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行知故事,启美好教育智慧。近日,“行知家长学校”2024年校家社共育系列活动之亲子共读会(第2期)在谢家湾校区崇艺馆举行,来自全校各校区的40余组家庭参与其中,共读陶行知老校长的经典教育故事,为家校协同育人赋能。
本次亲子共读会由学生发展中心和黄怡名班主任共同体联合策划组织。重庆育才中学副校长贺薛毅出席活动并致辞,“重庆市班主任创新实验工作室” 主持人、重庆市优秀班主任黄怡老师,及九龙坡区十佳班主任、高2027届年级副主任任筱希老师作为嘉宾出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赵彦鹏为活动做总结。
贺薛毅副校长表示:“不是每本书的阅读都有永远的意义,但是每本书的阅读都是永远的栽培。”他围绕家校共育、亲子共读和经典诵读的意义,强调我们要加强家校沟通、深化亲子互动,以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为纽带,共同助推孩子的成长。
| 贺薛毅副校长致辞
伴随着饶有趣味的热身活动和一则由小陶子自编、自导、自演的家庭情景短剧《摔碎的不仅是手机》,本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01
一个故事:四颗糖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用四颗糖感化“小顽童”的故事在教育界广为流传。任筱希老师对陶老校长《四颗糖》的故事做了深度解读,她认为这四颗糖分别是:尊重理解之糖、信任支持之糖、欣赏鼓励之糖、宽容体贴之糖。她将这“四颗糖”送给在场的家长朋友们,并指导大家在面对青春期孩子的极端情绪时应该如何破局。
| 任筱希老师解读《四颗糖》的故事
02
一首诗歌:《小孩不小歌》
陶老校长“喂鸡吃米”的视频开启了大家思考的大门,两位小客人领读的《小孩不小歌》带领家长朋友们尝试蹲下来,平视孩子。“吐槽大会”上,孩子们敞开心扉、袒露心声,亲子对话增进彼此理解,让爱与沟通得以自由流淌。
| 活动领读的小客人
一番引入后,黄怡老师就“家长如何适时地放手,鼓励孩子做出自主的选择”和大家亲密互动。她引用陶老校长的另一首现代诗——《手脑相长歌》,告诉大家:“孩子生来就有两大宝贝——双手和大脑。在成长之路上,只要我们引导而非灌输,激发而非强迫,尊重而非忽略,信任而非怀疑,笃定地接纳与支持孩子,孩子就一定能创造出自己希望和认同的美好人生!”
| 黄怡老师为家长答疑解惑
03
一件物品:陶母剃头刀
第三个故事——“陶母剃头刀”由现场家长领读,在家长的动情演绎下,大家充分感受到了陶家勤俭节约、笃行务实的家风。随后,在学生志愿讲解员的带领下,家长们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并特意观赏了这把“陶母所遗剃刀”。
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赵彦鹏为本次活动做总结,赵主任强调了亲子共读会的三个初衷:
看见:通过阅读、学习、实践、感悟,让孩子看见不一样的家长,让家长看见不一样的孩子;
解读:家庭教育里的每一份爱与行动,都要做好行为解读,“懂你”是“爱你”你的前提;
搭建:为孩子搭建一个安全区、一个能量场、一个栖息地,让他的身心软着陆。
| 学生发展中心主任赵彦鹏作总结
一场亲子共读会终有尾声,
孩子的培养却永远没有终点。
愿我们以此次亲子共读会为新起点,
继续携手同行,共同托举孩子向阳生长。
- End -
来源:学生发展中心
编辑:党委办公室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微信:cqyczxwx
求真|乐群|行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