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番外篇】3.1-1两宋名相录:范质

学术   历史   2024-01-08 11:14   上海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今河北威县)。郑州防御判官(相当于郑州城防司令属官,从七品)范守遇之子。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宰相。

(图片摘自网络,侵删)
史书记载,范质出生的时候,他母亲梦见神仙授予其一支五色笔(寓意聪敏好学,擅长书文),果然,范质从小就能诗文,十三岁即能注解《尚书》,同时给童生授课。

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考中进士,授官忠武军节度推官,后迁任封丘令;后晋天福年间,以文章干谒宰相桑维翰,收到桑的器重,被推荐任命为监察御史,等到桑外出镇守相州,担任节度使的时候,都以范质为自己的属官;等到桑再次为宰相的时候,范质就担任了主客员外郎、直史馆(礼部主客司副官,协助侍郎处理外交事务,同时入值国史馆),过了一年,又升迁为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主管赋税、为朝廷起草诏令)。后汉初年,范质升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起草诏令、参与政事、管理赋税钱粮)。

后周初年,周世祖郭威从邺城起兵,进攻京城开封,京城人心慌乱,秩序混乱,范质于是也藏匿在民间,周世祖在民间发现了范质,当时天降大雪,周世祖解下自己的外袍给范质披在身上,可见对范质的重视。之后,周世祖便命令范质起草尊奉太后的诏书和迎接湘阴公灵柩的礼仪规范,范质很快便草拟好了相关的诏令和规范,都很符合世祖的心意,于是第二天,郭威便告知太后,任命范质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参与军事事务、主管日常部队主要事务);后周广顺初年(公元951年),加拜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此时即为宰相),第二天,兼参知枢密院事(参与国家军机事务);等到郊外祭祀天地完毕之后,范质又晋升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监修国史(首相);征伐高句丽回来以后,范质又加官司徒、弘文馆大学士(司徒为三公之一,这两个官职均为荣誉职衔);显德四年(公元957年、此时皇帝是周世宗柴荣),跟随皇帝征伐寿州回来以后,又增加了爵位和食邑(爵位就是公侯伯子男等、食邑即享受多少户百姓的收入)。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柴荣北征,范质因病留守京城,等到柴荣即将去世的时候,范质接受顾命,扶持幼主,恭帝继位的时候,范质又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开府仪同三司为五代至宋朝文散官最高等级,国公不用说了吧,五等爵位中最高一级的公爵)。

公元960年,谣传契丹人率兵南侵,后周朝廷任命赵匡胤为统帅,率兵北上抵御,赵匡胤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率领军队返回京师开封。此时,范质正在自家府里吃饭,赵匡胤率领另外两位宰相王溥和魏仁浦进入范质府中,赵匡胤假装痛哭流涕,说自己是被军队逼迫拥立的,还没等到范质说话,赵匡胤额手底下军士罗彦环等人便冲上前来,用刀架住范质,说“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赵匡胤喝不退这群军士,范质等宰相无可奈何,只能降阶接受任命。宋朝初年,范质加官兼任侍中(门下省长官),罢免参知枢密的职务,之后不久就生病回家休养了,太祖出征路过范质家的时候,去他家参观,同时赐黄金器二百两、银器千两、绢二千匹、钱二百万。乾德初年,进封鲁国公,乾德二年(963年),罢免为太子太傅,乾德二年(964年)9月,范质去世,享年54岁,朝廷赠官位中书令(中书省长官),绢五百匹及粟、麦各一百石,给范家办丧事。

从上面的经历,尤其是宋朝开国时期的范质的官制变化 ,可以看出来,范质作为宋朝开国首位宰相,其实并不受重视,很明显他在赵匡胤手里,增加的官职都是虚职,而罢免的官职都是实职,同时他在宋朝初年所经手办理的事情都不是重要的事情,而另外两位宰相,能够同赵匡胤一同前来范质府上施压,就说明那两人,早就投靠了赵匡胤,不过总体上来说,还是给予了范质应有的体面,没有特别直接的直接把他扫地出门。

范质为人聪敏好学,手不释卷,即使是在入朝做官以后也是他如此,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有人给我相面说我日后能够当宰相,那么我现在如果不勤奋读书学习,日后如何能够担任宰相的大任呢。

范质历经五朝,在每一朝都受到宰相以及皇帝的器重,后晋时期,少帝命令诸学士分别起草诏令,范质说,宫门已闭,此时如果把所有人召集起来分别起草,可能会走漏消息,于是他一个人独自起草所有诏令,每份诏令都有礼有节,言词恰当,受到当时所有人的称赞,这说明范质这个人做事不但很有章法,而且小心谨慎,在后汉和后周时期,不管是在朝廷起草诏书还是给边疆下达军事命令,范质都作的符合时宜,因此,周世祖郭威称其为“宰相之才”。范质在后周时期主持修订了《刑统》,简化了刑法律条,并且对其中轻重不当的条款也进行了修订,减少了官吏钻空子耍奸使坏的机会。宋朝初年,范质因为朝廷事务繁忙,没有对宗室妥善安排,同时朝廷很多岗位缺乏人才,范质尚书宋太祖建议册封皇子诸王,同时推荐吕余庆、赵普等入阁,对于稳定宋朝初期朝廷内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乾德初年,范质在皇帝的要求下主持了南郊祭祀,同时讨论旧典,完善了宋朝的祭祀等礼制相关制度。

范质虽然贵为宰相,食邑爵位很重,但是他以廉洁自持,送来不接受四方各地的馈赠,同时他把自己大部分的收入都给予了孤寡之人,在他家中,日常饮食也没有什么奇珍怪品,去世之后,家中没有余财,同时他还嘱咐给他的儿子,他本人死后,不请谥号,不刻墓碑,可见范质此人人品上佳。

小趣事:

1.周世宗初次征伐淮南的时候,打算巡幸扬州,赵普和王溥以师老兵疲为理由,劝谏周世宗;等到周世宗再次巡幸扬州的时候,因小事迁怒于近臣窦仪,可能会处以很重的刑法,范质知道以后,立刻入宫,世宗知道他是为窦仪求情,起身准备躲避,范质冲上前去,免冠磕头,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周世宗于是又坐回了座位,免除了窦仪的罪行。

2.唐初至五代,宰相和皇帝议事的时候,通常都是坐而议事,皇帝还要赐茶,宰相可以从容离开;宋朝开国以后,范质忌惮于赵匡胤的威势,每次议事都是提前准备好奏章,同时在议事的时候,上前呈递给皇帝,于是大家都接受了这个方法,在某一次议事的时候,范质上前呈递奏章的时候,赵匡胤命令太监把范质的坐席撤掉,范质回来的时候发现没有坐席,因此只能站着,其他的宰相看首相站着,于是也都站着,太监们也就把所有的坐席都给撤除了,从此以后,宰相们和皇帝议事的时候就不再是坐着了,而只能是站着了。

3.范质考进士的时候,主考官为和凝,和凝非常喜欢范质的文章,因为自己是进士第十三名,于是也给范质的进士排在了第十三名,这件事在以后被传为“传衣钵”;巧合的是,范质最后的职位和爵位也都和和凝的职位爵位一样,都是太子太傅、鲁国公,正可谓无巧不成书。

周世祖评价:“宰相器也。

宋太祖评价:“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

宋太宗评价:“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我呸,你们弟兄欺负人家孤儿寡母,怎么有脸评价人家范质没有节操呢,你当时没有刀架在脖子上,况且范质还是为周恭帝向赵匡胤提出了一些要求的,保证了姓名和生活。

 ——文:小九

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

文明与地缘】系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