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伤、自残,主要指的是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也就是说,孩子虽然故意、直接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但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自杀意图。
有的父母一方面很心疼、担心,另一方面也对自残、自伤难以理解:
这难道不痛吗?这不是自找苦吃吗?孩子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
有小部分父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肤浅,认为这是孩子叛逆,故意跟父母作对,存心让父母难受。
擅长领域:应对焦虑情绪;青少年青春期成长问题;原生家庭关系梳理、修复;个人成长与自我认同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解决、不良行为矫正
纽扣家庭教育的李永老师就曾经接到过一个孩子频繁自残的个案,让我们一起通过他的采访,找到孩子自残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
Vol.1
您印象最深刻的个案?
我印象最深刻的个案是今年7月份接手的一个江苏家庭。
这个孩子在半年之内有过3次自残行为,并且不愿意去上学。
面对情况如此棘手的儿子,妈妈却无力改变,十分焦虑,精神状态已经被儿子折磨得几近崩溃。
不光如此,孩子爸妈之间的夫妻关系非常紧张,妈妈连来我们公司寻求帮助都没和丈夫商量,她当时是这么和我说的,“指望不上,将来也不指望孩子爸爸能管孩子”。
可以说,这个家庭更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家庭,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调整,这个孩子顺利地考上了高中,并且在军训中担任护旗手。
孩子爸妈的夫妻关系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爸爸从一开始的“大撒把”,对孩子不管不问到后来主动向我寻求教育之法,承担起了他应该有的责任。
Vol.2
孩子为什么会多次实施自残呢?
我和孩子进行过几次面谈,也看过他身上的伤疤。
孩子身上的疤痕很浅,这就说明孩子并没有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之所以多次实施自残其实是向家长“示威”。
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家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便进一步演变成矛盾。
首先,爸爸是入赘到妈妈这边来的,妈妈及其原生家庭在整个家庭系统中是非常强势的存在。
所以,爸爸长年以来觉得自己被边缘化,所以和妻子及妻子的原生家庭矛盾尖锐。
而孩子却成了家庭矛盾的牺牲品——爸爸妈妈任何一方有了怒气后都会把火撒在孩子身上,甚至还会出现打骂孩子的情形。
当孩子的种种情绪和压力都“不被看见”、“不被理解”、“不被倾听”时,无奈之下利用极端的方式来发泄内心的苦闷和压抑。
然而,孩子的自残行为却没能改变这个家庭,矛盾依旧时常发生。
Vol.3
您对这个家庭做了哪些调整呢?
介入到妈妈
孩子妈妈是通过朋友的介绍联系到了我们纽扣家庭教育。
第一次和妈妈沟通时,我就感受到了这个妈妈的焦虑,她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我听说你们调整效果非常好,老师也非常负责,您一定要尽快介入我儿子!”。
我很理解孩子妈妈的心情,但是如果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立即介入到孩子,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我先给孩子妈妈做了情绪疏导,把妈妈的焦虑降下来。
让她意识到,如果她自己没有办法缓解焦虑的话,是没有办法承受来自伴侣、孩子的负面情绪的。
孩子妈妈的焦虑情绪不仅来自于孩子,而且还来自他们淡漠的夫妻关系以及工作上的压力。
当我看到了妈妈的不容易,并对她表示理解时,她感觉终于有人理解自己,原本防御的内心终于卸下了心理防线,把精力全都放在了自己身上,对孩子的事情也没有那么焦虑了。
介入到孩子
对于孩子,我采取了正面介入的方式。
早在我首次和孩子电话沟通前,在和孩子妈妈的交流中,我就已经对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有了充分的了解。
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过这么一个论点:
人潜能的激发是靠尊重来实现的。
青少年尤其如此,他们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渴望着别人的尊重。
所以对于这个孩子,我将人本主义融入到我们的交流之中。
我给他说:“我是你妈妈找的家庭教师,是来帮助你们家的,但是听你妈妈讲,你可能不太愿意让我改变你们家。”
和孩子的第一通电话,我就把我的身份告诉了孩子,期间我还用了一句小小的激将法,因为孩子和妈妈的关系是非常对立的,总喜欢和妈妈反着来。
当时孩子立马给我说:“不,老师,我很愿意改变。您给我坦白这些说明您没有把我当小孩子看待,我很愿意接受您的介入。”
工作中的李永老师
建立起信任关系后,我经常跟他一起探讨,比如,在他和家庭之间的矛盾问题上,我会这么引导他:
“你对这件事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你认为,这些矛盾是从何而来呢?”
“面对这些问题,你做了哪些努力呢?你给你自己的努力打几分呢?”
“如果分数再多一些,你还可以做哪些努力呢?”
针对他的自残行为,我对他做了一些放松训练,并且引导他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家庭会产生怎样的伤害。
孩子在充分理解了这些之后,向我保证自己一定不会再次实施自残行为。
工作中的李永老师
服务期结束之后,孩子重新返回了学校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上了高中,并且在军训中表现十分优异,当选为护旗手。
他向我分享这件事时,我也为他高兴。
我当时给他说:
这其实是给孩子一些心理暗示,让他以后更有力量面对困难和挑战。
Vol.4
孩子若有自残倾向,家长如何阻止行为发生?
我刚才讲的这个案例中的家庭,父母在遇到这种棘手的情况之时,选择的是向专业机构求助。
如果别的家庭父母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我想给家长的一个建议是:一定要陪在孩子身边,确保孩子身边无时无刻都要有人。
工作中的李永老师
家长如果看到孩子自己在厨房里磨刀、剁菜时,可以先在孩子注意不到的地方观察,一定不要过去打扰他,或许他这是在宣泄情绪,并没有打算伤害自己。
家长要做的是,管制家里的一切利刃,坚决不让孩子把这些工具带到自己卧室里。
孩子若真有负面情绪,不要对孩子进行说教,此时的说教一点用处都没有,甚至会激化矛盾。
家长无声的陪伴、守护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宽慰。
Vol.5
送给家长的的一句话
每一个家长都应该知道自己孩子的兴趣爱好跟特长所在,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的孩子相比。
给他们设定符合他们自己成长目标的期望值,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成长。
★ 纽扣家长福利 ★
父母若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就得先成为那样的人
要想培养出杰出的孩子
就要学会做一名“智慧型”父母
↓
扫码关注“纽扣教育”公众号
↓↓
点击“在线学习”
↓↓↓
即可观看免费课程
更多专题访谈
1 | 孩子屡教不改,如何解决? |
2 | 怎样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
3 | 青春期孩子的那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