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奇想(一)
文摘
2024-10-25 21:19
内蒙古
1973年正月,我随父母一起从河北省,来喀喇沁旗定居,迄今为止已经整整过了五十个年头,我也从一个弱冠青年,变成了年逾古稀的老汉。时至今日自以为,到过喀喇沁旗各个乡镇,走遍了喀喇沁旗山山水水,对喀喇沁旗算是比较熟悉了。岂不知喀喇沁旗面积之大,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山沟里还隐藏着一个,不为大部人分所知的王爷府镇——兴隆村。2022年“五一”,应旗作协主席国占云先生之约,和几个文友一起小酌几杯。其中有:赤峰市高级建筑技工学校的厉艳秋老师。厉艳秋年龄三十岁上下,多才多艺,性格活泼。是一个我们这些老头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小作家。厉艳秋是大牛群中三家人。由于年龄和职业的因素,我和厉艳秋以前不熟悉。我这个人对新结交的朋友,总会要对人家有一个具体的了解。由于人老眼花,又是一个“真聋天子,”酒席之间不便深谈,就加了小厉老师的微信,小酌过后通过微信再聊。小酌过了一段时间,找了一个礼拜天下午,感觉厉艳秋应该能有一会空闲,就给厉艳秋发了微信,试探性的询问一下,厉艳秋是否有时间聊一会?因为厉艳秋的时间比较紧张,学校有诸多事宜需要处理解决,家中还有一个业务繁忙的香酥烧饼店,需要帮忙打理。不像我是一个退休多的年闲散懒人一个。还是真有缘,厉艳秋很快就给我回了微信,厉艳秋说:“今天有点空闲,就是没有空闲,压缩一下时间,挤点空闲也要陪杨大爷聊一会。”太感谢了小厉老师!从厉艳秋祖籍说起,厉艳秋是大牛群中三家人,父亲是大牛群小学校,资质优深,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官讳“厉国军。”我搜索了一下记忆,好像没去过“中三家。”我说:“发个位置给我,有机会巡游一趟,锦山到大牛群咫尺之间,不算远。”接着又往中三家纵深聊了一会儿,厉艳秋说:“从中三家往纵深行驶,大约三十公里,就是王爷府镇的兴隆村,村庄有非常特别之处,整个村庄,街道,院墙,还有一些原始老房子,都是用从山里沟壑,与大川的河套里捡来的石头,砌筑而成别具一格 。”厉艳秋的一番解说,让我对王爷府镇的兴隆村,产生了浓厚兴趣。聊着聊着,厉艳秋还把喀喇沁旗作协秘书长,内蒙古摄影家协会会员,资深美女刘炎芬,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发给了我 。百闻不如一见,我下了决心,一定抽时间去王爷府镇兴隆村,实地考察一番。和厉艳秋聊了一会,不能影响人家香酥烧饼销售,发家致富,只能说再见,有机会再请教。从“五一”到“七一”,两月的时间一晃就到,七月上旬喀喇沁旗的天气,温度适宜旅游观光。看了一下天气预报,选了一个天高云淡的好日子,自家的长安75小汽车,自己驾驶不用求人。也没约个朋友做伴,一个人一台车,走之前和厉艳秋打了一个招呼,时刻保持联系,说走就走。从润峰新村出发,走新建的旗医院门前,新铺设的四车道油漆马路,中间有绿化带,马路两侧树木茂盛,绿茵成行。树木下花草丛中蜂飞蝶舞,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大广高速,锦东入口往西拐弯,走锦南公里,直奔大牛群方向。到了奔往王爷府镇兴隆村方向岔道口,自有导航提醒,左转向南行驶。新修的油漆马路,十分钟左右到了“中三家”村头,村头路口有路标指引。到了“中三家”老厉老师厉国君,小厉老师厉艳秋家,不能不进村迈门过,必须进村了参观游览一番。右拐进村,进了村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广场,广场周围有美化树木花草。太阳能路灯。广场东面建有村民服务活动中心,“中三家”卫生室,一排并列房屋。房屋窗明几净,整洁。广场西边 南边是村民房舍院落,错落有致。广场逗留片刻 开车从村子后街转到前街街,“中三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村子里没有深宅大院 古老建筑。但是家家房前屋后都是干干净净,房屋院落整洁有序,大多数人家都是红砖大瓦房,猪有猪圈,牛有牛舍,村子里大街小巷都是国家给修的水泥路。村庄里很少看见有人走动,只看见两个中老年妇女,在含饴弄孙。村子里的环境卫生,房屋建造状况,反应出来了“中三家”人辛勤,劳动致富的精神面貌。令我对“中三家”人肃然起敬。出了村庄,在村民广场停顿一下,和小厉老师通了一个微信。小厉老师告诉我,“去兴隆村继续沿着公路前行,过大营子,二十多公里就到了。”老厉老师教子有方 ,儿子大学毕业留任北京工作,老厉老师在北京和儿子一起生活,含饴弄孙培养第三代人。女儿厉艳秋在赤峰市高级建筑技工学校工作 ,家里一把将军锁守卫着庭院。未能当面向老厉老师讨教,空留遗憾!带着一点遗憾!带着对“中三家”留恋不舍的心情,走出“中三家”直奔目得地“兴隆村”。中途路过大牛群属地“大营子”村,慢慢行驶,细细观察。“大营子”村名不虚传,从大牛群中三家进入,奔向王爷府镇镇“兴隆村”这道川,大营子是这道川人家比较集中,住户众多的一个村庄。马路两旁有超市,超市门前坐着三三两两的闲人在唠嗑。也有售货小型汽车,沿着村庄叫卖农用产品。走过大营子村,也勾起了我对大营和中三家的记忆。我退休之前,工作单位是旗建筑工程公司。工友姚树峰家就住在大营子村。我参加工作时间是:1974年 ,我是学徒工。姚树峰是:1975年在建筑公司转正的合同工。转正之前是五级瓦工。七八十年代,喀喇沁旗交通还比较落后,姚树峰每逢礼拜六下午公司休息,就得骑自行车回大营子,与父母妻儿团聚,礼拜一起早回公司上班工作。三十公里的路途回家一次,骑自行车没有两个小时时间,是到不了家的。姚树峰在建筑公司做合同工时候,瓦工技术就比较精湛,被评为五级瓦工 ,每天工资是2。75元,月工资70多圆。转正之后走正常程序,挣三级工工资,一个月工资49。47圆。七八十年代,月工资49。47元,二十几岁的工人收人就是高收入了。70多圆就更是天文数字,了不起!我是1974年参加工作,第一年月工资18元,第二年23圆,第三年32元。姚树峰转正之后,在建筑公司一直就是领军人物,参加过国家重点工程,元宝山电厂建设,辽宁省重点工程,赤峰市第二毛纺厂建设,赤峰市第二粮库建设,辽宁省重点工程,喀喇沁旗乃林纺织厂建设。并且一直担负工长职责。改革开放以后,姚树峰是第一个,承包工程项目的过河人。随着国家的政策调整,姚树峰搞起了房地产开发。现在是资产过亿的开发商。姚树峰无论是做国有企业的工程负责人,还是开发商,几十年来一直是稳步向前。按设计施工,按操作规程,验收规范施工。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质量取胜,按期交付使用,按合同规定执行。姚树峰不搞外门邪道,不管旗里哪个领导双规,判刑。姚树峰不摊责任,不被检察院立案,取保候审一说不沾边。姚树峰不唯利是图,老领导,老工友 有求必应。我可以负责的说:“姚树峰开发的商品房,质量绝对达标,购房者不花冤枉钱,使用放心。”姚树峰照章纳税,不偷不漏。不坑害任何人,无论是材料供应商,打工的工人,不欠任何人应该得到的报酬。带富了大营子上下村庄的一大批人。财产过亿也是低调做人,从不嚣张跋扈,趾高气扬。有了机会也找老领导,老工友们一起聚一聚。姚树峰虽然没有,许家印式的辉煌,但也是名震大牛群中三家,到王爷府兴隆村这道川!没有像有些人昙花一现。在中三家村居住的还有一个,建筑公司退休的老师傅王凤奇。退休几十年了,不是小厉老师向我推荐,王爷府镇的兴隆村,路过中三家,王凤奇已经是一个,被我遗忘的一干二净的人了。触物思人就是如此吧!走过大营子,油漆马路变换成了水泥路面。继续前行,一边走一边看,道路两侧,不见了秃山光岭,满山碧绿 ,已经是一场露水一趟溪流。下雨就发水,雨后干河套告别了一道川,退耕还林成绩显著。河套两岸庄稼茂盛,郁郁葱葱,一片丰收在望的喜人色。进入王爷府镇兴隆村境内,一道影壁墙,矗立在路北,让你一目了然,明明白白的知道,告别了大牛群 ,来到了王爷镇兴隆村。停车驻足 ,观赏一番。河套南岸一片片杨树林,阴凉遮盖路面,微风习习,令人心情愉悦。河套北岸一片片庄稼地,长势喜人。玉米高挺 ,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谷子杆的腰。仔细一看庄稼生长在水平梯田上。一道道梯田用河卵石砌筑而成。坚固、又平、又直,层层叠叠,布满了半山坡。工程量浩大,用工之多,让我自然而然的想到,这肯定是农业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毛泽东时代的工程。不到兴隆非好汉,上车继续前行寻找石头城。前行五六公里,见到了期盼了两个月的兴隆村,开车顺兴隆小街道,边走边看,一直到了阳坡,再走就是山路了。小厉老师告诉我,前方山路险峻,弯急,坡陡太难走了。又是我一个人,顺着来的路,原路返回吧!“安全第一。”听人劝吃饱饭。原路返回,正好走马观花没有看好兴隆村,回走停车驻足,仔细观察一下兴隆村这个石头城。返到兴隆村,村庄中段,找个不碍事的地方停好车,拿上拐杖,村子里面转转,仔细看看。小街不是很直,有点弯曲。见尾不见首。中间有一条村间岔道,直通大山里边,村子有出入村庄的村级公路,进来出去有点像迷宫一样。也许出入村庄还有其它途径,没有向导,我只能盲人摸象。村庄里不论是大街小巷,墙体都是石砌而成。家家户户院墙,园子墙也是石头切筑,不见土坯与砖墙。我曾经是建筑公司的质检负责人 ,参加过自治区级别的,砖石工程施工规范,与验收标准学习班。用专业知识与国家标准,对兴隆村先民们,石头砌筑工艺进行检验 ,只能用巧夺天工,无可挑剔来形容。墙面砌筑的又平又直,弯角砌筑的棱角分明,如同刀切锯割一般垂直。拉结石,过门石,垫脚石,运用的恰到好处,有重缝但没有通缝。兴隆村河套的石头,无论大小。形状各异,都被兴隆村的祖先,都给找到了适当位置 。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兴隆村石砌墙体里面演绎的恰到好处。兴隆村石头砌筑的墙体,没用一锹水泥砂浆,也没有一桶黄土泥砂浆。砌筑的如此完美 ,令人叹为观止。兴隆村石砌墙,工程量可以用浩大形容比喻。全部工程用料,不是劈山取石,都是沟塘里自然坠落的石块,河套里雨水洪流冲刷散布在河床,捡回去的河卵石。兴隆村石砌墙工程量浩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有的墙体房屋要用一辈子来完成,有的墙体房屋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兴隆村的先民,肩扛、手推车、毛驴车、老牛车,从几百米到几千米一点一点运回家里去,再一块一块砌起来。不知道这些人们流了多少鲜血,磨破了几层老茧,才能够完成凤愿。愚公移山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你到了王爷府镇兴隆村,亲眼目睹,通过观察联想,才能看得见,愚公移山精神, 在兴隆村完美展现。走马观花,粗枝大叶边看边联想,不知不觉已经时值中午,该吃午饭了。上车发动引擎,打马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