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有棋友问我:围棋中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是什么(布局、中盘、官子、死活等)?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答案肯定都不一样,而我的答案是“判断”。
因为众所周知,人类对中腹,厚薄等“虚”的东西,探索度是很低的…
所以AI比人类强最多的地方,也是这里。
而这些都属于是“判断”的范畴之内,接下来我来为大家讲一下“判断”具体是什么?
综合版计算
其实“判断”是一种“综合版的计算”,而之所以不直接说“计算”。
则是因为大家口中,以及棋盘上最常见的“计算”主要是指死活计算…
而判断所需的计算,则更多是目数计算+决策。因此这个综合版的计算,统称为判断。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最简单的定式选择,其实不是凭感觉,而是通过计算得出的。
分析两边各有几格宽,以及厚薄情况后。最终得出应该夹击还是小飞的结论。
而再进阶一点,则到了转换,弃子等场景的抉择了。
比如转换是要先计算两边的价值,然后再根据劫材等因素去综合“判断”。
而弃子也是一样,面对白棋16的挤,也是需要先计算出损失了多少实空,然后再做评估。
于是最终得出了:因为布局大场重要,所以前面要按定式这样弃子争先。
但中后盘外面价值小,争到先手后可能收不回投资,因此到那时黑2可能得忍的结论。
像这类简单的东西,都是可以清楚说出计算过程和结果的。
但到了中腹等更大的空间,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玄学的“大局观”
比如白棋在44打吃的时候,黑棋现在面临抉择:是普通长一个,还是选择双打互破?
实战黑棋选择了互破,但结果却不佳…
因为黑棋为了破空,中间这些招法的效率都太低了(这些空中的小跳小飞级招法,远低于布局平均效率)。
而白棋下面这些子的效率,则高于平均水平。因此一出一入间,黑棋已经陷入败势了…
像这种地方高手虽然多半能下对,但却没法像前面的例子那样,明确算出结果。
因此得靠经验等各种方式辅助,从而接近正解。
比如这个飞,可以先通过平时的总结归纳,将其定为“拆边级大场”。
随后因为飞能接应右面的打入,所以从众多拆边里面脱颖而出,升级为“要点”!
当然啦,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因此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辅助自己判断。
然而根据我的观察,因为前面那些简单的内容,高手们讲得不太多。
所以原本主要依靠“科学”,偶尔用经验来辅助的判断。
在棋迷们的眼中,变成了“玄学”的大局观。
高手们是通过“境界”,来“感觉”出答案的…
这让我想起隔壁“炉石传说”,总被调侃的段子↓
职业选手们到底要发挥成什么样,才能让观众们相信:这是一个技术游戏,而不是运气游戏呢…
如何提高判断or大局观能力?
关于判断or大局观(它俩是一码事)要如何提高,我推荐大家可以在每个“抉择点”,都试着去思考一下。
比如黑棋左下角到底价值多少?把以前那些:这一块,那一片之类的词,变成一个具体数字。
有了具体数字后(比如20目左右),就能方便我们更好的去做出抉择了。
其实这个数字有误差也无所谓,随着思考次数的增加,自然就离正解越来越近了!
除了自己练习+找高手朋友或AI验证之外,我还推荐大家可以去学一下李钦诚九段的棋。
可能许多棋迷对他的印象,只停留在快棋很强这一点上(曾力压小申,夺得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
其实李钦诚除了在超快棋领域堪称是“柯申朴”级高手之外,他的判断or决策同样出色。
李钦诚执白中盘胜周睿羊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在黑棋99考验白棋时,他并未在AB等处去救右面三子。
而是如同“要啥给啥”般,选择了最简单的弃子…
在中腹白棋也是直勾勾地,用三连击将109分断。
从这些招法我们能看出,李钦诚棋风简单纯粹+果断。
李钦诚执黑中盘胜廖行文
因此像41-45这些“简单朴素”的招法,是很容易令棋迷们理解并模仿的。
于是问题来了:这些招法每招棋都能看懂,但连起来为何却简单的令人看不懂了…
毕竟在大家朴素的认知中,正常是得下出“精彩的好棋”才能获胜。
而像李钦诚这样看上去下的这么简单,甚至有时候还让对方完成了想要的目标。
按理说形势应该不对劲才对啊,因此这说明他的“判断”是要比常人准的。
许多看似正常的交换,其实是他占便宜了。因此才能轻松取得领先or获胜。
俗话说:有了好的想法后,还得有好的执行。因此当对方对分配结果不满意,想要得寸进尺时。
我们可以顺便学一下要如何“像宇宙流杀打入”一样,把对面“劝回去”哦。
判断的优点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如果“判断”得准,能找到相对正确的方向(比对方强就行)。
即便棋友们下不出最好的招法,但只要能完成任务,效果同样不错!
因此大家可以用上面说的方法,去尝试练一练“判断”哦~
毕竟方向错了,就算招法下的很好,结果也未必会好哦~
比如在低段/级棋友的对局中,经常会出现两人在一个“不毛之地”打起来的情况。
过程也比较逗,打赢那方成功争到了一个吃亏的机会!
而输了那方因为被迫流亡海外,所以在别处抢到大场后,结果反而是他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