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学校进一步开展高水平育人实践提供了遵循。
善用“大思政课”,将教育场景融入时代大课堂,以“知行合一”擘画立德树人新格局,是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题中之义。
Part.1丨大会交流
2024年12月25日,成渝双城经济圈重庆市第三届“大思政课”建设研讨会在重庆九龙坡区举行,育才中学党委副书记魏蓉参加大会并作经验交流。
魏蓉副书记以“盘活红色家底,上好大思政课”为主题,全面介绍了育才中学不断擦亮行知文化办学品牌,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切实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启智润心的成效。
Part.2丨课堂展示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思政课的作用不可替代。育才中学两位思政教师,与来自重庆实验外语校、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中学的教师进行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授课,通过课堂展示、研讨交流、专家点评,为我区、我市乃至川渝两地思政课建设,提升思政课教师水平提供了有益借鉴。
1
杨贵香老师以茶文化为载体,通过备茶、泡茶、品茶、论茶四个环节,巧妙地将中国传统茶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引导学生们不仅感受到茶文化中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更在茶香四溢中感悟到了中华人文精神的教化思想、生活理念和处世方法。
左右滑动查看精彩图集
丨育才中学杨贵香老师公开课展示《品茶艺之道,悟人文精神》
2
初中语文“大思政课”展示
邱丹老师立足语文学科特质,捕捉“大思政元素”,设计了三个课堂学习任务:溯“灯笼”缘——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悟“灯笼”蕴——赏析语言,品味物象;承“灯笼”志——绘挑灯路,明时代责,带领孩子们在文字里穿梭,在情感里浸泡,在分享中升华。
左右滑动查看精彩图集
丨实验外国语学校邱丹老师公开课展示《灯笼》
3
高中思政“大思政课”展示
许媛媛老师以“民主村社区的城市更新”为背景,在课前师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课堂探究,设计了“背景铺垫-方案互评-方案综合-提交升华”四个环节展开活动,践行行知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为与会教师呈现了一堂精彩的项目式思政课。
左右滑动查看精彩图集
丨育才中学许媛媛老师公开课展示《民主村社区文化特色与基础设施融合方案设计》
4
高中历史“大思政课”展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王琴老师以史为鉴,汲取历史养分,挖掘红色血脉。通过“至暗时刻”“至坚长城”“至史力行”三个维度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奋起反抗的历史进程。
左右滑动查看精彩图集
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中学王琴老师公开课展示《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Part.3丨专家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富胜教授作“大思政课”专家报告。刘教授从“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阐明立德树人的基本观点,引入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中来,具体说明在“大思政课”中立德树人的具体举措,深入浅出地为与会教师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建议,发挥辐射引领,涵养育人情怀。
Part.4丨育才行动
育才中学传承厚重的红色记忆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党建引领、课程思政、五育并举、协同育人、凝魂聚气、文化浸润六大路径,依托“一座陶馆、一幕话剧、一套文献、一次行走、一场分享、一盘好棋”六大校本思政课程,以“两活一线”(“两活”即思政课教学活动化,活动生活化;“一线”即情感为主线,彰显品德教育的魅力)和“三个所有”(即所有的人都是思政教师,所有的课程都是思政课程,所有的活动都要有育人功能),与市、区级大思政课建设相融合,实现资源整合与教育共振,推动“大思政课”建设。
红色征程路漫漫,育才中学将继续传承陶行知老校长生活教育思想,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与历史结合、与课程结合、与活动结合、与实践结合,拓展学习时空,丰富学习载体,延伸学习链条,使“大思政课”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努力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End -
来源: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编辑:党委办公室
重庆市育才中学校
微信:cqyczxwx
求真|乐群|行知|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