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个“师德标兵”的评选风波
本来是风平浪静龙山中学校园,因为一个“师德标兵”的评选,弄出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说起来都怪政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没事儿拉嘎儿的,评什么“师德标兵”?这不是让我们学校负责人“嘬瘪子”嘛!
姜校长这样想。
当激励机制成为所有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后,姜校长那是心领神会。他马上意识到:这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嘛!弄个名堂,弄出几个“先进人物”来,发几个奖牌、奖杯什么的,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激情,何乐而不为?
在中学,在地方中学名校,搞激励不能只发奖状纸,那是小学校和幼儿园糊弄小学生学龄前孩子的把戏!
给大人,给老师,最低也是配上精美的镜子和镜框。而后,再发些奖品,最好是奖金。
这些年来,龙山中学的“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园丁”、“品德教育先进工作者”、“助学标兵”等等名目繁多的评选活动,那是比比皆是,荣誉称号也是漫天飞舞,大有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之感。
而且,这些荣誉称号,都要和加薪晋级,涨工资直接联系!
这么些评奖活动,姜校长都能娴熟操作,那是让谁得奖,谁得奖,让谁先进,谁先进。
唯独这次上级布置下来的“师德标兵”的评选工作,那可是有些让人为难了。
因为以往所有的评选,都有“硬杠杠”,都有具体的“硬指标”。比如升学率、分数线以及所有的量化统计报表,你达到了,就上榜,就受奖,达不到,那就对不起了。
而这次评奖,说的是“德”,是“师德”。
说起“德”来,中国传统文化里那可是触目皆是、比比皆是、满世界有文化触觉的犄角旮旯都是“德”的痕迹。
诸如,厚德载物,君子之德;而后便是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了。有“官德”、“商德”、“医德”、“艺德”以及当老师的“师德”了。
“为人师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遇上一个有“师德”的老师,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福祉。
倘若是遇到一个“缺德”的老师,他的“缺德”思想被学生接受的话,那可能就是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于一个国家的灾难。
现如今,有人说有些高校,培养出了许多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真是祸国殃民,罪恶滔天啊。
故而,在龙山中学教师队伍中评选出一个不负众望,让学校内外一致认可的“有德之标兵”,实属不易。
姜校长意识到肩头的责任重大。
评选通知下达之后,立刻在全校上下内外,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龙山中学要评选“师德标兵”,到底谁是这个拥有高尚的师德群体中的一员,且为“标兵”,此“桂冠”最后“花落谁家”?承担起“教师之范”,带领一行满身“师德”的老师们,奋勇前进的“标兵”职责。
最后,竞争的焦点就集中在“哼”、“哈”两位老师的身上。
论业绩,两老师都是兢兢业业,早起晚归,为学生“高考成才”,尽心竭力。最直观的是,两位老师所带班级高考学生上线人数,特别是考入全国著名院校的学生人数也是不分高低。
姜校长想:“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就组织群众选举投票,结果是双方的得票数量,差不多少。不同的是,校内“哈”老师得票略多;校外“哼”老师民意测验稍优。
最后,到底确定谁是“师德标兵”,荣获师德高尚的桂冠的决策权,碾转回到了学校党支部委员会,也就是姜书记兼姜校长的手中。
就在社会上议论纷纷,学校内拭目以待的关键时刻,“师德标兵”的公示板上赫然标明:是郑老师获得殊荣。
一时间,校内外议论戛然而止。大家都说这是“名至实归”!
而后,乡里坊间又出现了三个版本的传说。
其一曰:姜校长深知,傻不拉几的郑老师虽然脾气古怪,不懂人情世故,说起师德来那是一点也不亏的!把“师德标兵”称号给他,绝对不负众望!他顺应民意,把“师德标兵”称号给了郑老师,是得人心顺民意的高明之举;
其二曰:郑老师的一个学生毕业后官居高位,授意姜校长必须把“师德标兵”评给郑老师!否则,姜校长就会官位不保!姜校长岂能干既得罪民意,又得罪“上意”的蠢事?
其三曰:某日,姜校长在饭店包间里搂着情人亲吻,被郑老师那个开出租车的老婆看见,用手机拍了照片!因为有把柄在郑老师老婆手里,“师德标兵”自然属于郑老师了!
当然了,这些都是“扯淡”的事情了。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