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读法医鉴定报告之死亡基础篇Part 2

2024-09-18 12:12   青海  

上一期我们给大家讲了死亡机制和死亡原因,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法医病理中无法避开的一个内容,死后变化。死亡后因为物理、化学生物等内外因素的作用导致尸体出现特有的征象,这些征象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规律,当然这也受很多因素的干扰,比如年龄、胖瘦、环境温度湿度等所以死后通过肉眼、显微镜、理化检测等可以反映出一定的信息。“尸体会说话”,死后变化就是它说的一部分语言。今天来听听尸体说什么了? 

我读大学时老师在法医病理课上开篇用了一个小引子,讲一个貌似上吊自杀现场,法医正在环顾四周,突然注意到死者脚尖,立即判断为疑似他杀。问我们可能看到什么现象了?今天我把这个引子也放到开篇。

一、超生反应 

小时候看过一个影视剧片段,头被砍掉后眼睛还在动,万分震惊,后来大学专业学习时才知道其实这是有法医学依据的,这个反应就叫超生反应。这是早期死后变化的一种,是指死亡后,有些器官、组织和细胞在短时间内还有活动功能或者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比如人死后4小时内,滴入阿托品或者伊色林可能出现散瞳、缩瞳反应。死后30多小时内精囊内的精子细胞仍在活动。这个反应在办案中很少见,但由于各个组织器官的超生反应持续时间有差异,理论上可以用来推断死亡时间。

二、肌肉松弛

肌肉松弛几乎是在濒死期就出现的死后现象,等到尸僵出现后它会自行消失。一般表现为瞳孔散大、眼微睁、口微张、面部表情消失、表情纹变浅,关节易于屈曲,括约肌松弛常常伴随着大小便外溢。(经常出现场的宝子经常碰到对不对)在肌肉松弛时期受压部位可以形成反应接触物体表面特征性的压痕,不太容易消失而保留较长一段时间。根据这一点可以推测死后尸体停放位置推断有无移动尸体之类的。

三、皮革样化 这是尸体皮肤较菲薄的部位由于水分迅速蒸发,此处皮肤干燥变硬,呈现出一种像羊皮纸一样的状态。多数时候是蜡黄色、或者深褐色。时间越长颜色越深。这种现象多存在于唇部、颈部、阴囊、阴唇等有时候死亡时眼睛未闭者会出现干燥斑称为“巩膜黑斑”或者“Larecher斑”。有时颈部、大腿内部体表轻微剥脱时不明显,等形成皮革样化后会更容易检见。此外皮革样化可以反应一些特有损伤形态,比如绳索

四、角膜混浊 死亡后由于黏多糖水合作用受阻,,水分增加,角膜开始混浊,随着水分的增多而加重,直至完全不透明。角膜混浊在法医学死亡时间推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一般情况下,死亡后5-6小时,角膜上可出现白色小斑点,随时间推移斑点逐渐扩大。至10-12小时发展为云片状,但可透视瞳孔,称为轻度混浊。15-24小时呈半透明状,仍可透视瞳孔,称为中度混浊。到48小时以后,不能透视瞳孔,称为高度混浊。
五、尸斑 尸斑估计大家在相关影视剧中经常听到法医说这个词。尸斑是由于死后尸体血液因为重力作用而坠积于低下部位未受压迫的血管,并在此部位皮肤出现有色斑块。尸斑在开始时是呈散在的小块或者条纹状分布,经3-6小时后融合成片状,并逐步扩大,颜色加重,与周围边界变模糊。在此阶段用手指按压尸斑可以暂时褪色,移除手指又重新出现尸斑。死后6小时内如若改变尸体体位,则原有形成的尸斑可以逐渐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又重新形成尸斑,这种现象称为“尸斑转移”。在死后6小时以后再改变尸体体位,则原有尸斑不会完全消失,而在新的低下部位可以形成新的尸斑,称为“两侧性尸斑”。死后12-24小时的尸斑颜色进一步加深,用手指按压后仅仅是轻微褪色,改变尸体位置后,一般情况下原有尸斑不会消失,也不容易再形成新的尸斑,但偶有报道称会有颜色浅淡的新尸斑形成。死亡24小时以后尸斑基本固定,很难再改变。无论是直接按压还是改变尸体体位都不发生变化。尸斑有时候可能会和皮下出血混淆。尸斑可以说是血液受到重力作用后在尸体体表的体现,同样由于血液因自身重力也会坠积于器官的低下部位,这种现象称为“内部器官血液坠积”其实和尸斑是一个道理,有时候容易和生前病变混淆
六、尸僵 死后各个肌群僵硬并将关节固定的现象称为尸僵。尸僵一般是死后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发展至全身,12-15小时达到高峰,全身关节僵硬;到24-48小时开始缓解,3-7天完全缓解。在死后4-6小时内如果认为破坏已经形成的尸僵,很快又可以重新发生尸僵,这种现象称为“再僵直”,但强度比原来的要弱。
七、尸体痉挛 这是一种特殊的尸僵现象,不是很常见,是指死后肌肉未经过松弛阶段,立即发生僵硬,使得尸体保持着死时的动作和姿态。还记得地震时紧紧护住讲台保护学生的那位英雄老师吗?他呈现的姿势其实就是一种尸体痉挛。
八、自溶 这个词语我相信经常看死因鉴定报告的人经常看到,一般人的话可能很少听见。它是指,人死后,组织、细胞因受细胞自身固有的各种酶的作用而发生结构的破坏、溶解,使得组织变软甚至液化。胰腺是最早发生自溶的器官之一。一般情况下自溶发生的快慢和外界环境,尸体自身因素、死亡原因等有很大关系。比如肥胖者更易发生自溶。
九、腐败 尸体腐败是由于蛋白质因腐败细菌的作用而逐渐分解和消失。腐败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主要有尸臭、尸绿、腐败静脉网、泡沫器官、巨人观等。我的第一次现场就献给了巨人观,至今难忘。。。。
十、霉尸 这在南方较为多见,尸体处于适宜真菌生长的环境条件下(比如沼泽、池塘等地),在局部或者全身滋生出霉斑或者霉丝。
十一、干尸  这类尸体戈壁滩、沙漠等容易出现,尸体处在干热或者通风条件良好的环境中,水分迅速蒸发而不发生腐败,尸体以干枯状态保存下来
十二、白骨化 尸体经过组织腐败后完全溶解消失,毛发、指甲(趾甲)脱落,最后仅剩骨骼。一般在地面旷野的尸体比土葬尸体白骨化要快得多。大宋提刑官有一集是开棺验尸,证实尸体生前中毒。这在法医学上有一定依据,因为某些毒物比如重金属毒物可以在骨髓或者骨质内长期保存,尸骨上一些损伤也可以长期保存,比如骨折、砍痕等。
十三、尸蜡  尸蜡非常少见,是埋于湿土或者浸于水中的尸体,皮下脂肪组织因皂化作用或者氢化作用,形成蜡样物质。尸蜡可以保存某些生前损伤痕迹,比如索沟、抓痕等。
以上就是今天关于死后变化的大体部分内容了,开篇引子的答案你心里有数了吗?把你的答案留在评论区吧!死后变化不仅仅是体现在大体表现中,在分子水平也有很多规律性变化,但目前还在发展中应用性的理论并不多。死后尸体各种组织、细胞、生物大分子持续降解引发微量元素变化、酶类变化、蛋白质变化等,也称为“分子解剖”。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PS:别滑了没图,因为平台受限(害得我准备了很久,但是没能成功发布)。想了解的宝子可以去读《法医病理图鉴》《当代法医学图谱》

女法医成长手记
记录自己在法医专业学习及办理案件时的所思所感所悟,快来和我一起学教你读懂法医鉴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