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等一回!带上这本书,全面解读浙博95周年宋代花鸟画真迹大展!

文化   2024-10-24 16:50   浙江  


编者按:

近日,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5周年大展《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即将璀璨启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博士精心策划推出,汇聚了15幅宋代花鸟画真迹。不管是宋画,还是宋代花鸟画,15幅,都是杭州城出现宋画数量最多的一次,上一次可能真的在800年前。

而在这场视觉盛宴之外,陈水华博士还为大家准备了一把深入解读宋代花鸟画的钥匙——《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


本书是陈水华博士最新创作的一部通俗性读物。在书中,作者以进化论美学理论和西方艺术史的视野观照宋画,不仅详细讲述了每位宋代画家和每幅宋代花鸟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更是对宋画中所绘的鸟类进行穷尽式统计、品类鉴定、尺寸测量,将画中的鸟和环境、季节统一起来,真实还原了两宋时期鸟类的生态环境。本书收录宋代花鸟画174幅,遴选其中精品68幅,精彩插图200余张,用通俗而生动的语言、精美而翔实的图片,为读者打开阅读宋代花鸟画的艺术之门。

(点击链接,即刻购买)

本书对浙博大展中展出的《红果绿鹎图》《果熟来禽图》《绣羽鸣春图》《百花图》《秋芦飞鹜图》等真迹进行了全面剖析。此外,书后更附有附录和索引(最佳观看指南)为阅读提供便利,帮助读者迅速定位本书画作在《宋画全集》中的位置,迅速找到各项专名在本书中的位置。



想了解宋代画家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快带上陈水华博士的《形理两全:宋画中的鸟类》一书,前往浙江省博物馆一探究竟吧!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

【展出时间】

2024.11.9-2025.1.9

【展出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二楼临展厅C

【指导单位】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

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物局

【承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协办单位】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



浙江省博物馆建馆95周年庆大展《问羽:宋代的自然与艺术世界》是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该展览将于2024年11月9日在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临展厅C开幕,计划到2025年1月9日结束。

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馆长陈水华博士精心策划推出,分“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三个单元,将展出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及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8家收藏单位15幅宋代绘画真迹,28幅宋画高清图版与39幅现代鸟类摄影作品,并特别推出大型3D动画、沉浸式影院与XR扩展现实互动场景等专题数字展览项目。




前言

宋代是中国绘画的巅峰时期,高度的写实性,以及精微高超的表现技艺,令人惊叹。其中的花鸟画,更是横空出世,逼真自然,美艳动人。写生珍禽,令人眼花缭乱;绣羽鸣春,牵动无端情思;雪树寒禽,更触发人生际遇的感怀……

经过千年时光的摧残与淘涤,每一幅存世宋画俱成经典,被反复诠释、演绎与传颂。然而,面对那些泛黄、蒙尘的画面,那一只只封印无语的鸟儿,我们仍不免疑惑,我们真的认识宋画吗?我们真的了解那些宋代画家们,知道他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这么画?

在这个秋末初冬时节,我们精心组织了这场跨越时空的“问羽”之旅,探寻那个神奇隐秘的自然与艺术世界。追千古,访山野,入画境。叩问飞羽,是寻访,也是品鉴,更是对话。



第一章:追千古

第一单元效果图




本次展览搜求汇聚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吉林省博物院和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国内外8家机构收藏的15幅宋画真迹,为当今宋代花鸟画真迹最集中的展示。

这些真迹是宋代花鸟画的典型代表。既包括了李成、唐希雅、李迪和梁楷等名家作品,也包括了很可能也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彩佚名之作;既有《花鸟图》《红果绿鹎图》《果熟来禽图》等工细严谨的折枝花鸟,也有《寒鸦图》《宿禽激湍图》《锦雉竹雀图》《琼花珍珠鸡图》《荷塘飞燕图》《春塘禽乐图》等兼工带写的小景花鸟;既有逼真写实的《绣羽鸣春图》,也有吉祥寓意的《牡丹双喜图》《鹌鹑图》;既有宋代写生集大成之作《百花图》最华美的绽放,更有写意鼻祖、传奇画家梁楷《疏柳寒鸦图》和《秋芦飞鹜图》分隔中美两地的首次相聚……

李成(传)《寒鸦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唐希雅(款)《花鸟图》 辽宁省博物馆藏

李迪《宿禽激湍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梁楷《秋芦飞鹜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

梁楷《疏柳寒鸦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百花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绣羽鸣春图》 故宫博物院藏

佚名《果熟来禽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佚名《牡丹双喜图》 中国美术馆藏

佚名《红果绿鹎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锦雉竹雀图》 上海博物馆藏

佚名《琼花珍珠鸡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佚名《荷塘飞燕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佚名《鹌鹑图》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佚名《春塘禽乐图》 吉林省博物院藏

·



第二章:访山野

第二单元效果图




宋代花鸟画到底有多写实?问羽之旅,除了追慕千古,感受真实,我们还将带您进入第二旅程:寻访山野,近距离走入宋代多彩的自然和艺术世界。在这个章节,我们将高清宋画图像和精美野外摄影作品并置。宋画部分,囊括了黄居寀、徐崇嗣、崔白、惠崇、李迪、王定国、林椿、吴炳、牧溪等宋代花鸟画名家及其存世代表性作品,以及最能体现宋代写实艺术追求的佚名作品。

摄影部分,面向全国公开征集,遴选最能匹配宋画中鸟类的精彩瞬间。

通过这些宋代花鸟图像和身边鸟类摄影作品的并置和观照,我们将和您一起探寻宋画写生、写实乃至写意的奥秘,更加全面、逼真地展现曾经的自然和艺术世界,体会那些宋代花鸟画家下笔时心中激荡的原始美感冲动。




第三章:入画境



第三单元效果图




回归本真,还原现实,几乎是现代人面对历史不可遏制的冲动。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数字技术,我们终于可以小小地得偿所愿,尝试演绎那场枫鹰雉鸡搏杀的历史悬案,感受千年江南四季山野百花的微风、香薰和鸟鸣,窥探宋徽宗自然百宝箱式的神秘御花园。

《枫鹰雉鸡图》是宋代写实花鸟画的巅峰之作。800多年前一个枫叶如血的秋日,一只目光如炬、杀气腾腾的苍鹰,和一只惊慌失措、大步如飞的雉鸡,被画家李迪封印在绢帛之中。它们一直在等待,等待着被复活……

在《百花图》近17米的长卷中,作者那份留住时光、留住四季之美的野心,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动容。画家以他那精细的观察和高超的技法,呈现了众多我们今天依然熟悉的花卉、草虫与飞羽。

宋徽宗赵佶既是宋画风格的倡导者,更是艺术创作的实践者。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桃鸠图》《五色鹦鹉图》《芙蓉锦鸡图》《竹禽图》《瑞鹤图》……我们不免好奇,宋徽宗的御花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所在,隐藏着多少自然奥秘?






在展览中感受宋代花鸟画的震撼与美丽,

在书中探寻画作背后的故事与奥秘。


携一本好书,共鉴浙博宋代花鸟画真迹展!



更多签名本、毛边本等福利请移步读者群





——The  End——

编辑:周楠
初审:魏晓丽
终审:钱之江

浙江古籍出版社
传承文脉,不负先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