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 (10)

文摘   2024-12-29 21:08   加拿大  



往期回顾

故乡 6

故乡 7
故乡 8
故乡 9

(10)


地震终究没有发生,据说地下水下降是附近的矿山采空了,水都透到矿井里去了。尽管是虚惊一场,我们终究还是搬家了,虽然还是住楼房,但却是最靠边的一楼。据说地震时楼房倒塌后废墟是个金字塔样子的瓦砾堆。我家的位置基本是在这个瓦砾堆的边缘上,所以相对还是安全的。而且地震发生的时候,从一楼跑出来也快。怎样解释怎么有理!大人们总有一套套的道理,小孩子听不懂只管听从就好啦。 


这场地震风波中最无感的人要数万顺他爸爸。他的爸爸是司机,经常开着卡车跑运输。自来水厂的工人发现地下水水位下降的时候,他正开车跑在路上。那时候没有手机,固定电话也很少,所以他丝毫不晓得这个地震传闻,等到他开长途车回来的时候,这场风波已经过去,他听到的已经是一个笑话版本地震故事了。




万顺他爸爸每次出车回来都带给他一些很漂亮的金属罐。万顺拿着罐子神秘兮兮地给我看:“你知道这是啥么?” 


我没有见过,自然是不知道。


万顺于是很得意地告诉我:“这个是一拉罐。” 

“一拉罐是什么?”

 “一拉罐就是一拉就能打开的罐子。” 万顺说完就演示给我看。


他先用指甲从罐子上撬起一个金属环,然后把手指伸到那个小环中,开始使劲用手拉。 只听砰的一声,我吓了一跳。罐子里面的液体随之冒着泡泡冲出来,万顺赶紧用嘴去接那流出来的液体。


“这东西能喝?”

 “当然了。” 万顺咂巴着嘴,把一拉罐递给我喝了一口。


我感觉到气泡在舌头上迸裂,虽然有些剌舌头,但是比玻璃瓶里的橘子汁好喝。


“好喝吧?这是我爸爸从北京给我带回来的。” 


原来北京那里好喝的不只有酸奶,还有一拉罐呢。回家后我和父亲说起一拉罐,他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我于是把那些装在罐子里的橘子汁详细地描述给他:“里面还有好多气泡呢。” 

“那是碳酸饮料。”

 “什么是碳酸饮料?”

 “就是里面加了二氧化碳的。” 

父亲告诉我高炉上炼铁就产生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卖给食品厂,然后可以制成各种碳酸饮料。


“这行吗?高炉的气体干净吗?” 

我印象中高炉总是很脏,飘着灰尘,混杂着各种气味。那里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用来加工食品? 


“当然可以,你不知道,高炉的二氧化碳气体相当纯的。” 


老师在学校里教给我们,人呼吸需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对于人而言,氧气是有用的,二氧化碳可是没用的东西。没想到这没用的东西居然还能卖钱。我当时自然更不会想到在几十年后,还有专门针对它而征收的税。为此还衍生出专门的国际交易市场。它不但能卖钱,而且能卖好多好多钱。



虽然不像万顺的爸爸出车那样频繁,我的父亲也会去北京出差。全国各地钢铁公司都派代表聚集在北京开会。据说那里也有一个钢铁公司,因为是在北京,所以称作首都钢铁公司。


我问父亲,“北京有大的铁矿吗?” 

“没有。” 

“那么有大的煤矿吗?” 

“也没有。” 

“没有大的铁矿也没有大的煤矿,那为什么在那里开一家那么大的钢铁公司?” 

父亲笑笑说,“你还小,不懂,北京需要工人阶级。” 


哦,谁说我不懂啦?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有领导?走到哪里不需要有领导?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啊,是比我出生的故乡要大一百倍的城市呢。这么大的城市,当然需要领导,而且需要很多领导。工人阶级最先进,是要领导一切的。


北京当然很需要工人阶级。 于是矿石,煤炭,都用一节节火车车皮拉到北京去炼钢铁。同样是钢铁公司,那个时候如果谁因为工作调动去了首钢,不知道被要迎来多少羡慕的眼神,被多少人津津乐道呢。


当然,那时候也没有人想到在几十年后,烧焦炼铁这些创造工人阶级的产业反而被斥为污染环境,被一窝端移出北京。最先进的工人阶级也离开了钢铁行业,或者下岗分流,或者提前退休。其中不少还徘徊在被称为低端人口的红线边缘。





--未完待续--


 文:雨 夜 

图:网 络









活水北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