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冲洗的起源:
术中腹腔冲洗(intraoperative peritoneal lavage,IOPL)的概念最早在1905年由一位妇科医生Joseph Price提出。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腹腔冲洗作为一种外科治疗措施的开始。
在JosephPrice提出IOPL概念后,外科医生Franz Torek在1911年声称,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可将腹膜炎病人的死亡率从100%降低到33%。这一发现使得腹腔冲洗在外科领域得到了初步的应用和推崇。
然而,大约在同一时期,美国的Deaver.J开始质疑IOPL的有效性。他强调,冲洗有将感染扩散到整个腹腔的风险。这一观点得到了英国Lord Moynihan的支持,从而导致IOPL几乎被抛弃。
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W. Emory Burnett发表的一篇关于用腹腔冲洗治疗腹膜炎的开创性文章,这一疗法才得以重新兴起。从那时起,关于是否应该进行术中冲洗以及应该使用哪种方法和液体冲洗的研究逐渐增多。
尽管有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但外科界对于腹腔冲洗的争议并未平息。至今,包括《2013腹腔感染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指南》等在内的多项国际权威指南,都未对腹腔感染手术中是否需要进行IOPL给出明确建议。同样,《中国腹腔感染诊治指南(2019版)》也完全未提及术中腹腔冲洗。
尽管如此,在腹腔手术中,为了减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发生率,使用冲洗溶液也普遍存在。常见的冲洗溶液包括生理盐水、含抗生素的冲洗溶液以及消毒液,其中聚维酮碘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消毒剂,也常被用于此目的。聚维酮碘是一种由聚维酮、碘化氢和元素碘组成的复合物,它属于碘伏类消毒剂,即碘载体。
碘伏因其广谱杀菌作用和低刺激性,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有效杀灭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为手术部位提供清洁的环境,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尽管碘伏具有显著的消毒效果,但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发现个别患者对碘伏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碘伏被机体吸收后,会与特异性蛋白质相结合,激发机体产生速发性过敏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皮肤深部的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在周围组织,形成局限性水肿。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过敏性休克。
以上文献是关于碘伏过敏的临床事件,对于已知对碘伏过敏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聚维酮碘进行腹腔冲洗。对于疑似过敏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应准备好急救设备和药物,以便在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能够迅速采取救治措施。一旦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医生应立即停止使用聚维酮碘,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如静脉滴注地塞米松、钙剂等。对于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应迅速给予肾上腺素等抢救药物,并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最后我们小小的总结一下:由于存在特殊患者碘伏过敏的情况,所以在妇科手术中术有腹腔冲洗的环节时,应慎重选择聚维酮碘进行腹腔冲洗。妇科医生在使用聚维酮碘进行冲洗时,应充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谨慎使用,并准备好急救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患者的安全,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SALE
扫描二维码
购买AI妇儿精品课
collie coffee
商务联系人:姚女士 18601200772
专栏设计 / 智趣e疗
综合运维主管 / 小耳环
本期推文排版 / 小耳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