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概况: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旧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3.代表人物: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
(1)元谋人
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②发现地点:云南元谋
③考古发现:发掘出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
④历史地位: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
(2)蓝田人
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60万年
②发现地点:陕西蓝田
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一个完整头骨化石
(3)郧县人
①生活年代:距今约100万年
②发现地点:湖北郧阳
③考古发现:发掘出的3个头骨化石
4.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状况: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命名过程:1921年发现,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4.考古发现:
(1)1921年发现3颗牙齿化石
(2)1929年,我国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用火遗迹
(3)又相继发掘出5个头盖骨化石,共出土了40多个个体的直立人化石,以及大量的动物化石和约10万件打制石器
5.体貌特征:
(1)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2)能够直立行走
6.生产生活状况:
(1)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2)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
(3)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4)已经会使用火
①作用: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生存条件
②使用火的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7.历史地位:
(1)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2)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3万年
2.发现地点:北京市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3.体貌特征:他们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
4.生产生活状况:
(1)使用打制石器的同时,也开始制作骨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2)可能已经知道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主,还会捕鱼,会缝制衣服
(3)与其他的原始人群有交往
(4)有爱美意识,也有埋葬死者的行为
(5)过着集体生活
5.阶级关系:使用共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2.贡献: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3.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原因
(1)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的定居生活
(2)人们磨制石器,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5.新石器时代的含义: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
二、河姆渡人与稻作农业的繁荣
1.主要流域: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2.代表人物:河姆渡人
(1)生活年代:距今约7000年
(2)生活流域:长江下游地区
(3)生活地区:浙江余姚
(4)生产生活状况
①房屋:干栏式建筑
②水井:木结构水井(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③农业:大量水稻遗存。骨耜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得以广泛使用
④畜牧业:家畜饲养以猪、狗为主,人们还狩猎野猪、鹿等
⑤手工业:
A. 懂得使用天然漆
B. 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
C. 还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
D. 出土了目前已知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器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
(1)生活时代:距今约7000-5000年
(2)生活流域:黄河中游地区
(3)发现地点:河南渑池仰韶村
(4)生活方式: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
(5)重要特征:彩陶
(6)代表遗址——半坡遗址
①生活时代:距今约6000年
②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③生产生活状况
A. 房屋: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屋内有灶坑
B. 能制作精美的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等生产活动
C. 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
D. 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
E. 也采集野果作为食物补充
F. 大量使用装饰品,并制作乐器陶埙
G. 已会纺织、制衣
(7)氏族社会的兴盛时期:仰韶文化时期
(8)阶级关系: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2.大汶口文化
(1)生活时代:距今约5900-4500年
(2)生活流域: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地区
(3)生产生活状况: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能够制作出较为精致的陶器
(4)阶级关系: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形成时间:5000多年前
2.早期城市逐步形成原因
(1)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2)人口显著增长并开始向区域中心集中
3.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
(1)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
(2)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
4.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1.良渚古城
(1)生活地点:浙江余杭
(2)生活流域:长江下游地区
(3)生活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4)阶级关系:当时不同身份和等级的群体埋葬在不同的区域,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2.陶寺古城
(1)生活地点:山西襄汾
(2)生活流域:黄河中游地区
(3)生活时间:距今约4300-4000年
(4)阶级关系: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
3.意义: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三、远古的传说
1.背景: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部落代表: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3.著名战役
(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部落形成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4.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来,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5.尧舜禹的禅让
(1)概况: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2)制度:禅让制
①含义: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3)贡献
①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②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③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点一点资料更丰富↓↓↓
七上
八上
九上
中考
文章来源网络 | 不代表本号观点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