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历史学博士生发表CSSCI论文6篇,撰写20万字专著,参与主编及编辑珍稀文献266册

学术   2024-12-12 11:40   广东  

人文学术社

学术传播 × 知识共享



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治新人,

了解“文科生”的学术风采,

感受“文科生”的家国情怀,

历史学中的学术探索与现实观照!



本期人物:王国晋

人文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






自我介绍


王国晋,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经济史、商业史、民间历史文献研究。曾参加国社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4项,参与主编及编辑珍稀文献266册,在《中国经济史研究》《清华大学学报》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和录用论文6,撰写20万学术著作1部。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文治新人”、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上海交通大学“三好学生”、宝钢优秀学生奖等奖项荣誉。




一、研究方向的选择



Q1:选择目前研究方向的契机是什么?  

A1:

首先,我的本科专业就是历史学,而且是比较偏重学术的“基地班”。这个“基地”的全称是“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大概是原国家教委在20世纪90年代批准建立的。在这样的班级里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就是比较早的接触到一些学术讯息,而且因为保研率相对比较高,也就比较早的了解到了读研的事情。但也因为这样的环境,也让我比较早地去思考,做历史学学术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所学的这些知识到底有何用处?我想这种困惑可能很多人文科学的同学都会有。当时我还不太能想明白,但我觉得经济很重要,所以想做些至少看起来重要的话题,因此本科论文就开始尝试做经济史。

参加学术会议

其次,真正走上做中国社会经济史、商业史的方向还是在来交大之后。2018年,我保研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开始攻读中国史硕士学位。在此期间,我的硕士导师手把手教我研读商业文献,逐字逐句教我撰写学术论文,开始带着我走进中国社会经济史的世界。不仅如此,上交大历史系还有一群视野开阔、研究扎实的老师,帮我解决成长路上遇到的很多困惑。我记得历史系的张志云老师(当面需要直呼其名)在课上讲的一段话直击我的内心。他说,包括历史学内在的很多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理科,本质上都是在提供一种“解释”,或者解释人类社会,或者解释自然世界。我想在这之后,我对历史学有什么用的困惑才得到基本的解答。所以,我在2021年4月硕士毕业后,继续留校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邱澎生教授的指导下,我继续延续硕士期间的一些研究,在大的研究方向不变的情况,也尝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深化自己对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变迁的理解。


Q2:研究方向对未来学术发展有哪些影响?

A2:

正如我前面说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在提供一种解释,这种解释会对当下、对未来会产生一些实际的影响。好比一个人在尝试一件新事物时,一定会调动他(她)过往的经验,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而且要复杂得多。所以,我想我个人的研究,至少可以让人们更了解中国传统时代商业的实际状况。在这种对过往历史有更为准确、更加妥当的理解的基础之上,人们或许对当下以及未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能够做出更加长远、适当的规划和实践。

此外,我的研究方向中有一部分是做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会参与修复和整理大量珍稀文献。这些工作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的大力支持,收集的文献从明代至民国,有长达600多年的历史跨度,每一页都承载着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文明的印记。目前它们已经被数十篇学术论文所使用,这不仅会助推我个人的研究,还将惠及整个学界,未来,这批文献会继续成为人文社科领域从事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研究的重要一手文献。

文书整理



二、学术研究如何开展



Q1:目前参与了哪些学术研究的课题,  

可以谈谈选择课题的原因吗?

A1:

我目前主要得益于导师的介绍和引荐,参加了两类课题。一类是国家出版基金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等出版项目,参加这些项目主要是负责从事珍稀文献的修复和整理工作,最终将整理好的珍稀文献用于出版;另一类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参加这些项目主要是需要负责开展一些具体的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两类项目能够相互支持,整理好的文献能够用于研究,而研究好了之后能更好地推动文献地整理,形成良性循环,对我的研究十分有帮助。


Q2:在开展学术研究撰写论文的过程中,

       通常采取哪些方法或步骤?

A2:

历史学的研究一般有“史无定法”的说法。不过因为长期从事某一种研究,还是会形成一些基本的方法。

大体来说,我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做史料长编。简单来说就是逐字逐句地抄录史料,并且一边抄录一边分析,随时将分析结论以“王注”的形式,写在摘抄的史料之下,这样也能区分开史料与分析。当史料长编做完,分析往往也就水到渠成地完成了,由此加以剪裁修饰,就有机会形成一篇文章的雏形。

第二种是做数据库。因为做经济史的史料会涉及到很多数字,而且即使在没有数字的情况下,通过设计指标也可以进行量化,借助这些量化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文字史料所看不到的讯息。

第三种是跑田野。在对文献文本做了尽可能的解读之后,我们还可以去到文献产生的地域社会,在具体的空间里感知和探寻文献之外的蛛丝马迹,让文献的解读变得更加有穿透力。

田野调查古镇老街


Q3:研究遇到了哪些挑战,是如何克服的?

A3:

对我个人的研究来说,最难的问题之一在于如何做好“以小观大”。我目前所做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个案研究如何具备普遍的解释力,是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因此,我们一方面可能需要阅读更多的史料,来增加案例本身的代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阅读经典研究,学习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挣脱个案代表性的束缚。




三、导师及学校对交叉研究的帮助



Q1:研究过程中受到导师的哪些帮助?   

 导师或团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A1:

我认为导师是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引路人。研究生就像初入学术海洋的新水手,而导师作为学术海洋里的老船员,比学生要更清楚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学生虽然可能有自己个人的兴趣,但如何将这些兴趣与学术界已有研究进行结合,从而选出一些比较合适的、可以进行操作的学术议题,就需要导师的指引才行。而且,学术既是天下“公器”,但也是一份个人职业。导师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更加快速地掌握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必要能力,从而达到先“活下来”的最低要求。此外,导师与学生也是教学相长的关系,学生借助导师所给予的知识与咨询,不断向新的领域探索,一方面帮助了学生自己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也助推导师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化。

文治新人答辩现场


Q2:学校的哪些资源和条件让你从中受益?

A2:

今年已经是在交大求学的第七年,七年间我真切感受到了学校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越的教学环境。在教学科研方面,学校聘请了一流的师资,能够给到最前沿的学术指导和训练。在生活服务方面,学校的楼栋阿姨、学生思政所提供的服务也都非常到位。学校的数据化建设也非常好,让我能够及时查询到其他院系所开课程,能够进行跨学科学习。此外,学校提供的博士生补贴也非常可观,在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历史学学科中也名列前茅,有效应对了因经济困难给科研带来的不利因素。


Q3:你还从哪些渠道获取学术信息?    

A3:

我觉得对于一个学科来说,学校倾注的资源以及由此吸引到最一流的师资当然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一个学科得以起步发展的基础。只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资源之下,其实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掉,但对学生个体也很重要的东西——学生自发的建设。我曾听人文学院的某位老师提起过,不同系科之间在知识传承上是有差异的,而历史系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比如,历史系的某位硕士同学会主动帮助学弟学妹选课,这种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实则是过往众多学长学姐共同编织并遗留下来的宝贵制度资源。通过这些制度资源,历史系有一个互相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我的思维得以拓宽,吸收了各种不同的见解与理解,也能及时捕捉到各种重要的学术信息。我们共同努力,追求着共赢的目标。譬如人文学院经常组织的羽毛球活动,输赢虽然重要,它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润滑剂,是推动我们进步的动力;但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既是对手也是队友,可以在激烈的竞技中提升自己,也可以在默契的配合中共同成长。

人文学院羽毛球活动



四、未来展望



Q1:如何看待本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A1:

我认为随着AI技术越来越成熟,历史学不可避免地会要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学科的界限会因为AI技术的进步而越来越小,跨学科研究也逐渐从口号变得更加落地。


Q2:如何看待当前社会文理区隔?   

A2:

文理区隔是人为造成的,但这样的存在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随着知识的专业化程序越来越深,知识也被分割得越来越细,人们难以同时掌握多种既深入又细致的知识。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步,这种学科鸿沟有望缩小,界限可能会越来越模糊。




·END·



素材来源:人文学院  

采访与编辑:姚佳均  

责任编辑:郑雨涵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上海交大研究生教育,版权属于原作者(机构),仅用于学术分享



人文学术社
(ID:Aca-history)


9.3万+文史学人都在关注

新书推荐×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请联系管理员

微信号:xueshujun2020

(请备注来意)

往期精选

[1]人文社科本硕博可投期刊(含C刊)简介及发文特点

[2]人文社科可用数据库简介及使用指南(含数字人文)

[3]王笛 桑兵 葛剑雄 罗志田 仲伟民 仇鹿鸣 等谈论文写作

[4]历史学各领域推荐阅读书目及北大史学名师教学大纲

人文学术社
史学领域热门公号。推书或者作者想出书,可关注公号后私信洽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