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钱志亮工作室(ID:qzlgzs)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之后,不少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自觉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起床、吃饭、洗澡等生活小事上会耗费不少时间,看到不慌不忙的小孩,家长的耐心仿佛瞬间消磨殆尽。他们只能以更高的分贝、更严肃的态度去催促孩子提高做事的效率。这种方法虽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但一旦家长不在旁监督,孩子往往会重新变得被动起来。真正的自觉,是在没有家长现场监督的情况下,孩子依然能够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有条不紊地安排学习与生活。这种自觉,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驱力,无需惩罚或激励,孩子便能自发地产生行动的动力。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L.德西和理查德·M.瑞安提出的自我决定论认为,所有人都有三个最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求、胜任需求、归属需求。当孩子的这三种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时,他便会自然而然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其中。今天,我们将从这三个关键维度深入探讨如何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PS:内驱力不足,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力。强烈建议你预约直播,届时与老师具体问题具体沟通。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方法,一定能有所帮助 👇🏻
一定要预约直播,视频号新规,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01
自主需求
自主需求,是激发内在动机的第一个心理需求,它指的是孩子对自身行为的主动选择。
比如,看到孩子磨磨蹭蹭不肯关电视,父母说:“你再不去写作业,你以后别想看了!”这种威胁便是一种控制,孩子虽会乖乖听话, 但写作业本身的主动意愿在无形中被剥夺。因为这件事是由大人侧面决定的,而不是他们自己,当他感觉自己是在别人的控制下做事情,积极性自然会大打折扣。没有选择,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有的孩子会用磨蹭、屡犯不止来反抗父母,在这种隐隐地不合作中,感受自主性。自主需求,强调的是孩子对话语权的把握,对生活有足够的掌控。★ 在情感层面:在倾听和回应孩子的时候,懂得尊重他们的感受;★ 在行为层面:邀请孩子参与生活里的种种决定,包括什么时间做什么、去哪里、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此外,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安排一些兴趣时间,让他们可以做自己喜爱的事情。想做到这两点,家长首先应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并拥有包容错误的胸怀。对待孩子的态度应如《自驱型成长》一书中所倡导的那样:“这事你说了算,我相信你有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做出明智的决定,就算不那么明智,你也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作为家长,我们很容易认为孩子的感受和决定是幼稚的、片面的、思考不周的,他们喜欢的衣服很另类、爱吃的食物不健康、平时的爱好对学习毫无用处……于是,在孩子做选择的时候,下意识地否定,并没有真正地支持过孩子发展自主感。事实上,孩子需要先练习作出决定,随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有年寒假,儿子想去找同学玩,出门前,儿子穿得很单薄,妻子喊孩子加衣,没想到儿子连连摆手:“我不冷!”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然而,第二天再出门,不用任何人提醒,儿子穿上了最厚实的羽绒服。孩子的想法难免不成熟,难免会走一些弯路,但这也是成熟的必经之路。让他们自己选择和决定,在实践中去练习如何作出正确的决定,体验他们所做选择的自然后果,孩子才能学会独立思考,并自发地调整行为,懂得对自己负责。看到这,有的家长会疑惑:“难道孩子天天玩游戏,我们也要尊重这种决定?”其实,支持自主与给孩子设立边界并不冲突,自主与规则完全可以共存。正如前面的看电视的孩子,他需要的不是妈妈的催促,而是达成共识的时间限制。在这些边界之外,我们可以逐步放手让孩子自主决策从而逐渐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强烈建议你预约“直播间”,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用对方法调整,一定能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定要预约直播,视频号新规,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02
胜任需求关注的是孩子是否相信自己能够胜任某个任务,是否能顺利掌握学习和生活的技能。简单的理解为:
自我胜任感不足对于孩子的学习、生活来说也是巨大的打击。
一般来说,孩子对所做的事情充满胜任感,觉得自己能做好时,更能积极采取行动,遇到困难时也会勇于面对。相反,如果孩子对要做的事情没什么信心,不觉得自己能很好地完成它时,就会拖拖拉拉,迟迟不开展行动,而且中途稍微遇到些阻碍就容易放弃。很多小孩写作业之所以磨磨蹭蹭,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自己的信心不足——他不是不想做作业, 他是做不好。如果在一件事情上,孩子一直获得的是消极的反馈,他们内在的动机也会被削弱。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经指出:“胜任力并不是真正把事做好的能力,而是一种我们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处理好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鼓励并非空洞的、频繁的、夸大其词的赞美,而是对孩子努力和进步的具体肯定,以及对他们内在品质的真诚认可。比如,让孩子参与简单的家务劳动,从这些日常小事中,孩子能积累成功的经验,逐步增强胜任感。随着他们出色地完成一件件难度适中的任务,自信心得以提升,胜任感得到满足。这种胜任感,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还让他们养成了“我能做好”的积极思维习惯。最后,当孩子面临难度较大的任务时,帮助他们分解目标,设定一个“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任务难度。难度太低的任务,孩子没有办法获得成就感,难度太高,也可能导致压力和挫败感。拿学习来说,满分的目标对孩子的挑战太大,你可以先鼓励孩子下次考试争取及格,慢慢调整目标。挑战一个合理的目标,孩子才能真正地产生胜任的感觉。
强烈建议你预约“直播间”,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用对方法调整,一定能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定要预约直播,视频号新规,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03
归属需求
美国作家简·尼尔森曾经在《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很多小孩在睡前总是要与大人开展一番精疲力竭的睡前争斗,比如要求喝水、要求上厕所,不肯乖乖睡觉。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能感觉到父母这时总是在想摆脱他们,他们会觉得归属感受到了挫折。如果父母表现出很享受在睡前与孩子在一起待几分钟分享一些事情,孩子会体验归属感,减少哭闹。简·尼尔森提到: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她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生活中,很多拖延、不合作的孩子,都是因为归属感缺失。孩子的内心就好像一座花园,小的时候没有埋下爱的种子,没有让他感受到阳光雨露般的爱和呵护,那么他的内心就可能逐渐滋生黑暗,杂草丛生。内在动机也是在一种安全、有爱的环境下更容易被激发出来。若孩子在一个充满归属感的环境中成长,平时有来自朋友和亲人的关心和支持,哪怕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也会很快地振作起来,无所顾忌地去探索、去成长。若缺乏这种归属感,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的参与感就会降低,容易陷入焦虑中,消极回避各种问题。所以,想培养出自律自觉的孩子,我们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稳定而持续的陪伴与关爱。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互相攻击,让孩子对家庭充满依恋与安全感;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并与他们沟通,增强亲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如果在孩子生命早期,归属感能够得到充分满足,内在动机也会渐渐被唤醒。
强烈建议你预约“直播间”,相信只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用对方法调整,一定能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定要预约直播,视频号新规,不预约可能收不到开播提醒!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gzs),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