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粮油市场报
据外媒1月17日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近日裁定,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的部分内容不公平地歧视了印尼的棕榈油出口。该裁决于1月10日公布,被视为印尼在与欧盟生物燃料贸易争端中的重大胜利。
欧盟在1月10日的声明中承诺,将根据世贸组织的裁决解决这些问题,并使其政策符合国际贸易义务。若未提出上诉,欧盟需在60天内完成相关调整。
在《可再生能源指令》框架下,欧盟2021年以来的棕榈油工业需求下降明显,由此前每年400万吨左右的高位下降至当前不足200万吨。不过,如果该裁决得到有效执行,或将带来棕榈油食用需求及进口规模的再次回升。
由于近几年我国人口数量下降,油脂需求规模增长受限,且大豆供应充足赋予豆油较高性价比,对棕榈油需求挤占明显。相较于中国,印度人口及人均油脂需求仍存在增长空间,结构上棕榈油偏低的性价比对棕榈油进口带来压制。且印度这几年在努力提高油籽及棕榈油产量,也难以赋予棕榈油需求持续的增长空间。
短期来看,进入3月份后,预计2月份前后的斋月节备货将会对棕榈油销售及出口带来支撑。此外,乌克兰、俄罗斯减产引发的葵油供应减少,也可能令印度增加对远期棕榈油的采购。
相对于国外市场的需求走弱,印尼继续为棕榈油需求寻找新的增长点,继续提高生物柴油掺混率成为一种选择。因此,B40成为印尼必须要执行的政策。虽然此前由于基础设施、资金安排等细节导致元旦后的执行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近期棕榈油的市场情绪及价格走势带来冲击。但不久,印尼能源与矿产资源部就下令将1560万千升的生物柴油纳入国内燃料油,将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率从35%提高到40%。这一措施将在2月28日之后生效。预计这一政策变化将导致2024/2025年度印尼的工业棕榈油消费量达到1450万吨,比上年增加100万吨,也是创纪录的水平。
随着印尼B40交易进入尾声,棕榈油市场关注点逐渐转向供给端。随着季节性减产推进,叠加持续的降雨影响收获,马来西亚棕榈油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预计直到3月斋月结束,棕榈油产量才能有所起色,未来几个月的产量下降将继续收缩产地棕榈油的供应。
不过,从长期来看,由于2024年5~7月印尼受到厄尔尼诺滞后冲击,减产幅度近200万吨导致出口大幅下降,导致棕榈油下半年走势较强。但随着干旱影响减退,此后东南亚降雨整体偏好,预计2025年很难复制因减产而导致棕榈油价格大涨的情况。
由于国内食用油整体供应充足,豆棕油价差大幅倒挂,抑制棕榈油需求至刚性,且进口利润倒挂幅度持续加深。预计4月份国内买船及进口将继续受到抑制,棕榈油进一步去库预期加强,有望支撑这期间的棕榈油价格。
随着4月份后产地库存止降回升以及价格高位回落,产地卖货意愿增长,或带来国内进口利润改善以及新增买船。国内供需紧张的局面有望在5月份左右迎来改善,这将令棕榈油面临回落压力。
短期来看,在国内外棕榈油去库预期较强,以及产地棕榈油卖货意愿不强的背景下,预计棕榈油价格存在再度走升的空间。长期需要关注印尼棕榈油产量复苏对价格的影响,预计对棕榈油价格维持高位有所不利。不过,由于B40带来的国内消费增加,预计印尼棕榈油库存消费比或将有所下降,这将限制棕榈油价格的下跌空间。
芝商所于去年推出新的棕榈油合约,包括马来西亚毛棕榈油子弹期货(CPV)及马来西亚毛棕榈油金融期权(POX),为用户提供了量身定制风险管理风格的更多途径。新推出的以美元计价的期货产品,使得市场参与者可以通过具有流动性的小规模产品(每 1 手 25 公吨起),有效对冲实物购买和精细产品销售。参与者不再需要面对交易对手风险(实物交易)或外汇风险,因为现在将有一个简单的、具有流动性的、基于美元的期货合约来帮助用户管理风险。
了解更多,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按钮访问芝商所微官网棕榈油期货和期权专页。
所有意见表达反映了作者的判断,可能会有所变更,且并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属公司的观点。内容作为一般市场综述而提供,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信息从据信为可靠的来源获取,但我们并不保证内容是准确或完整的。我们不保证提到的任何走势将会继续或预测将会发生。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将来结果。本内容不得被解释为是买卖或招揽买卖任何衍生品或参与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荐或要约。如果在任何司法辖区发布或传播本内容会导致违反任何适用的法律法规,那么,本内容并不针对或意图向在该司法辖区的任何人发布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