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概念教学
感悟课堂艺术
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
“同课异构”三年级数学课堂示范活动
✦
✦
为了引领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切实用好大单元教学设计,提高落实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和课堂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锡林浩特市第五小学三年级数学组的五位教师于2024年10月15日-17日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探讨、展示自我风采的机会。
三年级组全体数学老师执教的是《倍的认识》。《倍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1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二年级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理解了乘除法意义,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积和商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以乘法的意义为知识基础。这一课是学生接触“倍”的概念起始课,它是比较抽象,学生在生活对“倍”的接触机会也很少,本课需要通过大量感性材料,动手操作、比较,从而逐步构建“倍”这一概念。
闫瑛老师以拍手游戏回忆旧知几个几导入新课。新授过程中,用苹果和梨的数量关系贯穿主题,牢牢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深入浅出,充分认识“倍”。整堂课一气呵成、条理清楚、重难点把握精确。
魏海涛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积累经验。通过圈一圈、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初步建立“倍”的模型思想。
银海桃老师利用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等方法,体验、感悟标准量与比较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把什么当做标准量(1份),有几个这样的1份,就是这样的“几倍”,从而逐步建构“倍”这一概念。同时,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倍”的概念的感知和理解都从图形入手,使抽出的概念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从看图到画图再到摆脱直观。
于海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故事情境----小兔拔萝卜,学生观察图片,分享自己得到的已知信息。并通过圈一圈找到胡萝卜数量与红萝卜数量的倍数关系。在找倍数关系时明确标准。得出“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的结论。接下来,于老师通过迁移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找标准确定倍数关系,找到方法。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积极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张茜老师通过小兔子拔萝卜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观察图片,分享自己得到的信息,并通过摆一摆、圈一圈找到胡萝卜数量和红萝卜数量的倍数关系。在找倍数关系时明确标准,得出“有几个2,就是2的几倍”的结论;接下来张老师改变萝卜数量,引导学生通过找标准确定倍数关系,学会变通。在课堂的最后,张老师带领学生观看视频,感悟祖国的新变化以及生活中的倍,更是将“教书育人”发挥得淋漓尽致。
课后,老师们通过反思和研讨,确定了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研读教材、课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继续在小组合作、小组展示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课异构”作为一种教学研讨形式,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是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在这样的活动中,无论是对于执教者还是听课者,都受益匪浅。
-END-
编 辑:银海桃
初 审:朱敬凤 赵慧玲
复 审:董亚男
终 审:杨雪峰
发布人:刘建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