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习惯称“东北老航校”)在吉林通化创建。它为人民空军培养了大批航空人才,被誉为“人民空军的摇篮”。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莫斯科播下了第一颗航空的种子——王弼、常乾坤两位党员先后被送往苏联接受航空培训。王弼,1925年10月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后转入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学习航空机务。一年后,黄埔军校学生、中共党员常乾坤被送往苏联空军学校接受培训,毕业后留在苏军服役。
“列宁号”:1930年2月,红军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缴获1架国民党空军的飞机并命名,这是工农红军拥有的第一架飞机
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王弼和常乾坤接到党组织的调令,赴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在迪化,43名来自红军和八路军的学员参加了新疆督办公署航空队举办的培训班,学习飞行和地勤机务。当时的新疆督办是军阀盛世才。党组织希望通过盛世才的这支航空队培养飞行员,盛世才爽快地答应了,条件是中共帮他向苏联要飞机、经费,飞行员培训出来后,先要在他的航空队服役。
1940年,王弼和常乾坤被调回延安。也正是这次调动,让他们躲过了一场劫难。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不久,盛世才与中共决裂,陈潭秋、毛泽民等人惨遭杀害。
而新疆航空队中共“委培”的那43名学员,盛世才还是惦记着能为己所用。可是他们的态度极为坚定,盛世才指挥不动,却又不敢杀,更舍不得放,于是就先软禁,后关押。直到1946年重庆谈判后,这批学员才被释放,先后来到东北老航校。
1940年11月,王弼和常乾坤刚到延安,就向党中央上交了一份“建设中国红色空军的计划”。计划引起了毛泽东、朱德的重视,并亲自接见了他们,决定成立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
第一批参战的志愿军空军第4师第10团28大队
1941年4月6日,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正式开课。王弼任校长,常乾坤为教务主任,和他们一样在苏联学习的刘风、王琏等当教员。可工程学校刚成立两个月,中央实行精兵简政,刚刚成立的工程学院撤销,改组为工程队,合并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
1945年中央决定正式在东北创办一所航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王弼等人接到指令后,于9月2日乘着“820号”飞机第一批直飞东北。一个月后,第二批办航校的人员出发了。后来,叶剑英和任弼时两位中央领导委派常乾坤带领第三批航校筹备人员赴东北。
初创时期的人民空军接受检阅。来源:中国军网
来到东北后,航校的创业者说自己是“破烂王”。他们从深山老林挖掘出被日军掩埋的航材;从荒芜的机场搜集起一桶桶航油;在乡野追踪老百姓的马车,换回车上的飞机轮胎……从东北各地搜集来的破旧飞机,除几架“九九”高级教练机损坏程度较小,其余的全是些破烂货。有的没有起落架,有的没有螺旋桨,有的“五脏六腑”全被掏光。
1946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正式成立。同时,招收新学员的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展开。
初创时期的东北老航校用马车装运飞机和航材转场
王海在临沂人民革命大学学习,是作为干部团的一员加入到奔赴东北大军的。他到丹东给大部队打前站,被当地领导一眼相中,要留下他在丹东工作。那时候东北正缺干部,王海虽然年轻,留在地方工作职务也不会低。但王海坚决选择了航校。这才有了后来抗美援朝中赫赫有名的“王海大队”,有了后来的人民空军第五任司令员。
因为战事原因,东北老航校数次搬迁,越搬越隐秘,也就越艰苦。1946年4月中旬,航校从通化搬到牡丹江。同年11月,再次搬到东安。到东安后,校部设立在一个日军的旧兵营里。窗子上没有一块完整的玻璃,只好用木板将窗户封严,然后再糊一层旧报纸,说是住在“冰窖”里并不过分。
东北老航校学员用气筒给飞机轮胎打气
航校还遭遇了三个“意想不到的困难”:学员学不懂理论、没有航空汽油、没有初级教练机。为了让学员听懂航空原理,航校从基础文化课开始补起,先让学员们普遍达到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没有航空汽油,老航校的机械师们反复试验,把酒精纯度提到95%以上,真的把飞机飞起来了。没有初级教练机,就直接飞高级教练机。1946年7月,航校的第一批学员驾驶飞机飞上了蓝天。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的编队机群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
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正式诞生。当时,孕育了人民空军的东北老航校已被分设为6所空军航校。11月18日,在牡丹江,又以老航校为基础成立了第七航空学校。至此,东北老航校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来源:《党史纵横》2021年第2期
责编:尹子 审校:娜拉 终审:孔平 核发:胡军
相关阅读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王牌空军”的“领头鹰”》 刊载于《作家文摘》2020年8月7日
《朱德与人民空军建设》
刊载于《作家文摘》2020年4月24日
《中国载人航天往事》
刊载于《作家文摘》2020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