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局和医保局合并了

职场   2025-02-03 17:29   福建  

点击上方蓝字老庄聊薪水>右上角···>设为星标⭐


秋日光影


2022年8月24日上午,河北黄骅市把卫健局和医保局合并成"卫生健康和医疗保障局"。


要知道,国家层面这两个部门自2018年分家后,就像同一屋檐下的两家人。


卫健委管医院,医保局管钱袋,日常少不了磕碰。


这场合并是基层治理的生存智慧。


黄骅的医保基金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前些年居民医保支出占基金总收入的比例较高,接近国家规定的“安全线”。

合并后的新部门在成立初期就推出“家庭医生签约率与医保报销挂钩”政策,大幅提高了基层诊疗报销比例。


这种集医保管理与医疗服务引导于一体的做法,促使医疗机构积极将患者留在基层 。


但医疗体系积弊不是换个牌子就能解决的。


深圳罗湖医疗集团曾尝试"医共体"改革,将辖区23家医疗机构打包运营,结果发现医保支付改革跟不上,出现"大医院虹吸基层患者"的反效果。


三明医改操盘手詹积富说过:"医生薪酬制度不改,所有改革都是隔靴搔痒。"


这提醒我们,部门合并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后续的利益重构。


行政机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轮回值得警惕。


2014年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成立市场监管局。


十年过去,基层执法人员吐槽:"一个人要背三套法律条文,查食品时是食药监,查商标时变工商,专业能力反而被稀释。"



改革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既要防止被激流冲走,又要小心水底暗礁。


国家医保局成立6年来,通过集采为百姓省下4400亿药费,但某些地方出现"一刀切"控费导致救命药短缺。


当管医院的部门和管钱的部门变成"一家人",如何在医疗质量与费用控制间找平衡,将成为新的钢丝绳。


这场县级市的改革试验,让人想起小岗村按红手印的往事。


当年18户农民破釜沉舟搞包产到户,如今基层治理者用机构合并破局医改困局。


历史总在证明:解决问题的钥匙,往往藏在直面矛盾的大胆实践中。


只是医疗改革牵动14亿人健康福祉,容不得半点浪漫主义,需要更多绣花功夫般的制度设计。


当"白衣天使"和"医保管家"同坐一个办公室,老百姓期待的不是部门牌子的排列组合,而是看病时少排两小时队、药盒里不再出现"天价救命药"、医保报销别再让村会计拿着计算器算半天。


改革的成色,终究要体现在普通人触手可及的获得感上。

感谢阅读,点个“❤️”祝您健康开心~

END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老庄聊薪水
时政热点思考、体制政策解读、薪资待遇分享,帮助大家消除信息差。投稿发文会有1-2天的延迟,请见谅。(私信发消息点击“我要投稿”,进入小程序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