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我国首个器官芯片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文摘   2024-11-04 16:01   上海  



皮肤芯片是使用体外微流控芯片生成的能够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具有屏障结构和功能的微型细胞和组织培养器件。

近日,我国器官芯片技术领域迎来了一项里程碑式的进展——由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顾忠泽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国家标准GB/T 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正式对外发布。


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器官芯片标准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我国在全球器官芯片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悉,皮肤芯片是一种利用体外微流控芯片技术生成的微型细胞和组织培养器件,能够模拟皮肤的生化和生理特性,包括其屏障结构和功能。这种技术对于药物筛选、皮肤病研究以及个性化医疗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布的国家标准GB/T 44831-2024《皮肤芯片通用技术要求》,由东南大学苏州医疗器械研究院顾忠泽院长团队牵头起草,并得到了东南大学、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艾玮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等21家单位的共同合作与支持。该标准详细规定了皮肤芯片的相关术语定义、外观要求、细胞来源、组件性能以及生物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以微流控芯片为载体的皮肤芯片产品的设计、生产和检测。


据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器官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对于该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我国在器官芯片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顾忠泽教授团队在人体器官芯片这一新质生产力的研究方面,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突破了微结构诱导组织/器官生长、器官芯片及生物传感器跨尺度结构可控制造、器官芯片多模态原位/在线测量等科学技术瓶颈,形成了完整的器官芯片技术体系。


此次国家标准的发布,不仅是对顾忠泽教授团队及合作单位研究成果的肯定,更是对我国器官芯片技术发展水平的一次全面展示。该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推动我国器官芯片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提高我国在全球器官芯片技术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未来,随着国家标准的深入实施和不断完善,我国器官芯片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这也将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我国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基于多方消息和公开资料整理,发布/转载只作交流分享。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谢谢。


推荐阅读

扫码了解

2024亚太半导体峰会暨博览会(APSSE)

2024年10月16-18日—槟城

第十三届(2025年)半导体设备与核心部件展示会(CSEAC)

2025年9月3-5日—无锡

半导体供应链信息平台——风米网

网站:www.fengm.cn

←扫码进入风米网小程序

进群交流

扫码添加管理员微信

(备注“公司名称+产品”,否则不予通过)

入群交流 拓宽人脉

认识更多行业大咖

关注我们


微电子制造
提供半导体行业每日芯闻、技术前沿、科技热点等最新动态;欣闻行业声音,洞悉产业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