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阶段,乳前牙早失可能会对牙槽骨发育以及牙列咬合的正常动态变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恒牙列受影响的程度受儿童乳牙缺失时的年龄、牙列阶段、乳牙缺失的牙位及数目等影响。
✏️在早期辨析乳前牙早失是否会出错合畸形,结合生长发育特点,对其进行早期咬合诱导,促进患儿的乳牙列能够顺利替换成恒牙列十分有意义。
✏️乳前牙早失后对间隙的保持以及恢复是引导有序替牙的关键。同时应当注意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牙列长度、宽度、Spee曲线等的变化,避免人为干预措施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儿童乳前牙早失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儿童口颌系统美观、功能和社会心理等问题。据统计,乳尖牙或乳磨牙早失后,发生恒牙列错颌畸形的概率比无乳牙早失者高3-4倍。乳磨牙早失后的间隙丧失和干预已被广泛讨论,但乳前牙早失的危害尚无定论。乳前牙早失是否干扰继承恒牙胚的发育和萌出?是否会造成牙列间隙的丧失?是否需要早期进行间隙管理和干预?
✏️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正常的乳牙萌出和脱落时间,只有掌握了乳牙的替换时间才能正确诊断乳牙早失。✏️乳前牙早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严重的龋病、根尖周病变乳前牙拔除:奶瓶龋或重度低龄儿童龋往往导致乳前牙大面积缺损或严重的根尖周严重而过早拔除。
2、乳前牙邻近恒牙异位萌出:上下颌前部牙弓狭窄的情况下,恒侧切牙的萌出可能导致乳尖牙的牙根提前吸收而脱落。
3、乳前牙外伤:乳牙外伤的发生率为 22.7%,多发生于2-4岁儿童。此外,由于预后效果不佳、晚期并发症、牙根的吸收加速等可能会导致乳前牙过早脱落。根据最新的IADT乳牙外伤指南,乳切牙外伤半脱位或全脱位不建议将脱位牙复位固定治疗。4、乳前牙先天缺牙或融合牙:虽然乳牙先天缺失较恒牙先天缺失少见,但是乳牙先天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乳牙列和恒牙列,口腔医生应注意追踪观察恒牙列是否存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维护儿童口腔健康。✏️乳前牙早失的间隙变化:
1、乳切牙早失的间隙变化
①乳切牙早失,如果发生在2岁前乳尖牙萌出建立咬合关系前,可能会引起间隙丧失;②乳切牙早失,如果发生在2岁后乳尖牙萌出建立咬合关系后,间隙变小或消失的可能性较小。但可能会伴发下颌乳切牙的伸长、以及因缺牙导致的不良吐舌习惯。
2、乳尖牙早失的间隙变化
乳尖牙早失后,间隙极易变小,甚至消失,致使恒尖牙异位萌出、恒切牙远中移动。单侧乳尖牙早失还会导致中线偏移。✏️乳前牙早失的危害:
1、错颌畸形:乳牙早失时患儿年龄越小,牙列越拥挤,间隙变小的可能性就越大。乳牙早失后,缺牙间隙的近远中向垂直向关系均发生改变。Brandhorst认为,导致牙列和颌面部错𬌗畸形的原因中,乳牙早失占20%,恒牙早失占5%,牙早失并有口腔不良习惯占12%,合计约37%与牙早失相关。
2、语音异常:此外,前牙对于正确发出某些音(主要是“s”和“z”音)似乎特别重要;并有报告说,如果患儿的四颗上颌乳切牙过早脱落或拔除,可能会出现言语障碍。
3、不良习惯:①乳前牙早失可能会导致异常吞咽。②导致舌位异常,而形成不良吐舌习惯。
4、心理因素:上颌乳中切牙早失可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儿童的自尊心和心理健康发育。
✏️牙齿在牙弓中保持正确的位置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些因素失去平衡,与相邻牙的紧密接触关系就会改变并出现牙齿错位。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活跃阶段,在这个时期乳前牙早失可能会对牙槽骨发育以及牙列咬合的正常动态变化过程产生不利影响。恒牙列受影响的程度受儿童乳牙缺失时的年龄、牙列阶段、乳牙缺失的牙位及数目等影响。
✏️在早期辨析乳前牙早失是否会出错合畸形,结合生长发育特点,对其进行早期咬合诱导,促进患儿的乳牙列能够顺利替换成恒牙列是十分有意义的。
✏️乳前牙早失后对间隙的保持以及恢复是引导有序替牙的关键。同时应当注意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牙列长度、宽度、Spee曲线等的变化,避免人为干预措施阻碍正常的生长发育进程。
①乳尖牙萌出之后(2岁)到恒切牙萌出之前(6~7岁),乳尖牙之间的横向牙弓宽度几乎保持在稳定的状态,恒切牙萌出过程中尖牙间宽度还会增加,口腔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切牙区的生长发育,通常乳切牙早失可以暂不做干预处理。②如果上颌前部乳牙在缺失前紧密接触(无灵长间隙),或临床提示该部位存在牙量-骨量不调,或存在导致牙列拥挤的不良习惯或易感因素,那么在乳切牙缺失后根据患儿的依从性可以考虑进行间隙管理,以预防间隙丧失或错颌畸形的发生。2、乳尖牙早失的间隙管理
乳尖牙的早失是提示牙量-骨量不调的一个敏感指标,患儿后期需进行正畸干预的可能性较大。
①乳尖牙早失后的间隙维持:乳尖牙早失后建议尽早佩戴间隙保持器。可制作带环丝圈式(第一乳磨牙固位)间隙保持器,或上颌nance弓、下颌舌弓式间隙保持器。建议在恒侧切牙远中设计臂卡防止其远中倾斜或移位。
②乳尖牙早失后的轻度牙列拥挤(拥挤度≤4mm):应定期观察,一般每6~12个月复诊随访。随着恒牙的萌出、颌骨及牙弓的发育,可能自行生长调整为个别正常合。
如有唇肌、颏肌张力过大,妨碍了牙弓前段发育时,应用唇挡消除异常的肌张力。③乳尖牙早失后的中度牙列拥挤(4mm<拥挤度≤8mm):可以定期观察至恒牙列期,再酌情按牙列拥挤矫治法矫治。也可采用间隙调控、片切乳磨牙邻面等方法。对一些伴有个别恒牙反合、阻碍咬合及颌骨发育的错位牙,可在此期设计简单的活动功能矫治器或隐形矫治进行间隙重获,以保障正常的建合过程及颌骨位置的生长调整。
④乳尖牙早失后的严重牙列拥挤(拥挤度>8mm):对严重牙列拥挤及有家族史拥挤倾向的患儿,可酌情考虑采用“序列拔牙法”治疗。但采用该矫治法应十分慎重,因为疗程长达3~4年,患者必须合作,且必须在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正畸医师监控下进行。如没有把握,宁可观察、等待恒牙替换完,拥挤程度确定后,再进行矫治。
✏️基本资料
尚xx,女,10岁
主诉:发现口内牙齿拥挤不齐1年余;
现病史及既往史:下颌双侧乳尖牙3年前因松动脱落;精细饮食习惯。
✏️正畸专科检查
牙列:替牙期,上下牙列不齐;下中线右偏1mm;下前牙区拥挤度6mm。牙列:正常,未见明显智齿牙胚、33、43萌出道不足;髁状突:双侧髁突形态不完全对称,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安氏I类;骨性III类趋势;均角偏高角;前牙深覆合;下牙列拥挤。全口隐形矫正介入治疗,解除下前牙拥挤,协调弓形,排列前牙,预留恒牙萌出间隙,前牙调整至正常覆合覆盖关系,加强咀嚼训练。一期矫治器佩戴结束(6个月),下前牙拥挤基本解除,上下前牙覆合关系基本正常。
33、43间横向宽度轻度扩大,75、85间横向宽度扩大
33、43萌出道充足、继承恒牙胚萌出方向未见明显异常
上前牙直立,骨性III类生长趋势减弱,上下颌骨矢状向发育逐渐协调,垂直向控制使下颌平面角降低,面下三分之一高度降低。
✏️往期精选
「临床指南」早期矫正中的头影测量—Björk&Jarabak分析法
「临床指南」儿童腺样体肥大,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1.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remature Loss of the Mandibular Primary Canine. J Korean Pediatr Dent 2015.2.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early loss of a lower deciduous canine. Inter J orthodontics 2012.3. The nance lingual arch: an auxiliary device in solving lower anterior crowding. Braz Dent J 2011.4. Treatment of crowding in the mixed dentition.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2.5. Long term stability of lip bumper therapy followed by fixed appliances. Angle Orthod 20066. The Effects of Primary Canine Loss on Permanent Lower Dental Midline Stability. Pediatr Dent 2018.7. McDonald and Avery’s Dentistry for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 11th edition. 2020.8.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ental Traumat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raumatic dental injuries. Dent Traumatol. 2012.9.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Dentition. Quintessence Publishing 2013.10. Dentofacial Orthopedics in the Growing Child. John Wiley & Sons Ltd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