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始之前,先做一个小调查:为什么我们总感觉自己英语听不懂?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我们当年在学生时代碰到的困难来看,英语听不懂基本上逃脱不出以上七个原因。下文将从这些听力中常见的问题出发,从原因分析解答、选择听力练习材料的方法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一份听力材料三个方面出发,全方位帮助大家高效提升听力。
所以我们说,听力不好,要背锅的可不止耳朵!
第1、2、3点我们可以归为一类,即自我积累不够。
R1:词汇量不够
R2:对常用词组不了解,比如知道hold和water两个单词分别啥意思,但是不知道hold water的意思
R3:缺乏对所听内容背景知识的储备
我们先来听听下面这一段——
Earlier in the pandemic, other variants including D614G and L452R appeared. However, the new variants are receiving attention now because they seem to spread more easily and quickly, which may lead to more cases of COVID-19. Another concern is whether approved vaccines like those from Pfizer and BioNTech or Moderna could be effective against them.
这段文本选自今年1/27的VOA慢速英语,讲的是新冠变种病毒以及担忧疫苗是否对它们有效的新闻。上面音频的语速非常慢,但是大家是否能保证完全听懂呢?
如果不知道其中“pandemic”,“variant”,“COVID-19”,“vaccine”等一众关键词,那这段音频就算再放慢一倍的速度还是一样云里雾里。所以这就是一个单词量的问题。
把听力锅甩给单词,它可不愿背,直接甩给了知识储备。我们反观这些词其实都和我们近一年来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对全球疫情持续关注,不会对“pandemic”和“COVID-19”感到陌生;如果我们持续跟进新闻,知道在全球发现了变异病毒,以及辉瑞集团已经研制出疫苗的消息,那也不会对“variant”和“vaccine”抓耳挠腮。
所以听力听不懂,不仅仅是耳朵的问题,同样也暴露了我们积累的漏洞。所以我们平时要多多看书看新闻,关注在我们个体之外存在、发生的事情,经由此来积累词汇和知识。
第4、5、6点也可以归为一类,说的都是音的问题。
R4:对音频中的口音不熟悉
R5:自己读音不准确,听到的音无法与自己脑中的音相匹配
R6:对连读、弱读、爆破、省音等现象不了解
R4:对音频中的口音不熟悉
下面这个视频是搞笑英剧 Mind Your Language 第一季的选段,讲的是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学英语的故事,每个人说话都带着自己国家的口音,大家可以试试能不能听懂——
建议从第50秒开始看
口音会导致听者无法解构听力中的语言。在标化考试中一般我们很少会遇到这种问题,但以后大家听英语访谈、新闻采访甚至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都会碰到对方有各种各样的口音。耳朵熟悉了不同地域的口音,大脑才能进行快速反应。
那对于习惯不同地域口音的问题,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有空的时候可以上去听着玩玩。
这个网站叫https://www.dialectsarchive.com/ ,专门收录了世界各地的人读英语的不同调调。在“Dialects & Accents”那一栏选择不同地区就可以收听,音频文本都有对照提供。再也不愁听到印度人读英语啦!
R5:自己读音不准确,听到的单词无法和脑中的音相匹配
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听力文本了才恍然大悟:啊,这个单词我认识啊,竟然是这么读的,怪不得我听不出来!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琸阅常规班第一年课程的回家作业特别强调朗读,且老师都会一位一位学生细细纠音的原因之一。只有读对了,才有可能听对!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拒绝在“读”上下功夫。在低阶把自己的读音练练好才是硬道理!
R6 对连读、弱读、爆破、省音等现象不了解
这也是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一个问题,但却是native speakers在日常对话中经常会出现的语言现象。日后出一个文和大家专门说说这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先拿一个来举例子——
比如我们常说的“elision”(省音)。通俗来说就是两个词搭在一起,前一个词的末音被后一个词吃了,通常此现象发生在前一个词以“t”或“d”结尾的情况下——
Next door → Nexdoor
Must be → Musbe
如果我们不熟悉这个语言现象,“must be”很可能就被我们听成“musby”,一个生造出来的词。整句话的意思就都崩塌了。
第7点问题,没有什么好说的,听得太少,就多听呗~
R7:听得太少,缺乏对单词的敏感度,反应迟钝
在听力中碰到的这些问题,解决的方法就是多读多听,但我们不能拉到篮里都是菜,也得讲究一下菜的种类以及适不适合自己吃。所以听力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听力材料的选择我们要从两个维度去考虑——
1. 难度合适,缓慢递增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的建立者Stephen Krashen提出过著名的“i+1”理论。所谓的“i”就是孩子现有的水平,“+1”可以理解为+一点点,也就是说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我们学习所用的材料一定是能给我们提供理解性输入的素材,超过我们现有水平一点点是最合适的。
上图中的黄色区域(stretch zone提升区)也是我们平时常说的learning zone,是最佳的学习难度控制区间(“i+1”区域)。类似excited(兴奋的)、willing to risk(愿意去挑战自己的)、alive(情绪饱满的)等积极的词汇都被用来形容这个区域内的学习状态。相对比,蓝色区域(comfort zone舒适区)的easy(容易的)、unchallenged(毫无挑战性)和橙色区域(panic zone焦虑区)的stressed(心力交瘁的)、fed up(厌倦的),我们不难发现“努力一点点就行”是最合适的学习方式。阅读如此,听力也一样。
所以,不要听很难的素材,把它作为背景音乐来“磨耳朵”,这样很可能事倍功半,看着听了很多但是没有什么效果;相反选择比自己的水平高那么一点点的材料进行练习,再随着自己的能力提升慢慢进行难度提升才是最佳的选择。这就好像爬楼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能爬到顶端。
2. 题材多样,多领域覆盖
如果还记得上文“pandemic”的例子,那大家一定已经意识到听力练习过程中选材很重要。所以在选择听力练习材料时,我们不建议只盯着一个主题进行练习,而要全方位扩散。这样才能全面积累多领域的词汇、词组、句式,在考试或实际运用中碰到各式各样领域的听力都不怵。
聊完选材,在最后一个板块我们再和大家说说如何利用所选材料。
Step 1:理解至上
不管是标化考试还是日常交流,我们听力所起到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理解对方在说啥。所以,在第一遍听一份听力材料时我们给自己的要求是文本的大致意思能把握理解,听完之后知道是说了一个什么事儿。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任务就算完成!
Step 2:抠字眼
在理解了文本大意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多听几遍,这次我们需要专注于那些我们听不出来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单词不认识,或者连音、省音不熟悉等各种原因。不着急,多听几遍,刺激大脑去联系上下文猜测可能的答案。听了几遍之后就可以对照文本进行核对,看自己哪个环节有欠缺,之后可以进行针对性加强。
Step 3:积累
词汇和主题知识的积累很重要!听力文本中出现的词汇及时积累。同时在听完之后可以找一些同主题的视频扩充自己的知识,让整个环节的知识块饱满起来,这样才达到了听力练习的效果。
所以听力不仅仅是用耳朵听这么简单,它还需要有知识的储备积累、词汇用法的认知熟悉、音准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