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里的“水精灵”•19 | 鯮:数十年来「鯮迹难寻」

文摘   2024-11-11 15:58   北京  



鯮:数十年来「鯮迹难寻」
物种档案

中文名称:(吹火筒、尖头鳡、鸭嘴鱼)

拉丁学名:Luciobrama macrocephalus

物种分类: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鯮属
中国保护等级:国家二级
IUCN红色名录:数据缺乏(DD)

凶猛的“吃货”


鯮是鯮属现存的唯一一名成员,与鳡、等亲缘关系十分接近,同属鲤科雅罗鱼亚科。
鯮主要分布于长江、珠江、闽江及其支流水系,也少见于湖泊,是中国特有鱼种。

从外型上看,鯮的特征十分明显,其身体细长,呈圆筒状,腹部较圆,下颌稍长于上颌,下颌向上倾斜突出,头部较小,约占体长的1/4左右,齿既尖又长,体侧布满细小的银白色鳞片,侧线鳞在140~170片之间。吻扁平形似鸭嘴,张开时呈管状,酷似农家使用的“吹火筒”,因此又被称为“吹火筒”“尖头鳡”“鸭嘴鱼”等。

鯮主要生活在江河或湖泊的中下层,矫健凶猛,游泳力强,属大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捕食个体较小的鱼虾及其他水生动物为生。在体长达到30厘米以前时,鯮都以游弋方式在水的中上层掠取其他鱼类为食,成鱼则以长形的吻部在石缝中觅食小鱼。鯮摄食时,即使消化管内已充满了食物,仍不断吞食,最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肛门处挤出。研究人员曾解剖过一尾捕捉于洞庭湖的体长14.8厘米的幼年鯮,在其肠中发现多达7条未消化的小鱼。

鯮的性成熟年龄在5龄以上,生殖期为4~7月,产漂流性卵,鱼卵需要在动力水生环境中,漂流数百千米才能有效孵化,而刚孵化出来的幼鱼还需要继续漂流两三天才具备主动游泳的能力。

水中巨怪 难逢敌手


同鳡一样,鯮性情极其凶猛,鳡是制霸水面中上层的水中巨兽,鯮则统治了中下层水域,这俩兄弟堪称鱼类中的“绝代双骄”,同为鲤科鱼类,都凭借出色的游泳能力,在水中横冲直撞,罕逢敌手。
鯮甚至比鳡更为凶狠,体长不足2厘米的幼鱼在消耗完卵黄囊后便能吞食其他鱼苗,仔鱼期的鯮在食量上远比同样大小的鳡厉害,如果将鯮苗与鳡苗混养在一起,鳡苗常会被鯮苗吞食。

作为本土体形最大的掠食性鱼类之一,成年鯮可谓是真正的“河中巨怪”。据记载,1983年6月曾在珠江上游的西江捕获过一条全长156厘米、重45千克的大型鯮,经测量显示其年龄大约在15龄,而长江干流的湖口在1962年6月也出水过另一尾大型鯮,其全长达168厘米,重50千克,在野外环境下仅次于两种鲟类及某些大个体的鳡。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现收藏有一枚长41厘米的鯮头骨,依据比例推算,该鯮生前全长在1.8米左右,重达百余斤。

由于鯮性情凶猛,喜欢独居,因此渔民一次通常只能捕到单独一条,很少发生一网收获两尾鯮的情况。

鯮迹难寻 何时再现


曾经,鯮的天然栖息范围极为广泛,除了长江、珠江、红河等主要水系之外,还出现在钱塘江、鉴江、闽江等小型入海河流。在20世纪20年代,鯮在洞庭湖流域十分常见,几乎每天都能在市场上见到。
如今,鯮的数量越来越少。因为鯮和一样,都属凶猛性鱼类,食性宽广,对渔业威胁较大,因此,它们是养殖水域里需要被清理的有害鱼。

但鯮从叱咤风云到销声匿迹,背后的重要原因是繁殖之殇。由于鯮是营江湖洄游的半洄游性鱼类,对繁殖条件和繁殖场所的要求非常苛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各大水利工程的陆续完工,原本四通八达的水系被切割得支离破碎,长江中下游大大小小的通江湖泊开始修建起闸门,江湖阻隔使得江-湖复合生态系统被破坏,也让繁殖生长极度依赖这一系统的鯮受到了巨大冲击。一方面鯮的幼鱼无法再通过上涨的江水,进入湖泊中育肥;另一方面江湖阻隔后水温水位等水文条件改变,使得湖内种群无法适应新环境繁殖,江中种群亦受水文变化等影响,繁殖时间推迟。

同时,作为长江食物链的顶端,鯮自幼鱼至5龄性成熟的漫长生长周期,需要进食大量鱼类,而作为其主要食物来源的四大家鱼等种群状况也并不乐观,这让生活在长江里的鱼类面临着巨大的食物短缺。

于是,在过度捕捞、人为清剿、水利工程的开发、食物短缺、城市建设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这个在长江里称霸了漫长岁月的族群走向了末路。

如果想要让鯮再现,就需要重建长江生态。期待长江十年禁渔后,鯮还能重新焕发生机,重现东亚水域霸主风采。

来源:生命长江科普项目

中国渔业报
渔政新闻、水产品消费市场、疫病与防灾预报,世界渔业观察,水生野生动物保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