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名菜

文摘   2024-12-23 21:32   加拿大  

舌尖上的中国菜名

我不是吃货,但非常喜欢美食。不只是它的色香味形,还有充满诗意、魅力无穷、寓意非凡的菜名。

中国菜总是那么有情怀,一碗清汤素面也会起个阳春面名子,吃出阳春白雪的雅致。我今天做四喜丸子这道菜,目的是讨个喜庆。“四喜”代表福、禄、寿、喜。这道菜常用于喜宴、寿宴等宴席中,作为压轴菜出现,以取其吉祥之意,“昔日皇帝宴,今朝百姓餐”。

好听响亮且有趣的名子后面一定是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川菜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天津狗不理包子、东坡肉等等,都是生活中鲜活的人生轨迹。

特别是东坡肉这道菜,会让人想起唐宋八大家苏轼。林语堂的评价:“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苏轼才华通天,三次被贬。“但愿人长久,里共婵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朗朗上口的诗句深情与洒脱,不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坦然。谁人不爱苏东坡呢!网上有人说“嫁人就嫁苏东坡。”可见喜爱他的人从古至今,没有因时间的久远而冲淡对他的感情,反而只会愈发浓烈。

有趣的菜名常含有动物,像蚂蚁上树、龙虎斗、红烧狮子头,老虎菜之类,光听这名子就令人浮想联翩,动物世界里充斥着江湖气。

我吃过乾隆白菜,绝对是霸道菜名第一,没有第二,其实就是一盘芝麻酱拌大白菜。就如老婆饼里没老婆,鱼香肉丝没有鱼一样,令人不解。又如到底是肉夹馍,还是馍夹肉呢?真的需要认真琢磨一番。不得不说中国人的聪明智慧。吃,不只为填饱肚子那么简单,还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享受与满足,这就是中国美食文化的讲究。


菜名里头带有“香”字再正常不过了。比如香辣鱼,香辣虾、蒜香茄子等等不胜枚举。但是,敢用“臭”字命名的菜可不多,它得有多大的胆量,冒滑稽自黑的风险,宁是在一片香中剑走偏锋,杀出一条血路来。一道臭桂鱼名菜,臭中有香,臭出异彩,就说明了一切。

现在,如果去饭店点菜,有时还真不敢点创意十足的菜。踏雪寻梅就是白糖拌草莓或白糖拌西红柿。荷塘小炒就是荷兰豆素炒藕片,再配上红萝卜、木耳,是不是挺清新,吃出诗情画意之美。

更搞笑的是乱棍打死猪八戒这道菜,咋听,一定吓一跳。其实是蒜苔炒肉,竟然有《西游记》的感觉。笑傲江湖菜就是一盆大烩菜,充满金庸武侠传。所以点菜时一定要多问几句,才能不踩坑。

我最佩服川菜厨师,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有川菜。由南到北,从东到西横扫中国餐桌,继而漂洋过海让黄头发、蓝眼睛的老外也爱上中餐。

我今年去青海,走在青藏线上吃到最美的饭是川菜。尽管地广人稀、非穷山恶水之地,川菜餐馆还是有的。真佩服川菜厨师的能力与勇气!

西餐总是给人一种简单、直接、透明的感觉。披萨、热狗,牛排、汉堡听这名字里哪有美食的情怀,也吃不出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熟络感情。人各一盘,不共食一道菜,冰冷的刀叉,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的边界感及西方的契约精神,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之差异。相比西餐我们的用餐时间较长,浸染着复杂的人情关系。

我爱中国美食,更被美食文化滋养。那种慢且细致入微的烹饪方式,天地人和的生存理念,无不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但是,也不能只靠菜名夺人眼球,那种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一锤子买卖,最根本的是菜品质量,名符其实。好名字更要有内涵,才是真正舌尖上的中国!

文图:荷塘月色

排版:Angela Chen


活水北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