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温州文学的“摇篮”和“港湾”
——对话《温州文学》主编曹凌云
文 | 潘虹
近年来,“文学的温州现象”连同“ 网络文学的温州现象”一起,备受瞩目,成为国内文学评论界颇感兴趣的话题。有评论家认为:在推动这两种现象形成乃至滥觞的诸多因素中,温州本土的基层文学刊物《温州文学》(其前身为《文学青年》)的作用不可小觑。作为温州市唯一的市级文学刊物,由温州市文联主办的《温州文学》,在培养、扶持温州文学爱好者,培育温州文学的土壤,打造浓郁的文学氛围等方面,做了大量切实有效的工作。
2023年7月,《温州文学》主编曹凌云(右2)荣获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优秀编辑奖·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
去年是《文学青年》面向全国公开发行40周年。去年7月,《温州文学》主编曹凌云荣获全国文学报刊联盟优秀编辑奖·内刊优秀文学编辑奖。去年8月,《温州文学》成为全国文学内刊联盟理事单位。
承载着光辉岁月的记忆,有着辉煌历史的《温州文学》,将如何承继传统、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去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本人日前就此采访了《温州文学》主编曹凌云。
潘虹:上世纪80年代,在温州诞生的《文学青年》杂志火爆全国,温州也因此成为一代文学青年心目中的文学“圣地”。您可否介绍一下《文学青年》的历史和演变?
曹凌云:《文学青年》创办于1981 年。当时,温州市文联领导写信给卧病中的茅盾先生,请他题写刊名,不久,茅盾先生就把题签寄过来了,这是他留下的人生最后的墨迹。上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文学空前活跃的时代,文学的光芒映照着青年人的心灵,《文学青年》的办刊宗旨就是“青年写,写青年,青年读”。《文学青年》还聘请了王安忆、铁凝、贾平凹、路遥、梁晓声等为顾问,他们为《文学青年》推荐稿件,出席笔会,来温讲座。1983年,《文学青年》开始全国公开发行,订阅量逐年攀升,鼎盛时期邮局发行量达8万份,有作家就将《文学青年》与《萌芽》《青春》《青年作家》(一说是《丑小鸭》)并称为“四小名旦”。杂志社还创办了“文学青年函授部”,面向全国招生,大量以文学为事业的青年人,向往这所“没有围墙的文学院”,第一期函授班就报名了一万多名学员。就这样,《文学青年》把文学的种子撒向了各地,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蒸蒸日上的《文学青年》和它的“函授部”,闪烁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芒,然而到了1987年,“函授部”因故停办,《文学青年》也被迫停刊。1990年,温州市文联决定恢复文学期刊,取名《温州文艺》,后改名《温州文学》,一直使用至今。
2023年8月,《温州文学》成为全国文学内刊联盟理事单位,图为《温州文学》主编曹凌云(前排右1)领取证书
潘虹:您2017年年底接手《温州文学》主编,这7年里,您觉得温州文学创作的现状如何?
曹凌云:文学在温州从来不是寂寞单行的涓涓细流,而是千百条川流汇聚成滔滔的瓯江,奔向开阔的东海。新世纪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温州作家,以清醒的文学自觉和自我的个性追求,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发表在《人民文学》《收获》《文艺报》《作家报》等文学类重要报刊;一批年轻的80后、90后温州作家,借助国际视野与文化交融,在创作上从青涩渐入佳境,出手不凡,创造出不少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作家。在温州,基层的作者群体更加庞大,充满活力。市级作家协会会员达800来人、文艺评论家协会和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各在150人左右;温州市共辖12个县级行政区,也都成立了作家协会,均有不少的会员。他们对文学满怀虔诚与热爱,对写作有着朴素的执着,文学在他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潘虹:文学刊物既是作家的摇篮,也是作者的港湾,还是读者的文苑。办好一份刊物不易,需要很多的心血投入,请问你们为了打造温州文学的“摇篮”和“港湾”,做了哪些努力?
曹凌云:为了激活《温州文学》的生命力,我们对《温州文学》进行全面改版。《温州文学》原来是双月刊,每期64页,装帧设计过于传统,薄薄的一本,很不起眼。改版后的《温州文学》为季刊,每期页码增加到112页,加大容量,增设新栏目,尽量带给作者、读者新的创作与阅读体验。
从来稿情况看,投稿者大多为市、县级作协会员,他们的作品少有发表在重点文学期刊上的机会,却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投稿作品体裁以散文、诗歌为主,题材以生活日常、故土亲情、山水花草、地域文化等居多,于是我们重点推出“品味”“瓯韵”两个栏目,来发表这些贴近人情事理、文笔亲切自然的散文,同时为诗歌设立“诗苑”。当然,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它的容量也更大,我们重视不同风格的小说创作,特设立“世事”栏目。这些栏目已延续了好多年,不少作品被重点文学期刊转载,已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用理论现象来审视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来揭示文学创作与发展的规律,也是我们办刊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设立了“观点”栏目,发表较为通俗的文学评论,以此来启发、帮助作者和读者提高写作水平与欣赏水平。我们还设置了“聚焦”和“交流”栏目,每期“聚焦”里的作品多为名家的上乘之作,既以飨读者,也为温州作者提供学习与借鉴的范本。“交流”是与兄弟内刊互设的专栏,不定期集中推出外地作者的作品,合作的兄弟内刊也同时集中推出温州作者的作品,实现温州作者与外地作者之间的互动。
一般来说,做文学期刊编辑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发现好稿子,二是发现好作者。而我们觉得,作为文学内刊编辑,仅仅局限在“发现”两字还不够,我们用举办活动和推优工作,培养成长中的写作者。我们安排一些市、县级作协会员到企业、山村、学校、医院蹲点,深入生活,写出的优秀作品刊发在《温州文学》上。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温州市文联和《文艺报》社联合主办“温州记忆·百年献礼”全国文学征文活动,具体工作由《温州文学》编辑部承办。征文活动共收到3617篇(首)稿件,2022年,温州市文联联合中国作家网主办“温州元素的文学书写”主题征文活动,再次由《温州文学》编辑部承办。
近年来,我们还组织和发动广大温州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忆往事、说文学、谈创作,回顾和总结近一百年来温州文学的发展历程,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现当代温籍作家、文学思潮和文学事件进行收集、梳理,由此结集《温州作家记忆》一书,于2022年11月由文汇出版社出版。《温州文学》还参与举办备受文学界关注的“林斤澜短篇小说奖”和谢灵运诗歌奖,通过赛事和文学交流,开阔本地作者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潘虹:辛勤的耕耘必有丰硕的回报。在办刊中,让你们最开心的收获是什么?
曹凌云:收获很多,最开心的有两个。
一是得到了许多著名作家的关心与帮助。2018年11月,莫言先生应邀来温州参加第四届“林斤澜短篇小说奖”颁奖典礼,我们请他给《温州文学》题写刊名,他爽快地答应了,题写的刊名为竖写行楷,墨色凝重,从容大度。他还鼓励《温州文学》的作者深入到青山绿水、市井生活中获取文学素材,多创作与时俱进、紧扣时代的作品。
2020年隆冬,我去天津拜访冯骥才先生,事先寄去当年出刊的《温州文学》。我见到冯骥才先生时,他说:“《温州文学》我翻看了,办得不错,你希望我给《温州文学》写点寄托希望的话语,昨天晚上睡了一觉后,突然觉得可以写点什么,铺纸蘸墨写下‘真言美文,文学之魂’,与《温州文学》的作者和读者共勉。”《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温籍学者、政论家周瑞金则评价《温州文学》:“从编辑、设计、版式、装帧,到校对、图片、印刷、纸张,都是可人的。”给《温州文学》题词寄语的还有迟子建、陈世旭等作家。
二是看到一位位作者越写越多、越写越好,被上级作协肯定,被大报名刊发表,在文坛崭露头角。如作者傅建国,安徽青阳县人,现居温州。他1994年来到温州打工,从事皮革销售工作。1995年他开始文学创作,成为《温州文学》较为固定的作者,写作水平不断提升,后来有小说发表在《江南》《福建文学》等刊物,出版有多部小说集,2020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他说:“《温州文学》是成就我作家梦想的摇篮。”李远澍、潘孝平等温籍作者一直对《温州文学》充满感情,《温州文学》对他们也充满期待,他们淳朴真挚的作品在《温州文学》发表后,被《作家文摘》《奔流》等报刊转载。周吉敏擅长在宏阔的历史视野下叙述地域文化,2022年9月,她却给《温州文学》投了一篇报告文学《在“中国眼谷”看世界》,抒写温州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和创新史,被我们编入当年的《温州文学》秋卷,此文后来发表在当年12月的《人民文学》,入选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联络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宣传文化部编选的《中国一日·科技强国——文学主题实践活动作品集》。
还有一些青年作者,如陈春琴、叶滴绿等,他们书写故乡的大河、高山、明月、清风,也书写生活在浙南一隅的温州人,佳作迭出,渐成气候。他们的文学人生,不一定因《温州文学》开始,更不会在《温州文学》止步,却一定会因《温州文学》而走得更远。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来源:《温州文学》2024年秋卷
责编:尹子 审校:娜拉 终审:孔平 核发:胡军
名家散文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详情
名家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