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细节,乍看似乎无关紧要,但是深思之下,却可以发现其代表或者暗示的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前几天反复探讨了中部航母楼的大扩建,大家基本都认为这就是新一代超级航空平台的提前陆地模拟;尤其是飞行甲板的大幅度拓宽,再就是舰岛本身的继续缩小体量与位置的大幅度后移;最终将形成非常类似于当今福特级的整体平面布局。也就是在舰岛充分后移以后,那么舰岛前面的整个飞行甲板,包括3台主升降机在完全升起的时刻,将首次形成一个总面积高达2万平米以上巨大且连贯的、毫无遮拦的整体操作大平面;对高效率收放舰载机,尤其是甲板的综合调度上将一步到位的实现最高的人机效率。将不再被中部高耸的舰岛,把整个飞行甲板人为割裂为前甲板与后甲板。还需要航空,
调度室内部,至少同时保留2名核心调度员才能确保绝对的安全顺畅。如果舰岛完全后移并且只存在于右舷的一角,那么只需要一名航空调度员,就可以对全舰飞行甲板上的一行一动基本一览无余,综合操作效率成倍提高!况且航母楼本身代表未来的15万吨超级平台,其吨位与甲板总面积还要比目前最大的福特级再普遍大出三分之一以上。真的很难想象这个的超级
也终于像福特级一样左右对称。而回过头来仔细再看看已经6次试航的8万余吨平台,会发现前升降机再往前的右舷主甲板位置,明显的缺失了一个长条型的边缘甲板,这就导致新平台的前主飞行甲板左右两边其实并不对称。对很多有强迫心理的人群来说,一直是感觉非常别扭的。其实缺失的这一块,是为甲板吊车平放时保留的位置。但是8万余吨新平台本身并不需要再安装这种甲板吊车,这就导致右舷边缘人为缺失了一块。而到了刚刚完成同位置扩建的航母楼上,则彻底填平了这个长条缺口;整体上与福特级一模一样了。而目前的2艘翘头,其实都在这个位置保留了甲板吊车。这也是从当年的1143.5型的原始设计,也就是库舰的基本配置一直保留至今的。以库舰为代表的苏式载机巡洋舰,
长期保留甲板本身的吊车,很大原因在于苏联时代的军港岸桥普遍低矮;还缺乏大型吊机;红海军更是从来没有装备过5万吨级的超级补给舰,缺乏与载机巡洋舰飞行甲板高度一致或者更高一些的专业补给门桥。前几年库舰到中东实战,甚至落魄到用平板驳船为航母补给。如此一来,不论补给干货,还是要连接管道补给燃料与淡水;都需要航母本身具备的吊臂,由下方往更高位置的飞行甲板上自行吊装。而东大目前已有数个全球高度最高、综合设施最全面的航母专用停靠补给岸桥;也早就服役5万吨级的巨型专业补给舰。于是在航母上用到自备吊臂的概率已经很低。8万余吨平台只保留了位置而没有安装吊臂;到了15万吨级的目标舰上,则连位置也取消了。这都是航空大舰设计彻底完善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