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考察,走进展厅听取当地周秦时期历史文化介绍,仔细察看何尊、逨盘等珍贵青铜器,了解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文明五千年,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入研究、阐释它的内涵和精神,宣传好其中蕴含的伟大智慧,从而让大家更加尊崇热爱,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
为什么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这个博物院有何特别之处?
首先,宝鸡作为周秦王朝的发祥地,浸染周风秦韵,尽显雄浑之姿、磅礴之气。凝结当时先进技术的青铜器,成为“礼”的载体,见证了中国青铜文明的巅峰时期。因出土大量青铜器,宝鸡也成为享誉世界的“青铜器之乡”。
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我国第一座以青铜器命名的青铜文化专题博物馆,也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商代和周秦青铜器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那么这座博物院里,有着怎样的“中国”印记呢?
这本书里有答案。
《狞厉与肃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是一部解读青铜器纹样的普及图书。青铜器是先秦中国重要的礼器。青铜器上的典型纹饰包括兽面、龙、凤鸟等,这些纹饰在青铜器开始使用的几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而在青铜器消失后的岁月里它们也继续存在,青铜器是它们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的载体,这些纹饰经久不衰,根植于中国人审美和精神世界中。本书的编排依时间分成早商、晚商、西周、春秋战国四期,详细地解构青铜器上的纹饰之美。
何尊
何尊,西周早期青铜盛酒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今宝鸡市)贾村镇,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尊内底铸有铭文122字,记载了武王灭商、周成王营建成周的史实。其中的“宅兹中国”字样,是现存载有“中国”一词最古老的文献记载。
何尊通高38.5厘米,重14.6千克。表面黝黑,整体风格粗犷雄浑,主体兽面纹宽大且五官尤为凸显,器身轴线上有厚且宽的扉棱,并且在圈足底部还有厚厚的器底。从远处望去,像是在看一只壮硕猛兽的头颅,充满力量感。
“‘中国’二字最早见于在陕西出土的青铜器何尊。”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这样溯古言今。
习近平主席还多次携手何尊,向世界展示“何以中国”。
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前,习近平主席同出席开幕式的外方领导人共同参观文物展,青铜何尊吸引了众人的目光。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上,在赠送给中亚国家元首的礼品中,就有一件“何尊”。自何尊开始,“中国”二字的内涵不断演变、发展、扩充,从最初的方位区划“天下之中”,直至清末被正式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文书当中。
户方彝
户方彝,西周早期青铜盛酒器,2012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商周墓地3号墓,因器内有一字铭文“户”,故得名户方彝。户方彝通高63.7厘米,重35.5千克,是目前所发现西周时期最大的青铜彝。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户方彝主要以兽面、凤鸟和龙纹作为装饰,纹饰从器盖至圈足分为几层纹饰带包裹着器身,每层纹饰带的内容基本相同。按照这种手法制作出来的户方彝,缺少几分奔放,但却显得极为规矩工整,让人隐约感受到了工业时代的几何美。
户方彝外形规矩工整,但并不呆板,在器盖四角上各有一个跃出的扉棱,如飞檐一般为沉稳的器身带来些许动感。器身四面各弹出一个犄角夸张的兽头作为点缀。器盖与器身上主体纹饰的间隙全部用极其细腻的云雷纹作衬底,层次感和细节表现力也大幅提升。
秦公镈
秦公镈,春秋早期秦国青铜打击乐器,197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今宝鸡市)太公庙青铜器窖藏,共三件,形制、纹饰相同,大小相次,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秦公镈上饰满龙纹,是件名副其实的“龙钟”。
镈钟四面的扉棱与钟钮都由蟠曲缠绕的龙构成,它们相互交织,浑然一体。
灼灼青铜,铭刻着中华民族古老灿烂的文明密码,是揭示早期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重要代表性物证,其背后蕴含的文明礼制影响至今。虽然青铜时代已经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但这些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美术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古代中国的礼制、信仰、观念和审美取向。
现在我们在博物馆中看到的青铜器是黯淡的、是沉默的,它们所承载的美多为人所忽视。
《狞厉与肃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样》正是从引人入胜的纹饰切入,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人们揭开锈迹下的中国青铜器之美。本书首次采用文物叠加纹样的形式,并借助动漫的计算机描图形式,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复杂纹样清晰地勾勒出来。紫外光照射,纹样显现,让纹样“活”了过来。带我们剥开斑驳的锈迹,看到千年前的纹样依旧在闪烁。
更多签名本、毛边本等福利请移步读者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