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长圈,一直有这样的流言:
“一半孩子可能都上不了高中。”
现在的孩子也太脆弱了!
屁大点压力就要死要活的,至于吗?
但现在的孩子,压力确实太大了。
网上看过一张图:
稍有差池,就连学霸也可能会错失普高。
可以说,比起过去,现在的孩子不是一般的“卷”。
听过一句话,很痛心:
“一个学生,一天叹的气比大人都多。”
他们所处的世界,要远比大人想象中辛苦,也更残酷。
小红书上,刷到过一所寄宿学校初一孩子的课表。
早晨5:20起床,晚上10点才能上床睡觉。
这就是住校学生的一天。
甚至有的孩子,不但要克服繁重的学习任务、难度骤增的学习内容,还得接受不断被压榨的自由时间,去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
《环球时报》也曾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
在本该青春洋溢、活蹦乱跳的年纪,我们的孩子却活得没有一点朝气。
现在的学生,就像是一台精密的仪器。
非但不能出错,还要时刻保持高效运转。
可人终究不是冰冷的机器。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孩子,正在陷入抑郁的牢笼...
在班里要名列前茅;
必须考上重点高中;
于是,焦虑,就成了我们这一代家长都有的共性问题。
焦虑现在的竞争太过激烈;
焦虑孩子未来会没有学上;
更焦虑自己在教育孩子时的“手足无措”...
认识一位儿童精神科医生,他说:
“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孩子抑郁的父母,真的很少很少。”
甚至,很多父母在听到孩子抑郁后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
“你还抑郁?
我都快抑郁死了!”
想让孩子远离抑郁
他妈妈觉得不对,于是便跟孩子约定:
要不是我妈,我当时想“死”的心都有了。
现在适应了强度,反倒觉得其实没啥。
你看,这就是“屏障”的意义。
在外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父母与其被焦虑情绪困住,不如跳脱出来,努力为孩子做好保障。
优秀的父母,都敢于为孩子的人生托底。
在家里,你是不是也经常听到孩子“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