个不断地积累和收获的过程,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讲述有关阿拉伯和伊斯兰的史实并对其进行深入探索的集思广益之作。《阿拉伯通史》以其洋洋洒洒达700页之多的文字篇幅(这里指原书篇幅),完成了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知识工程,这对了解阿拉伯世界其后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它以伊斯兰教产生之前的公元世纪之初为开端——起初的主要角色是异教徒和犹太基督徒(阿拉伯人在信仰伊斯兰教之前也曾经是基督教徒)——直到16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征服阿拉伯世界,在全书总共六个部分中,有五个部分是讲述这一时期的历史。全书最后的第六部分则是一种粗线条式的概括,从奥斯曼帝国征服阿拉伯世界时期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开始,至第十版问世的1970年收尾。作者用了50页的文字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阿拉伯世界做了一番鸟瞰式的浏览,尽管作者将第六部分写得很精彩,颇有启迪之功效,但这部通史的精华还是在前五部分。这部通史的主要内容结构中,包括了讲述阿拉伯人的祖先,阿拉伯人的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现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以及早期的哈里发制度。然后,通史追溯了伊斯兰教势力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扩张的过程:他们穿过北非,进入伊比利亚半岛,跨越比利牛斯山脉,再北上至西部法兰西的普瓦蒂埃,北部到达拜占廷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即小亚细亚半岛),向东则进入中国的西部地区。通史记录了伍麦叶王朝(公元661—750年)和阿拔斯王朝(公元750—1258年)这两个阿拉伯中央帝国的兴衰始末,二者曾分别定都于大马士革和巴格达,后者直到被蒙古的旭烈兀率领的铁骑攻陷后而遭到毁坏。通史讲述了阿拉伯文明全盛时期的故事,还有它对欧洲文艺复兴所做的巨大贡献。统一的阿拉伯帝国被割据势力搞得四分五裂,继之而来的就是分别在埃及、西班牙和其他地方出现的一些阿拉伯小王朝;非阿拉伯的穆斯林人物渗透到阿拉伯都市社会的精英阶层之中,他们当中有波斯人、突厥人、柏柏尔人和麦木鲁克人(现通译为“马穆鲁克人”),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阿拉伯历史的支离破碎。这部通史十分关注东西方之间那种绵延不断的文化交融过程,它表现在哲学、自然科学、贸易、艺术和建筑等各个领域。甚至在双方军事对抗时期,东西方之间的这种交流也没有中止过,比如在十字军战争时期(公元1097—1291年)和基督教争夺西班牙时期(公元1085—1492年)。作者同样也重视犹太人、阿拉伯基督徒和非阿拉伯穆斯林对阿拉伯穆斯林文明所做的杰出贡献。通史全书从不忌惮采用“秉笔直书”的史家笔法,作者以清醒的眼光看待伊斯兰教派的分裂现象,认真审视导致阿拉伯帝国衰落腐败的其他各种内在因素。全书始终保持大局观,注重把握历史的全景式画面;同时又以流畅的笔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精彩纷呈的具体描述,并不时表现出诙谐、生动的语言风格。这些细节性的内容包括大量直接引用的原文——诗歌、游记、演讲和法令条文。作者在讲述阿拉伯人在政治、王朝和军事等方面的文治武功的同时,也没有让他们在社会、经济、行政管理和文化等方面的业绩黯然失色。全书总共52章,其中只有20个章节不涉及后一类的内容。全书附有约70幅插图,其内容包括建筑、钱币、人物画像和手工艺品;还有21幅地图和25个历代王朝一览表。在正文的边缘附上相应的小标题,以便读者参考。书中提供了2000多个脚注,这些大都来源于中世纪时期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成为这部高水平专著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本书也有一些引自西方学术界在东方学领域中的最佳研究成果。此外,本书还有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长达64页的地名、人名索引及其对应的阿拉伯语名称,这就为读者探寻阿拉伯文化宝藏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向导。希提生于1886年,为黎巴嫩基督教马龙派的后裔,其出生地是距离首都贝鲁特约5公里的一个叫谢穆兰的山村,从这里可以俯瞰贝鲁特。希提毕业于贝鲁特美国大学并取得学士学位,之后又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27年,受丹尼尔·麦克米伦之托开始撰写这部《阿拉伯通史》,此时希提正在美国新泽西的普林斯顿大学担任讲授闪族文学的助理教授。后来,他升任闪族文学专业的教授和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直到1954年退休。他还是巴西圣保罗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的客座教授。1940年,作为一个出生在国外而对美国民主有“杰出贡献”的美籍公民,希提的名字被镌刻在纽约世界博览会大厦内。1966年,他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1978年,在普林斯顿去世。接受约请来写这篇前言,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处在当前这个多事之秋,让我们对希提的这部《阿拉伯通史》得以重印有所企盼,期待此书能有助于搭建沟通西方与阿拉伯世界的桥梁,而这一宏愿曾经是这位来自阿拉伯世界的杰出历史学家和一流的美国学者毕生的追求。(注:作者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会会员、哈佛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原高级研究人员。本书新收录的2002年修订版前言及第十版序言、第一版序言均为马志学先生所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