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宫正树vs赵治勋,师出同门为何成为棋风相反的“一生之敌”?

体娱   艺术文化   2024-09-20 23:49   北京  


在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中,武宫正树和赵治勋可能是最为中国爱好者熟知的两位。这不仅因为他们实力强大、成绩优秀,也因为两位大师有着截然相反的极端棋风。

武宫正树被誉为“宇宙流”,而赵治勋被誉为“斗魂”。

无论是“宇宙流”的大模样扩张,还是“斗魂”的先捞后洗,在棋迷群体中都有着无数的拥趸。

晚年的武宫正树和赵治勋在比赛后复盘




武宫正树九段生于1951年,职业生涯夺得24个冠军,包含两个世界冠军和四个亚洲杯冠军,是围棋进入世界比赛时代后的首位“第一人”。

武宫正树的棋气魄宏大,喜欢快速展开,喜欢占据高位,喜欢张开大模样,喜欢大规模的作战,所以被誉为“宇宙流”。

关于“宇宙流”,武宫正树在其自传中写道:

我在下棋时,想把我全部的围棋观、人生观告诉大家,如果能对读者提高棋艺有所帮助,或者对围棋之外的事情有所参考的话,那么我将会感到很欣慰。

因为在下棋时的那种喜悦、幸福,或者痛苦、悲哀,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共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有一些益处的。

获得“富士通杯”世界冠军后的武宫正树

赵治勋九段生于1956年,职业生涯夺得75个冠军,包含两个世界冠军,在日本围棋史上排名第一,并获得“终身名誉名人”和“终身名誉本因坊”称号。

赵治勋的棋坚忍固守,喜欢扎扎实实地取地,不在意行棋于低位,善于在被动的战斗中顽强反击,善于将遭到猛攻的孤棋做活,所以被誉为“斗魂”。

在赵治勋所著《超越实地与模样》一书中,提起自己的围棋观,他说道:

读棋要看对手。


在与加藤正夫的对局以后复盘切磋的时候,证实了我的读棋胜出一筹。
我为什么能够走成这样呢?因为对手正好是加藤正夫。就是说,这里有棋路子的问题。我和这位前辈棋手下了近百局棋,大约以二胜一败的比例遥遥领先,也可以说,加藤很对我的棋路子,棋路相投,于是在心理上就占了上风,读棋就能进行得很顺利。这样就会出现像这盘棋这样的结果,超出了实力的对战成绩也会给一盘棋带来超出了实力的战果。


身着正装的赵治勋

因为两个人的棋风截然相反,所以每次交手都如“彗星撞地球”,能碰撞出极为耀眼的火花。

武宫正树曾说,每次和赵治勋在头衔战中番棋胜负,往往都是自己尽情张开模样,对手拼命占地,两人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下棋,比赛下得十分爽快。

所以武宫正树和赵治勋的棋局,只要拿到棋谱,大家往往能一眼看出两个人谁执黑、谁执白。

正如下面这盘1981年本因坊战七番决战的第五局:

1981年本因坊战第五局,武宫正树vs赵治勋

黑棋的17、19、27、29,棋子全部下在外侧。右上角黑棋两子被吃后,黑棋马上看轻31、33、35三个子,转而在天元附近的45、47展开,形成了绵延整个下半盘的庞大阵势。

反观白棋,右下角白28坚忍地爬,右上角38、40提通两子,42跳、46虎,扎扎实实、步步为营,棋下得极为坚实稳固。

不需要解释,大家也能看出来,黑棋是武宫正树, 而白棋是赵治勋。两个人的对局,就是如此个性分明。



那么,为什么两人师出同门,最后却会走上截然相反的围棋道路呢?

在活动中做演讲的武宫正树

棋如其人,人的棋风是由其性格决定。

武宫正树能发展出如此奔放恢弘的棋风,是因为他是个自信的乐观主义者,而且总是对未来抱有极大的期待。

日本有个关于“蟹与猿”的典故,说猿认为今天确定的10比未来不确定的100更好,而蟹认为未来可能的100比今天仅有的10更好。

武宫正树自称是个100%的“蟹派”,相信自己能实现未来的美好愿景,所以总是喜欢张开大模样,欢迎对手进来,然后再施以猛攻,取得胜利。

在比赛中抱头思索的赵治勋

赵治勋会形成如此坚韧不拔的稳固棋风,是因为他是个不自信的悲观主义者,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实力能配得上优秀的战绩。

他不敢轻易张开大模样,因为总觉得对手很强大,打入进来就会把自己的空破光。所以他努力想要让棋子有“根”,喜欢看清楚所有棋的活路,然后才对争胜有信心。

听起来很奇特,同为顶尖棋手,并且师出同门,两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截然不同的性格呢?



棋风由性格决定,而性格由经历决定。

赵治勋和武宫正树截然相反的性格,其实是两个人不同的幼年经历导致的。

年轻时的武宫正树

武宫正树自小家境优渥,他8岁起在父亲的教导和鼓励下开始学棋,随后进步飞速,拜入田中三七一门下。从父亲到老师的教诲和培养,养成了武宫正树主动好战的棋风喜好。

后来武宫正树一直进步飞速,很快就展示出了不同于常人的才华,进入木谷道场,开始以职业棋手为目标而努力。

他不仅在围棋上有才华,甚至学业也很优秀。

得知他放弃学业专攻围棋后,他的老师曾说,他的数学极为优秀,放弃学业实在太可惜了!

没错,武宫正树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霸”,甚至“学神”,自小就样样优于同龄人,于是形成了非常乐观自信的性格。

赵治勋原本也是不世出的天才,他5岁学棋,6岁就成为了业余5段,从南韩去了日本,拜入了木谷道场。

晚年的赵治勋

这听起来是了不得的天分了,可是有个问题:木谷道场里全是日本各地顶尖的苗子,而赵治勋这时候才6岁,年龄太小了。

他虽然天分极高,可围棋毕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赵治勋进了道场后谁也下不过,天天遭到师兄们的“蹂躏”。

在家乡被奉为神童的记忆已经淡漠,眼前却是一群比自己厉害的大孩子,师父又给自己定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10岁入段。

在缺乏自信又饱受压力的氛围中,赵治勋长大了。

因为棋力不如师兄们,所以在童年时,赵治勋只要敢张开大模样,就会被师兄们打入破光。

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思维惯性:不敢对未来抱有预期,只拼命抓住眼前实在的东西。

于是,赵治勋的围棋哲学的核心逐渐形成了:

“我要努力探索一种叫棋子的根的东西,我要让棋子有根。我实在想要确实的、坚固的、不可摧毁的东西。”



童年的经历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在几十年后还在以深刻的方式或明或暗的影响我们。

武宫正树因成长经历一路顺利成了乐观主义者,而赵治勋却因童年学棋的困难经历成了悲观主义者。

武宫正树赵治勋

武宫正树相信自己的实力,对未来充满渴望,对形势十分乐观,整盘棋都自信优势。

而赵治勋常常不相信自己的实力,只想抓住眼前一切确实的东西,对形势十分悲观,但是往往在痛苦追赶之后发现赢了。

后来在回忆录里,赵治勋将自己称为“自卑少年”,而将武宫正树称为“自负少年”。这真是有趣又不可思议的描述。

然而正是“自负少年”和“自卑少年”的不同性格,才造就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精彩风格,围棋界也由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正在阅读本文的读者,更喜欢哪一种风格呢?您的棋风又是怎么样的呢?





往期推荐



本文是【奇略研究所】原创内容

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在后台联系开白


奇略研究所
优质围棋棋评、原创题目和深度文章讲解,更多专业围棋内容和工具,尽在【奇略】APP。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