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景迁:我认为在这本书里,中国已经被带进世界文化的总体对话之中 | 18世纪英国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

学术   2024-12-11 08:05   广东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从中国的思想文物与英国启蒙运动的关系来看,《世界公民》应该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里程碑。——范存忠

“世界公民”意味着广泛的普遍性,我认为在这里,中国已经被带进世界文化的总体对话之中。——史景迁


  18世纪英国人了解中国的“百科全书”,“中国热”风靡欧洲之下的世界文学佳作!中文版首次翻译出版!

世界公民

书名:世界公民:中国哲人信札

丛书名: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

书名原文:The Citizen of the World

副书名原文:Letters from a Chinese Philosopher, Residing in London, to His Friends in the East

作者:[英]奥利弗·哥尔斯密 著

译者:王巧红 译

(主编:金雯;本卷主编:范若恩)

书号:ISBN 978-7-5598-6617-2

出版时间:2024年10月 

定价:89.00元

本书是一部18世纪的英语书信体小说,作者虚构了旅英华人李安济致友人的信件,借此讽喻英国社会,介绍中国文化。全书共有书信123 封,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堪称面向 18 世纪外国读者的一部中国知识百科全书。

中国人李安济曾在广州居住,会讲英语,在欧洲商人的推荐下游历至伦敦。在这里,他广受欢迎,和英国朋友一起游历伦敦各地,和各阶层的人交谈,将见闻印象写信寄给北京礼部大臣冯煌。李安济离开中国后,他的儿子兴波来欧洲寻父,在途中被俘为奴,后设法逃走并解救一名女奴,父子二人的通信充满戏剧性的变故和道德说教。最终父子二人在伦敦团聚,兴波与他解救的女奴泽丽斯在伦敦完婚定居,李安济则与他的英国朋友继续游历世界。

本书特点

本书为18世纪欧洲涉中国题材文学作品中非常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一部,英国作者借助从书本中了解到的和自己想象中的中国,以虚构的旅英华人的口吻,讽刺英国社会。

全书大量涉及中国的故事、寓言、语录、哲理,反映了17—18世纪中国器物(瓷器、织物等)风靡欧洲的景况,以及启蒙思想家在中国文化中寻求自然、理性、道德等理想精神的尝试。

本书由123封书信组成,最初在报纸上连载,作者的写作紧跟时事,记录了时人对诸如1760年伦敦“捕杀犬类行动”、英王乔治三世登基等事件的态度。

知名比较文学专家范存忠认为,“从中国的思想文物与英国启蒙运动的关系来看”,《世界公民》是“值得注意的里程碑”。

本书属于《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互鉴》丛书的“经典译丛”系列,由金雯、范若恩主编,着力发掘近代欧亚文学交流中有影响的欧洲文学佳作,后续还将推出《迪亚卜行记》《环游世界(1772―1775)》等经典作品。

作者/译者简介

作者:奥利弗·哥尔斯密(Oliver Goldsmith,1728—1774),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和诗人。代表作有小说《威克菲尔德牧师传》,剧作《屈身求爱》,诗歌《荒村》《旅行者》等。
译者:王巧红,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业博士,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目前主攻奥利弗·哥尔斯密研究。

目录

前 言

第1封信 介绍中国哲人。

第2封信 中国哲人到达伦敦。他旅行的动机。对街道与房屋的描绘。

第3封信 继续描写伦敦。英国人的奢华及其益处。英国的绅士与淑女。

第4封信 英国人的骄傲。自由。两者的例证。报纸。礼数。

第5封信 英国人对政治的热情。一份样报。各国的风俗特点。

第6封信 因追求高雅而失去幸福。中国哲人的耻辱。

第7封信 智慧是为了让人快乐。旅行对一个哲人道德上的益处。

第8封信 中国哲人在伦敦街头被一位妓女所骗。

第9封信 英国人对女性的放荡。一个讨女士欢心的男子。

第10封信 中国哲人从北京到莫斯科的路程。达斡尔国的风俗。

第11封信 奢华的益处:使人更聪明,更快乐。

第12封信 英国的葬礼庄严肃穆。英国人热衷于恭维性的墓志铭。

第13封信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第14封信 中国哲人受到一位英国贵妇人的招待。

第15封信 反对凶残地虐待动物。来自琐罗亚斯德教《阿维斯塔》经文及其评注的一则故事。

第16封信 貌似真挚的书籍宣扬虚假信息。

第17封信 正在进行的英法战争,其动机是轻率的。

第18封信 一则中国妇女的故事。

第19封信 英国人及俄国人对待通奸妇女的方式。

第20封信 英国文学界的现状。

第21封信 中国哲人在英国剧院。

第22封信 中国哲人的儿子在波斯沦为奴隶。

第23封信 赞扬英国人为法国囚犯慈善募捐的行为。

第24封信 嘲笑庸医和售卖灵丹妙药的小贩。

第25封信 以劳国为例,说明王国的兴衰沉浮。

第26封信 黑衣人的性格特点,其矛盾行为举例。

第27封信 继续讲述黑衣人的故事。

第28封信 伦敦有大量老姑娘和单身汉的原因。

第29封信 伦敦的一个文学俱乐部。

第30封信 接着描写文学俱乐部。

第31封信 中国人的园林艺术精妙绝伦。描写一座中国园林。

第32封信 英国一些贵族的堕落行为。鞑靼人的蘑菇盛宴。

第33封信 中国人的写作方式。嘲笑英国杂志上的东方传说。

……

第118封信 荷兰人在日本宫廷中的卑微表现。

第119封信 穷人的苦难,以一名列兵的生平为例。

第120封信 某些英国头衔的荒谬性。

第121封信 英国人优柔寡断的原因。

第122封信 嘲笑旅行者惯常的叙述方式。

第123封信 结尾。

译后记

版权声明

感谢新民说提供新书资料!



人文学术社
(ID:Aca-history)


9.3万+文史学人都在关注

新书推荐×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管理员

微信号:xueshujun2020

(请备注来意)

往期精选

[1]人文社科本硕博可投期刊(含C刊)简介及发文特点

[2]人文社科可用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含数字人文)

[3]王笛 桑兵 葛剑雄 罗志田 仲伟民 仇鹿鸣 等谈论文写作

[4]历史学各领域推荐阅读书目及北大史学名师教学大纲

人文学术社
史学领域热门公号。推书或者作者想出书,可关注公号后私信洽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