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搞懂“平仓”,是为了买一只玲娜贝儿

文摘   2024-10-16 12:01   广东  


哈喽,我是最近有点发愁的雨衣,比价了一星期,我依然没能决定是否要以近一倍的溢价,入手东京迪士尼的一只包挂。


犹豫的原因除了看不懂的价格外,还有网上五花八门的“玩偶涨跌的行情分析指南”。几乎所有相关帖子的评论区,都能看见大家激情预测最近几大品牌新款的涨跌趋势,热闹程度不亚于每天冲上热搜的A股。


明明只是想买一只娃娃,但意外体验到了一丝“炒股”的刺激感?


带着娃圈、股票圈纯新手的标签,我们邀请了一位娃圈的“理智女孩”,希望通过她的讲述完成一次互联网观察:毛绒娃娃,真的变成理财产品了吗?




🧐

只想买一只娃娃

却学上了“复数平仓”


一直听说毛绒娃娃是理财产品,在迪士尼最近这次上新里,乌奇奇第一次有了实感。


10月8日,上海迪士尼在官网和乐园同步上新“达菲家族”万圣节系列;



10月9日,东京迪士尼公开了“达菲家族”冬日和圣诞两个系列的实物图及发售日期。



从目前网上的评论来看,普遍对这两个系列的设计评价都挺高,女明星“玲娜贝儿”“星黛露”小裙子深受喜爱,而被奥运冠军全红婵背火的新晋顶流乌龟“奥乐米拉”,更是因为初始库存少,一开售就从179的原价冲上了四位数的高价。



在娃圈看来,一年只买一只一百来块钱包挂的乌奇奇绝对算不上“入坑”。她自己也表示,很多时候都是打开淘宝官旗,看见什么有货觉得好看就买什么,没参加过预定、不懂圈内黑话、不懂行情。


直到她开始学习如何买“上迪万圣”和“东迪冬日”。


得益于上迪的年卡制度和国内电商的发达,蹲点抢到线上原价的人并不少。而在二级市场,以定价179元一只的包挂为例,根据款式的热门程度、官方出货量的不同,目前二级市场价格在230-389元之间。


相比之下,拿下东迪的难度就高得多。


因为东迪没有年卡,且一张门票只绑定线上线下各一套购买额度,如果你并非发售日刚好到乐园玩的游客,要买到这两个系列就得“陪一张门票”。以定价2900日元(约合人民币138元)的包挂为例,算上代购费、门票均摊费、国际国内邮费后,不保单的价格都已逼近300元/只。


近300元/只的包挂到底算贵还是算平均价?为了搞懂这个问题,乌奇奇在网上发帖询问,热心的“娃妈”纷纷在评论区解答,但乍一看,仿佛误入微博热搜#A股#的讨论区。


有从供求关系分析的👇🏻

娃圈的“切”指官方采取下架或停售某一热门商品的行为。


有提前做好跌价预案的👇🏻

娃圈的“平仓”大多是复数平仓,指入手后如果娃娃的价格下跌,可以再买一只跌价的,拉低娃娃的均价,以达到“不亏”。


有先下手为强,避免涨停的👇🏻


有绝不向溢价妥协的👇🏻

“着替”起源于日语“着替え”,指专门给娃娃穿的衣服。很多“娃妈”会因为热门款溢价严重而选择直接买网友自制的娃衣,穿回娃娃身上的效果大差不差。


越是难买,越是心痒,越是想得到。


过去一周,乌奇奇每天准时10点打开上迪官方旗舰店抢余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其余时间,她流连在各个东迪讨论组,从大家的讨论中暗自比价,却迟迟无法决定下单。


“看了几天,真的有点累了。”


乌奇奇的想法其实与很多普通玩家的想法不谋而合。会四处询价、比价的人大都是抱着真的喜欢、想要拥有的心态在忙碌。他们嘴上调侃娃娃是理财产品,但心底里还是把买娃当作消费,希望买一件自己的心头好,而非投资。


像炒股一样买娃的消费方式,在经历了一开始的好奇后,也加速了路人玩家购买热情的退却速度。毕竟大家享受的娃娃社交,一定不是“怎样才能低价抢到娃娃”,而是“怎么‘养’好我的娃”。



💓

成为理财产品的不是娃娃

是我们的情绪价值


除了迪士尼,最近玩偶新闻的声音不小。


早在上迪、东迪上新前,英国玩具品牌Jellycat的限时体验店“Jellycat cafe”在9月下旬空降上海静安嘉里中心,这也是继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之后,全球第四家限时体验店。


限时体验店的玩法相差无几。入场除了能免受补货之苦、轻松买到全球“断货王”和地区限定款外,还能享受店员无实物表演甜品打包、挤空气奶油、看液晶屏做咖啡等满到溢出的情绪价值。



可在海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混搭的表达并不受待见,甚至还成为一种外国人对国人英语水平的嘲讽和刻板印象。


地区限定娃娃和装模作样的“过家家”让不少人慕名而来。为了限制人流,体验店实行预约入场制,每周四中午12点开放预约,一个预约码仅放一个人入场,整个购物需要遵守既定流程顺序,限时限购。



这意味着,如果要完整体验这套“装模作样过家家”的流程,我们最少需要花费1935元,当然更经济的选择是只购买最喜欢的一只,仅体验一项打包服务。


对真正热爱并能约到购买资格亲自入场的爱好者来说,这种体验的趣味不言而喻:


@海海 只要我说奶油不够,店员就会一直挤,道具是还模拟了挤奶油的声音,成年人有自己的过家家!


@Lucia 店员把芋泥蛋糕包好放进盒子,告诉我要一个小时吃掉的瞬间,购物的仪式感拉满了。


@利普利普 比起买到娃娃,更多的是买到了快乐。



可对于不能到现场、只能请人代买的玩家来说,失去面对面互动的体验,只能靠对限定款的渴望和“理性”的价格补回来了。


尽管有买过几只Jellycat,但乌奇奇坦言,每只均价三四百块的“甜点”玩偶并不便宜,“这简直是在挑战我的消费习惯。如果不是一时上头或真的很喜欢,不会轻易入手。”


品牌严苛的购买制度加大了代购和黄牛的进货难度。很多专业黄牛除了会自己买,还会向路人收购,在限时店附近的地铁口随地大小包摆摊兜售。网友的一句锐评很好地揭示了这种炒卖行为——


黄牛圈里的Jellycat没了光。


在二级市场,这套每只原价三四百块的上海限定被炒到了四五百块的均价,最早售罄的“茶壶”更是卖到了919元。



“真是搞不懂,这些娃娃到底为什么卖那么贵?”类似这样的问题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


在非受众看来,与其花一百多块买个包挂,花三四百块买不能吃的“甜点”,不如扎扎实实地拿这笔钱去吃顿好的、买点实用的。


“娃妈”们给出过很多解释,但归根结底还是:情绪价值。


成年人愿意花大价格买娃娃早已不是新鲜事。Jellycat2023财年最新披露的年报显示,该品牌营收在两年内暴涨2.5倍。各热门款在旗舰店也是一货难求。


在现代社会,年轻人面临着孤独感、压力感等问题,需要情感上的寄托和陪伴。毛绒玩具本身就具有可爱、治愈的特点,能够给年轻人带来温暖和安慰。不管是迪士尼不断换衣服的“达菲家族”,还是Jellycat无实物表演的过家家,都在进一步强化了玩具“拟人化”的属性,让人感觉买的不是玩具,而是陪伴自己的“朋友”。


所以说,成为理财产品的其实并非娃娃,而是我们被操纵的情绪价值。



🗣️

最后,我们想说


结束这一次互联网观察后,我默默地退掉了所有的代购群,决定放弃入手这次的包挂,因为希望自己的消费是一次轻松、快乐、没有负担的过程。


而乌奇奇看到很多在降价,她想再等等、再看看、再坚持一周,如果能降下来一点就咬牙冲了,因为真的很喜欢。


选择没有对错。希望你要记得,消费是让人愉悦的过程。


希望所有人都能开心地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希望这个世界没有炒卖情绪价值的黄牛了。


今日作者 雨衣

编辑 城画君

实习生 贾瀚阳


城市画报
《城市画报》官方订阅号。我们把脉城市青年的新鲜志趣,分享跳起来就够得着的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