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赵勇离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经常一个人玩。玩什么呢?那时候武侠录像流行,录像厅买了票进去。据说是小场子的电影,进去后发现原来是几台电视连在一起,地上铺满了厚厚瓜子壳。踩上去软绵绵的,咯吱吱响。我没钱买票,趁管理人换录像带的时候偷偷溜进去看,直到被发现了赶出来。
武侠录像看不成,武侠梦的种子却播下了。我开始在操场上用小石子练习飞镖。经过一段时间尝试,逐渐摸索出一些技巧。小石子要选光滑扁平的,那种扁平鹅卵石最好。石子的大小适中,要用大拇指和中指捏住,竖着扔出去。在石子脱手的时候,稍微用食指拨一下,让石头旋转起来,这样准确率会提高。我对着树做目标练习,开始时候近一点,经过几个星期下来,随着准确率增加,然后逐渐站远一些。等到准确率再提高,于是站更远一些。
小伙伴们看到我练习,也围过来要看看效果。我从地上捡起一颗扁平的石子,瞄准操场的旗杆扔去,听到叮的一声响。他们不以为然,说你这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我于是又捡起一颗石子,再次扔出去,又是叮的一声响。于是大家都信服了,那一瞬间的高光时刻让我从不起眼的小角色迅速成为了这项运动的带头大哥。小伙伴们热情高涨,学着我的样子对着旗杆加入飞镖练习。一时间石子飞舞,间或传来叮叮的声音。路过的老师见状大声喝止:打着人怎么办?于是大家立刻做鸟兽散。一项轰轰烈烈的运动就这样戛然而止。
我自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做得出色,自然少不了效仿者。他们这样做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不服气,也许是期望复制同样成功。然而再出色的结果,再红火运动,都架不住权威的一句话。
赵勇是当时我们唯一的家住楼房的同学。他们一家搬回北京之后不久,我家也搬到楼房。那时候才体会到楼房的好处。真的,住楼房倒垃圾太方便了,出门只要下几级台阶,就有专门的垃圾口。掀起盖板,把簸箕倾斜,轰的一声,垃圾就从三楼到了底楼。这时候要记得迅速把盖板扣上,不然,垃圾道里扬起的尘埃夹杂着各种腐败的味道都反冲上来。虽然操作复杂了一点,毕竟不需要走太远的路,而且在楼道内,遇到刮风下雨,那便利就不是一点两点。
当然,和平房相比,楼房还是有自己的不足之处。首先就是晚上太黑。因为有路灯照明,住平房晚上出门也能看得见路。可是楼房就不一样了,一楼还好,二楼就已经很高,路灯照不进楼道里,晚上摸着黑上下楼梯绝对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体验。
倒不是因为停电,是楼道里照明的灯泡总不知被谁拧走,新灯泡刚换上几天就没了踪迹。相比路灯而言,楼道里的照明灯的确是太低了,几乎是伸手可及,以至于总有人想伸手去试试。直到有一天被换成大瓦数的,整个楼道都照得宛如白昼,比家里还亮堂。住楼房的各家都有自己的电表,偷拿了灯泡用不起电,困扰居民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楼房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搬煤气罐太累。与煤坯和蜂窝煤相比,煤气罐可是太方便了。需要用火的时候只要划根火柴,拧开开关,噗的一下,火就点着了。不用耗费时间眼巴巴看着火一点点烧旺,最后才可以烧水做饭。煤气罐的火苗的大小随时能够按照需要调节,更不必说燃烧的时候没有呛人的煤烟。
不过,煤气罐里的煤气总是有限的。用着用着,火苗自己就变小了。于是就有大人来搬着钢瓶晃来晃去,让火苗大一些。当然,这样晃煤气罐,开始一次两次还管用,以后无论怎么晃,火苗就像燃尽的蜡烛一样,萎缩消失。大人警告说煤气罐是孩子不能动的。这个时候,大人过来用手一拎,掂量下分量,确认是没气了。对于我来说,即使是空气瓶也很沉。不用说拎起来,就是抱着晃动也颇为吃力,不让动就不动。然而即使是大人,搬煤气罐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每次更换煤气罐,煤气罐可以绑到自行车上运走,但上下楼这段必须手提肩扛才行。这时就不由得回想起住在平房的好处。
终于有一天要换煤气管道,大家再也不用为煤气罐搬来搬去犯愁。但是更换管道煤气,原有的灶台也必须更换,否则不是火苗点不着,就是不停冒黑烟。据说这是因为燃气不同,和空气的配比也要不同。
煤气公司的人在墙上用红纸贴通知,说好哪天来统一更换煤气灶。新的煤气灶虽然不是免费的。但是旧灶可以交上去折价处理。家家开始安装煤气管道和煤气表,以后使用煤气只要向煤气公司付费就可以了。
我问父亲:“煤气公司的煤气是从哪里来的呢?”
“煤气公司的煤气就是钢铁公司生产的。”
“既然是钢铁公司生产的,为何不能自己用,还要从煤气公司买?”
“你可说对了,把煤气从工厂送通过来,你怎么铺设管线?走地上不许你架空过马路,走地下不许你施工开挖道路。钢铁公司不可以做的事情换成煤气公司就可以了。”
“一定要煤气公司?钢铁公司生产出来煤气,自己职工家属不能直接用,只能卖给煤气公司,然后煤气公司再转卖给钢铁公司的职工家属。绕了这么一圈,不是白养着煤气公司吗?”
“是啊,这种事情多了,社会就是如此。现在你想不通,等你长大就明白了。”
大人的道理好奇怪,我很想弄懂,于是很就想长大。
-- 未完待续 --
图: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