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微信号:泓创智胜(hczs2048)
要闻速览
地方动态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川府函〔2024〕266号
建设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共同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引擎。
(原文链接:
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4/11/7/4bd02f1fa8474daaba2a634b2a5576c3.shtml)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进一步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及推广应用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积极抢占氢能新赛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力争到2027年,高端氢能装备性能及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综合应用成本大幅降低,产业综合实力和应用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梯队,初步形成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的新型能源体系。
(原文链接:
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4/11/6/9e09ce2bcb2c4474bdf93be512a251e8.shtml)
广州市人民政府:于印发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加快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海工装备、新型储能、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深海、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原文链接:
https://www.sc.gov.cn/10462/zfwjts/2024/11/6/9e09ce2bcb2c4474bdf93be512a251e8.shtml)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推动邮政快递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加强邮政快递科技创新应用,实现邮件快件寄递无人机、无人车、无人仓等智能化项目多场景运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原文链接:
https://www.henan.gov.cn/2024/11-05/3082261.html)
合肥日报:罗云峰主持召开“十五五”发展思路专家咨询座谈会
加快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并表示将充分发挥智库优势,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原文链接:
https://www.hefei.gov.cn/ssxw/zwyw/110120515.html)
浙江在线:王浩在杭州开展专题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全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难题,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真正做到以科技创新推进新质生产力培育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原文链接: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947099&from_channel=63e60cad5476b20001d52d62&top_id=2947127)
国内样本
浙江省新质生产力产业指数发布
11月6日,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联合浙江大学正式发布浙江省新质生产力产业指数,开创了研究浙江省新质生产力产业先河。
据悉,该研究结合浙江省政府“十四五”战略规划,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设定三类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市和90个县(市、区)进行了全面研究,对其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水平做出了客观的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杭州市新质生产力产业指数位列浙江省第一,宁波市位居第二,嘉兴市位居第三。上述地市凭借高算力能力、产业聚集效应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成为引领浙江省生产力变革的典型区域。
从县(市、区)的角度来看,滨江区、钱塘区和余杭区位列前三,西湖区、江北区、鄞州区、义乌市、新昌县、慈溪市和余姚市紧随其后。(潮新闻)
河南实践
楼阳生主持召开全省医疗仪器研发生产工作座谈会
11月7日,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召开全省医疗仪器研发生产工作座谈会,听取产业发展情况汇报,研究分析问题,征求意见建议,推动我省医疗仪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省长王凯出席。
楼阳生指出,医疗仪器是我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要强化数智赋能,坚持“硬件+软件”“设备+算法”发展方向,持续补链、延链、强链,深化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应用,推动产品形态、服务方式重塑再造,加快推出一批医疗领域垂直大模型,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河南日报)
我省首批省级科改企业名单揭晓
11月6日,记者获悉,省政府国资委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省级科改企业和专精特新星变计划企业名单的通知》,我省首批共有29户省级科改企业和50户专精特新星变计划企业入选。
首批入选企业综合考量营收总额、研发投入强度、创新平台数量等多项指标,再结合我省“7+28+N”产业链群发展布局进行遴选,主要分布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4个产业集群,超硬材料、化工新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环保装备等11个产业细分领域。(河南日报)
智库观点
杨颖: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1月4日,光明日报刊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杨颖的文章《深刻把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文章认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作出部署。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防止在理论认识上以偏概全、在发展实践中顾此失彼,需要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特性,厘清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多维内涵,深刻领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精髓要义。
在空间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立足区域差异。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历史基础、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各区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主体功能和战略定位各不相同,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立足特色优势,谋划和布局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
在时间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重视远近结合。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历史机遇期,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场抢占战略制高点的“攻坚战”,要找准时间窗口、抓住关键节点,对于已具备条件的领域和地区,能快则快,加快塑造发展新动能。同时,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与广泛应用、生产要素的质量提升与创新性配置、产业的创新与深度转型升级非一朝一夕之功,应避免“毕其功于一役”的急躁心态、“大干快上”的浮躁心理。
在产业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坚持新“旧”兼顾。产业发展是一个新旧迭代的动态过程,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满足经济社会的不同需求,也面临不同的矛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过程。
在创新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实现量质齐变。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充分发挥颠覆性创新和渐进性创新的各自优势和作用,既强化“从0到1”的重大突破和原创导向,又重视“从1到100”的量变积累和转化应用。
在开放维度,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应具有全球视野。开放性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院士专家热议如何更好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有何新趋势,怎样更好地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在近日召开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主题会议上,与会院士专家展开了讨论。
会上,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乔红介绍了人工智能十大前沿技术趋势展望。在人工智能共性技术方面,包括小数据和优质数据、人机对齐、人工智能使用边界和伦理监督模型、可解释性模型;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方面,包括规模定律、全模态大模型、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具身智能方面,包括具身小脑模型、实体人工智能系统;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包括世界模拟器。
展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百度集团首席技术官王海峰认为,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数据、更大的模型将会带来更强的能力;大语言模型仍有提升空间,多模态统一大模型会越来越实用;智能体技术越来越成熟,将促进大模型应用爆发。
与会专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需要进一步把握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并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可持续发展。
推动人工智能在更多领域落地应用,透明可信很重要。“在保障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可解释性,有助于减少对公共资源的消耗,增强用户对人工智能系统的信任度,并促进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乔红说,比如,在医疗健康领域,一个具有高可解释性的人工智能诊断系统能够让医生更容易理解判断依据。
随着应用深入,人工智能技术给社会治理、伦理道德带来了一些风险和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表示,应对人工智能潜在的伦理风险,一方面可以通过构建通用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从理论层面保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安全可控;另一方面,在可解释和自动化评估方面,可通过外部监测保障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向善发展。
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离不开国际合作。“我们应当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携手应对人类共同挑战,让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更安全、更可靠、更可信,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增进人类福祉。”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说。(人民日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