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史》在线课程第2期开始报名啦!

文摘   2025-01-26 12:01   泰国  

一、课程简介
《摄影史:理论与视野》是一门基础课程,旨在系统梳理摄影自19世纪初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全面探索摄影技术的革新、艺术风格的变迁,以及摄影在社会文化框架中的重要作用。课程以历史脉络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方法为核心,深入解读摄影在不同时期的艺术与文化意义。

通过本课程,学员将掌握摄影史的核心知识,并运用美学、叙事学、符号学与文化研究等多元分析框架,挖掘摄影作品蕴含的深层意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仅提供经典摄影案例的详细分析,还指导学员构建系统而扎实的摄影理论体系。无论是摄影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摄影师,都将通过课程深入理解摄影的历史与思想维度,激发创作灵感,提升批判性思维。

二、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2月7日
单元 1:摄影术的发明与早期摄影文化的形成
摄影的发明、早期技术进步以及其最初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19世纪摄影的起源与早期传播深刻嵌套在殖民主义、全球旅行、现代性、技术美学等多重视角中。这些理论视角为摄影的发明与早期传播提供了多维度的解析框架,揭示了摄影作为技术与文化现象的复杂性。

第一节:摄影的技术与艺术的诞生

1.摄影技术的发明与科学基础
2.摄影术的发明者与技术突破

第二节:摄影的早期传播与全球扩散

1.摄影技术的全球传播

2.早期摄影的商业化

相关阅读:摄影术被发明了两次摄影术的二次发明彼得·加拉西论摄影的发明巴西人发明了摄影术?摄影术的发明与早期摄影技术的探索朱炯,刘杨:湿版影像的媒介考古


2月8日
单元 2:摄影的应用与功能
摄影在城市记录、旅行探险、时代记录、摄影与艺术方面的多种用途以及它与艺术之间的关系。19世纪摄影的迅速发展不仅是技术突破和对世界的机械性再现,更是对社会、权力和艺术的深刻反思。成为记录社会变迁、探索未知领域和表达艺术思想的重要工具。
第三节:摄影作为社会记录工具
1.摄影记录历史与保存记忆
2.从战地摄影到早期报道摄影
第四节:摄影与殖民地权力叙事
1.探险摄影与异域风情的视觉构建
2.殖民地摄影的权力隐喻
相关阅读:摄影与记忆都市摄影“他者”的人类学观察关于社会世界的想象:战争与摄影战争和摄影地理空间的摄影确认

2月9日
单元 3:摄影中的艺术探索
画意摄影的兴起、对摄影艺术性的追求以及纪实摄影的开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摄影作为艺术媒介的地位逐渐确立。画意摄影(Pictorialism)的兴起、对摄影艺术性的追求,以及纪实摄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的开端,展现了摄影从记录工具向艺术形式的转变。
第五节:摄影与19世纪艺术的交汇
1.画意摄影的实践与反思
2.摄影在艺术表现中的尝试
第六节:摄影与现代艺术运动
1.摄影与先锋派艺术
2.摄影作为实验媒介
相关阅读:艺术美的表达画意摄影小史刻画人性的肖像摄影彩色摄影的探索早期摄影与绘画彼得·亨利·爱默生摄影是一种绘画风格的艺术从暗房到电脑:实验摄影的历史两次大战间的欧洲实验摄影莫霍-利纳吉与包豪斯的摄影实验沃克·埃文斯:现代的摄影艺术家是稀有物种达达与超现实主义摄影苏联的先锋摄影与日本的新兴摄影

2月14日
单元 4:现代主义摄影与城市化
20世纪初现代主义摄影的兴起标志着摄影艺术从传统画意摄影向全新技术与美学探索的重大转变。不同地区在这一时期的创新各具特色,共同推动了摄影艺术的发展与变革。

第七节:现代主义摄影的兴起

1.摄影形式与结构的重塑
2.机器美学与技术影像、
第八节:摄影与城市化现代性
1.摄影记录现代城市生活的变迁
2.城市摄影中的社会关系
相关阅读:木村伊兵卫与日本现代摄影现代摄影在美国291画廊与斯蒂格利茨的圈子他的名字可以和现代主义摄影画上等号 从《人类一家》到“社会的风景”摄影的现代感MoMA的现代摄影现代的浪潮:早期英国摄影走向现代摄影

2月15日

单元 5:纪实摄影与社会变革
纪实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叙事形式,记录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变革。 本课探讨纪实摄影的发展历程,涵盖其起源、演变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第九节:纪实摄影的兴起
1. 摄影在社会改革中的角色
2.纪实摄影的社会影响
第十节:社会变革中的摄影实践
1. 纪实摄影风格演变
2. 纪实摄影的流派分析
第十一节:纪实摄影的多样化和主观趋势

1.从客观到主观的表现

2.纪实摄影的多样化实践

相关阅读:新纪实摄影的未来在哪?罗伯特·弗兰克的《美国人》 : 纪实摄影的艺术后纪实,后摄影?纪实摄影的诞生“黄金时代”之后的纪实摄影和新闻摄影反思纪实摄影再谈纪实摄影《美国人》之后的纪实摄影动向迈克尔·施密特:纪实摄影是客观的?何谓抒情纪实摄影?展现“人性变化”的当代纪实摄影 纪实摄影在欧洲FSA计划纪实的滥觞纪实摄影的新动向新纪实摄影


2月16日
单元 6:1970年以来的艺术与摄影
后现代主义摄影作为对现代主义的回应,质疑传统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概念,强调图像的主观性和多重解读。摄影师们利用数字工具,挑战传统的视觉真实性,模糊现实与模拟之间的界限,促使人们重新思考媒体在塑造感知中的作用。
第十二节:后现代主义艺术与摄影
1. 摄影作为观念艺术
2. 后现代摄影的叙事实验
第十三节:摄影与多元文化身份
1. 摄影与性别叙事
2. 摄影中的“身份”叙述
相关阅读:观念艺术与摄影什么是观念摄影?大卫·贝特: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摄影1977年“图像”展:点燃后现代艺术的时刻万物皆然:后现代主义必将走向死亡理解我们的影像:后现代主义与女性主导的艺术运动后现代摄影的性格挪用与重构:评“摄影诗学”摄影展挪用的快乐摄影与美术的越界与综合打破禁忌、重估价值与质疑传统历史与记忆的视觉化重建身体这个容器森万里子对日本社会性别角色的批判

2月21日
单元 7:当代摄影与未来走向
受技术进步影响的全球摄影实践以及新兴趋势。从人工智能驱动的工具与智能手机的创新,到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在沉浸式视觉体验中的运用,当代摄影正处于艺术与技术融合的前沿。
第十四节:数字技术与摄影革命
1. 数字摄影的技术变迁
2. 摄影与生态、记忆与遗忘
第十五节:当代摄影与未来
1. 多样化、跨文化与新媒介的融合
2. 人工智能与摄影
相关阅读:当代议题摄影讨论大尺寸与市场逻辑斯蒂芬·肖尔才是杜塞尔多夫学派的真正“老师”高冷的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解放了摄影?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开放与回归理解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杜塞尔多夫学派的家族相似性红色大众面包车:斯蒂芬·肖尔和杜塞尔多夫学派从场面到剧情从“照相”、“造相”到“虚相”当代摄影的文化战争扩展的领域:摄影如何成为当代艺术摄影,映照我们当代文明的镜子托马斯·斯特鲁特:摄影与历史绘画的当代性摄影的未来之问:AI会重塑还是消解真相?AI和算法歧视|合成图像如何呈现黑人?49/23:关于技术、AI与摄影的思考

2月21日-31日
期末考试。涵盖所有课程内容的在线考试。通过考试后颁发课程证书。

三、阅读材料
《论摄影》作者:苏珊·桑塔格

《世界摄影史》作者:内奥米·罗森布拉姆

《怎样阅读照片》作者:伊安·杰弗里

《摄影的精神》作者:格里·巴杰

《这就是当代摄影》作者:夏洛蒂·柯顿 

《世界摄影史》作者:戴菲

《摄影史:1839至今》博蒙特·纽霍尔

《中国摄影史》系列 作者:泰瑞·贝内特

《摄影:文化史》作者:玛丽·华纳·玛丽安

四、授课老师
主讲老师春春是春熙照相馆的主理人,也一位摄影史与摄影理论讲师,拥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致力于将复杂的摄影概念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广大摄影爱好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摄影的历史脉络和理论基础。
五、开课信息
课程平台:腾讯会议(在线课程/可回放)
开课时间:2月第1周起每周周五、周六、周日晚上21:00(约1.5小时)
课程咨询:春春老师(微信搜newphoto-op)
课程门票:158元
报名方式:点击阅读原文扫描下方二维码,付款后发截图

六、适合人群
对摄影感兴趣,想了解摄影的历史背景和艺术发展脉络的学习者。希望从理论层面提升对摄影作品鉴赏能力的爱好者。
已具备一定摄影实践经验,想要从摄影史中寻找创作灵感的职业摄影师或艺术家。希望通过学习摄影历史与理论构建更深入创作视角的艺术从业者。
本课程欢迎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加入,无论是学术研究、艺术创作还是兴趣驱动,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全新的知识体系和创作灵感。
七、其他说明
课程回放: 每次课程结束后,均可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回放,方便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学习资料: 课程相关资料将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通过指定渠道发送,请注意查收并及时下载。
互动交流: 课程期间,欢迎学员通过腾讯会议的互动功能提出问题,春春老师将及时解答。
注意事项:付款后,请将截图发送至春春老师的微信(newphoto-op)以确认报名成功。如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通过微信与春春老师联系。
相关阅读:摄影史笔记。

春熙照相馆
春熙照相馆是一个以讨论摄影、影像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播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