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商業邏輯樹偶像 粉頭擁「傻白甜」自重

文摘   2024-09-05 13:05   广东  
香港文匯報訊

飯圈文化入侵體壇並逐漸畸形化,令不少優秀運動員苦不堪言。但這種畸形並非毫無規律可循,稍微用心便可發現,其背後滿是「商業邏輯」。而粉頭等飯圈重要推手,在建立粉絲群之初便通過各種方法篩選單純的粉絲,以便其能夠在飯圈的粉絲經濟產業鏈中「攜粉自重」,但那些最底層的粉絲卻只能沉浸於為偶像網絡出征的「榮譽」中不能自拔。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弱傳播》作者鄒振東早前撰文曾指出,飯圈生態錯綜複雜,亂象的治理需從線上到線下全面覆蓋,觸及背後的利益鏈條。




用商業邏輯樹偶像 粉頭擁「傻白甜」自重

8月3日的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同來自國乒的陳夢與孫穎莎為全世界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巔峰對決。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對贏得比賽的陳夢,直播鏡頭中看台上一位女粉絲居然對其豎起中指。事件引起坊間一片嘩然。

東京奧運會時期的全紅嬋與陳芋汐,以及2022年全錦賽時期的樊振東與林高遠,也曾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2022年全錦賽決賽階段,樊振東與林高遠對決,林高遠主教練張超於暫停環節在場邊指導時的聲音被直播平台放了出來。張超因為鼓勵林高遠,多次指出樊振東的不足包括傷病問題,讓林高遠「不要怯戰」,從而被樊振東的粉絲於微博網暴。事後樊振東對粉絲極端行為,在官方貼吧賬號中提出批評和斥責,但並沒有太大效果。

同是中國隊的運動員,有些還是隊友或搭檔,為何在網絡上的待遇差別如此之大?其實這不過是再簡單不過的「商業邏輯」:孫穎莎今年23歲,排名世界第一;陳夢30歲,排名世界第四。就商業價值而言,顯然孫穎莎較陳夢更大,周期也更長。如果孫穎莎本次能夠奪冠,她將是國乒史上成長最快的大滿貫選手,其商業價值更巨大到不可估量。不說提前布局簽約,即便是對自媒體這種商業末端利益分配個體而言,也具有相當大的流量傾斜。陳芋汐與全紅嬋、樊振東與林高遠,亦是類似情況。
8月3日,奧運會乒乓球女單決賽,國乒陳夢戰勝孫穎莎奪冠。然而卻遭看台上一名女子豎中指侮辱。網絡視頻截圖


粉絲篩選邏輯等同電騙

本報透視飯圈系列報道出街以來,在網絡後台接獲大量讀者反饋。有讀者問,自己的姪女每日沉浸於網絡之中,為某一運動員與其他粉絲吵架罵街,「群裏也不給開工資,她這是不是飯圈?」

事實上,類似年輕人進入飯圈逐漸「癲狂」的信息,香港文匯報記者在採訪時也遇到多人提起。但為何一個好好的年輕人會如此呢?

有警方人士對香港文匯報記者稱,飯圈粉頭設置網群驗證以及苛刻的群規,實際用途大概率與電騙電話的邏輯相同:都是通過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去篩選目標群體。「是為篩選出思想單純以及容易號召和控制的粉絲,以擴大其在飯圈粉絲中的影響力,並可輕易於粉絲經濟的產業鏈中分得一杯羹。」

2022年全錦賽決賽階段,林高遠主教練張超曾因指出樊振東的不足,被樊振東的粉絲網暴。圖為樊振東與林高遠對決現場。新華社

加強對關鍵機構與人的管理

有不願具名的品牌銷售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商業品牌而言,針對偶像的投資收益與風險其實一樣大。「投對了,粉絲便能夠成為商品忠實的客戶,但現時偶像的流量競爭激烈,品牌也最怕投資對象曝光率降低或突然塌房。」

他表示,對金牌運動員而言,其商業價值是否能夠持續,在於其是否依然能夠站在領獎台的頂峰,此外便只有八卦話題一途。因為對品牌方而言,更換新的偶像投資顯然並不划算。

鄒振東教授在文章中指出,飯圈生態錯綜複雜,明星(跨越娛樂與非娛樂領域)、平台、媒體、機構、贊助商及粉絲,各要素間因利益與興趣的交織,極易導致亂象的蔓延與邊界的模糊。他強調,飯圈亂象的治理需從線上到線下全面覆蓋,觸及背後的利益鏈條。明星工作室與粉絲組織作為連接飯圈各要素的關鍵中介,其領導者更是治理的關鍵所在。有關部門應加強對這些關鍵機構、組織與人物的分類管理,對其中的惡意挑釁底線者,要堅決打擊,打蛇打到七寸。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鄒振東。

家長:飯圈文化使青少年遊走於違法犯罪邊緣

12歲的初中生「可可」這個暑假可以用「瘋狂」一詞來形容。她的母親陳女士告訴記者,「可可」在看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後,迷上了奪金並破紀錄的中國選手潘展樂。起初,陳女士認為這是件好事,希望女兒能從運動員身上學習到堅韌不拔的精神。然而,幾天後,她發現「可可」的喜愛似乎超出了「安全範圍」。

「她刷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全是關於潘展樂的內容,還加入了多個粉絲群,每天忙於投票、控評,和家人的話題只剩『我家樂樂最可愛』。」陳女士和丈夫認為孩子的新鮮感會過去,因此沒有過多干涉,只是提醒她專注學業。然而,當家中堆滿了明星周邊產品,且陳女士發現「可可」趁她上班時偷偷去機場接潘展樂機時,她終於忍不住發火了。

小傑的父親趙先生非常痛恨飯圈文化入侵體壇,他認為在一些成年人的引誘下,飯圈文化藉未成年人不諳世事而肆意泛化和極端化,所帶來的問題不僅僅是帶偏青少年價值觀的問題,更常常使未成年人遊走於違法犯罪的邊緣。他認為,對於極端飯圈的落力打擊「宜早不宜遲」,更應該即刻斬斷飯圈黑手,還網絡與社會以正氣清風。

趙先生表示,他的兒子小傑曾經非常喜歡韓流文化。作為父親,他通過引導的方式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至羽毛球。「我希望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愛好,如果必須要有偶像,也一定是正向的。」趙先生說,他曾認為中國的羽毛球運動員能夠給孩子非常好的榜樣力量,但漸漸地他發現,孩子逐漸被飯圈所影響,更多關注的並不是運動員的技巧和能力,也不再是為國家和榮譽的拚搏,而是運動員的私生活。

「今年巴黎奧運會,混雙決賽,鄭思維、黃雅瓊奪冠。頒獎儀式後,同為羽毛球運動員的劉雨辰當即向黃雅瓊求婚。」趙先生說,這本是一個有意思的小插曲,但在飯圈「嗑糖」的影響下,被孩子念叨了好久,「孩子說,能在全世界的見證下求婚很有意義。但是孩子並沒有注意到,過分強調求婚的事,不僅搶了鄭思維奪冠的榮譽,更將人們在體育賽事的注意力,轉向了運動員的私生活。」趙先生說,這對於世界觀尚未形成的青少年影響是巨大的。而飯圈網絡群體中,動輒網暴的言語和涉及個人私隱信息的內容,也容易使青少年遊走於違法犯罪的邊緣。

劉雨辰在巴黎奧運會向黃雅瓊求婚,將一些人的注意力轉向了運動員的私生活。新華社

冠軍經紀人呼籲理性追星 關注運動員全面成長

樂辰(北京)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妍,從事中國國家隊招商和冠軍經紀工作多年,她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與運動員朝夕相處,見證了運動員們的成長與艱辛,對於「飯圈」現象亦有着更為深刻的體會。

「很多時候,運動員更像是我們的親人、朋友,我們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他們的變化。」張妍告訴記者,運動員在承受高強度訓練和比賽壓力的同時,還要面對來自外界的種種壓力,包括飯圈化引起的網絡暴力。「多重壓力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針對「飯圈」文化中的不良現象,張妍表達了強烈的擔憂。她認為,運動員為國爭光,理應得到全社會的尊重與支持,而非無端的指責與謾罵。「希望廣大粉絲能夠理性對待運動員,給予他們更多的正面能量,共同營造一個健康、和諧的體育氛圍。」

此外,張妍還強調了團體運動中隊友關係的重要性。她指出,粉絲之間的紛爭往往會影響運動員之間的關係,破壞團隊內部的和諧氛圍,這對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和團隊的整體表現都會造成不利影響。「運動員間的默契與信任是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我們不希望看到這種寶貴的團隊精神因粉絲的紛爭而受損。」

在談及運動員的商業價值與國家隊的支持時,張妍表示,運動員的成功離不開國家隊的整體規劃與支持。她以中國國家網球隊為例,指出許多職業選手在青少年時期就得到了國家的大力培養與扶持,「我們在關注運動員個人商業價值的同時,更應看到他們背後整個國家隊的默默付出與辛勤培育。」

為了應對飯圈文化的負面影響,張妍建議設立更為規範的觀賽機制,提升觀眾的文明素養。她表示可以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制定嚴格的觀賽規則,確保比賽的順利進行和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同時,她還呼籲相關部門加大監管與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網絡暴力等違法行為,為運動員創造一個更加安全、健康的網絡環境。「運動員是我們的驕傲與自豪,他們值得我們用理性和尊重的態度去對待。」

寫在後面:感謝百萬網友關注 你們的支持給了我們動力

香港文匯報刊發「透視體育飯圈亂象」系列報道今日迎來終結篇,因選題內容過於龐雜,而我們的版面和能力有限,很多讀者希望看到的內容未能呈現,在此向大家說聲抱歉。也希望大家能夠給出更多調查線索,方便我們再做新的深入調查。

自9月3日中午文匯網微博上傳系列報道第一篇開始,至9月4日晚第二篇報道上線僅10小時,相關報道已獲逾百萬流量;在筆者寫下這段文字時,首條報道的數據仍在飛速增長中。

在昨日下午的編前會後,我們認真地討論了這幾日網友們的踴躍留言,說實話,感動了。我們感動於,在飯圈文化如此猖獗的當下,仍有那麼多的讀者願意力挺我們。更感動於,自互聯網技術改變讀者閱讀習慣這麼多年來,仍然有這麼多讀者願意長閱讀,甚至追更最新的報道,又在讀後給出很多真知灼見。

根據文匯網向網友公開的調查問卷,大約有三千餘名網友參與了投票。對於當前體育飯圈最嚴重的亂象,有26.5%的網友認為是「過度追捧與謾罵對立,影響體育氛圍」;約有11.6%網友認為是「為支持偶像通過不正當手段製造虛假數據」;有約20.1%網友認為是「過度關注運動員私生活,侵犯隱私權」;有約19.5%的網友認為是「針對運動員及其家人的網絡暴力與惡意攻擊」;有約21.6%的網友認為是「散布不實信息,造謠事件頻出」,其他意見則佔0.87%。

而針對如何加強對飯圈亂象的管理和引導,有20.8%的網友認為「粉絲組織應當自律,倡導理性追星」;50.7%的網友認為「媒體和社交平台應承擔更多責任,及時清理不良內容」;27.1%的網友認為「社會各界有責任引導粉絲正確面對粉絲文化」,另有1.4%的網友留言做了其他說明。

作為媒體平台,我們願意公布諸位讀者的建議和意見,供主管部門參考和比對。更希望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徹底清理飯圈的污染,還網絡以清明。

謝謝大家!


記者:蘇雨潤、李暢、凱雷

報紙編輯:文正、雨竹

網絡編輯:陳堯

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是一份面向香港社會各界的綜合性主流大報,自一九四八年創刊以來,以愛國愛港為宗旨,堅持「文以載道、匯則興邦」的理念和「包容、合作、創新、拓展」的準則,其權威性得到香港社會各界的肯定和認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