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十大元帅之中,曾有3位被人质疑不够资格,他们分别是谁?

文摘   2024-12-02 08:31   江西  

1955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全军大授衔,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十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领被授予元帅军衔。这就是人们熟知的开国十大元帅。

纵观十位元帅的革命战争历程,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1、都是我军创建时重要武装起义领导者或参加者;2、都是我军各个时期重要领导者;3、都领导和指挥过重要战役,功勋卓越;4、授衔时级别都很高。

但是在十大元帅名单公布后,还是有三个人引发了争议。多年来,一直有人议论这三人不够资格封帅,他们分别是陈毅、叶剑英和聂荣臻。

一、陈毅元帅

陈毅在革命年代的贡献有目共睹。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水平。

但与此同时,陈毅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短板——他没参加过长征。因此和其他老帅比起来,他的资历似乎欠缺了一点。在当时的军事环境中,这是一个致命的不足。就连他本人也坦言称,自己并不擅长战场指挥,更擅长政治工作。

此外,陈毅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科学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在军队中担任重要职务。因此授衔的时候,刘少奇同志明确对陈毅授衔元帅资格提出异议。

刘少奇同志认为既然周总理、邓小平等不在军队的人都不参与授衔,那么陈毅也应该遵守这个标准。

可是在关键时刻,周总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以苏联的布尔加宁元帅为例,给陈毅授衔元帅,不会影响他现在的工作。

因此,陈毅最后也进入了元帅名单,是唯一一个新四军出身的元帅。但是对于他的贡献是否能够填补长征这一历史空白,常常引发热烈的讨论和争议。

二、叶剑英元帅

叶剑英参加过粤桂战争及广州起义,革命资历很老,但关于他是否达到“授衔条件”的讨论依然存在。

这主要是因为,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并没有过多参与正面战场的战斗,更多的是担任后勤和参谋的工作,被人尊称为“叶参”。

纵观开国十大元帅,叶帅是唯一一个没有带领过上万级别大规模兵团作战的。尽管他为新中国成立作出了卓越贡献,可在一部分人眼中,后勤工作与直接作战指挥始终难以相提并论。当时甚至有人质疑他为“不会打仗”的将领。

那么,叶剑英为什么依然能够评选上开国元帅呢?

毛主席曾这样评价叶帅:“诸葛平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在数次重大转折时刻,叶剑英都凭借着自己惊人的判断力,参与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拯救了党的事业。

因此,他在建国后被列为开国元帅,更多的是考虑到他在党内的重要功劳,而非单纯的军事战绩。

三、聂荣臻元帅

聂荣臻在红军时期指挥红一军团,有着辉煌的战功。晋察冀军区担任司令员期间,他多次指挥部队打击敌人,为抗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在解放战争中,他起到的作用似乎并不能与其他元帅相媲美。张家口战役中,聂荣臻出现了判断失误,使这座重要的城市落在了傅作义的手里。这段往事也是聂帅的遗憾。

但是纵观聂荣臻的指挥历史,他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拥有一名前线指挥官合格的素质。

1938年,林彪受伤去苏联接受治疗,115师群龙无首,毛主席在第一时间想到让聂荣臻顶替林彪,足见毛主席对他的信任程度。聂帅后来走马上任,开辟了著名的五台山抗日革命根据地。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主持首都经济建设;上世纪50年代,他又带领科研人员,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胜利。因此后世提起这位“科研元帅”,都充满了崇敬和尊重。

总的来说,无论在授勋的时候,陈毅、叶剑英、聂荣臻三人遭受了什么样的争议,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们的功绩,足以流芳百世。

参考资料:《新中国十大开国元帅》

墨说古今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