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6月的一天,陈毅坐在上海的办公室批改公文,看着桌面上堆积如山的公文,他不禁感叹:打江山易守江山难呐,当年闹革命都没现在这么麻烦。
虽然心中默默想着,但陈毅的手却没有停下来,依旧翻看着文件。这时,一封来信引起了他的注意,寄信人的署名他记得很清楚,是一位国军少将的妻子。
陈毅
陈毅细致地将信读了一遍,小巧婉约的字体洋洋洒洒铺满了纸张,但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希望政府将上海吴淞路466号三层楼和胶州路附近一块空地拨给自己使用。陈毅看罢思考片刻后决定予以批准。
来信的人是谁?她要这些土地和楼房所为何事?陈毅又为什么会批准?其中有什么内幕吗?故事还得回到抗战初期,回到那场血染上海滩的大战。
一寸山河一寸血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由于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以及大部分国军的消极抗战,日军在中国北方势如破竹,接连的胜利使日军少壮派军官得意忘形,认为中国军队不堪一击,日本军部甚至发表了“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言论。
在过分的自信加持下,日军企图更快地解决在中国的战事,所以他们将目光转向了上海。
首先,上海毗邻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可谓国民政府的京畿重地,倘若上海沦陷,南京将无险可守,攻陷一国首都在战争中的意义自然不必笔者多说。其次,倘若上海沦陷,那么日军便可以在中国南北方两头开花,推进速度将大大提高。
最后这一手是蒋介石政府在1932年亲手送给日军的筹码,在日军的武力胁迫下,签订了《中日停战协定》,使日军获得了在日租界驻兵的权利,直到淞沪会战前夕,日本已在此驻守了几千海军陆战队及若干军舰。
1932年淞沪抗战
在多重理由加持下,日本军部高层上头了,兵锋直指上海,决定毕其功于一役。在确立基本战略方向后,日本开始在上海撤侨。
反观国民政府这边,西安事变结束,统一战线形成,众志成城准备抗战。日本的撤侨活动自然暴露了他们的目标,也有可能是他们根本不屑于隐瞒。
此时的国民党政府其实窝囊得很,从北方被打到南方,国军毫无抵抗之力,甚至到现在都没敢宣布与日本正式开战。蒋介石听说日军打算进攻上海后,终于打算与日本人拼了,决定在上海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会战。
西安事变主谋
这里其实有个小插曲,国民政府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便预感,上海极有可能还会遭遇来自敌军的海上攻势,于是在上海郊外提前布置了两道防线,就是为了应对此时这种情况。但最后的开战点选择在了上海市内,其实也有充分的理由。
当时国际上有一个国际联盟,作用相当于现在的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争端上一有一定的话语权。上海作为“东方巴黎”,具有国际前瞻的作用,选择在这里开战,既可以一扫之前国军抗战不利的颓势,还可以获得英美等国的关注,蒋介石到这时候还寄希望于国联能够调停双方的关系。
“东方巴黎”上海
但这时候的国联可管不着中国的战事,他们在欧洲实行绥靖政策,放任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对于中日间的战争他们也无暇顾及,只是作壁上观。
当然,两年后,德国的小胡子会让他们知道丧钟为谁而鸣,法国在德国的进攻下仅40天便放弃抵抗,至今仍被钉在耻辱柱上,为广大网民津津乐道。
慕尼黑协定,右二为希特勒
淞沪会战打响后,国军投入了70多个师,共60万人,其中包括了来自国民党地方各个派系的部队,如滇军、桂军、川军等,这时候有人要问,当时国民政府地方割据,为什么这些地方派系都愿意把自家精锐往前线送呢?
因为当时蒋介石在国难关头还是清醒了一回,他率先将自己的嫡系部队送上前线战斗,什么德械师都被打残了,各地军阀闻之才松了一口气,放心地将自家部队派遣至上海,所以那段时间的报纸每天都是关于谁家军阀又派兵出征啦,或是又召开誓师大会之类的主题。
反观日军这边,一开始就对这场战争掉以轻心,期望在几天内拿下上海,所以仅派了第三师团和第十一师团两个师团的兵力前来,辅之以军舰飞机。
但战争持续一个月,日军发现不对劲了,中国军队比想象的更加顽强,于是日军持续增援7个师团,到了淞沪会战末期,日军在小小的上海居然聚集了9个师团共30万人,远超同期华北战场的5个师团。
要知道战争初期日本只有十六个常备师团,而一个淞沪会战就聚集了超过一半的师团。除此之外还有航母4艘,舰艇30余艘,飞机近400架。
战争双方近百万人挤在小小的上海滩,使上海滩变成了血肉磨坊。据当时参战的将领回忆,平均每小时有1000人伤亡,一个普通的地方师拉上去,仅坚持1小时就会被打报废,倘若是精锐师上去,坚持一两天后也会报废,有时候日军的一颗炮弹炸落,往往能消灭一个排的兵力。
这里可以科普一下,日军舰队所用的大炮口径分为两种,一种是两百多毫米的,另一种是406毫米的,都称得上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凶残的武器之一了,而且远比陆军大炮的口径要大。所以当初曾计划在上海郊外打防御战的顾虑就在于此,倘若沿海作战,日本海军大炮和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发挥空间太大了。
上海华界被打为一片废墟
这场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会战持续了三个月,成功打破了日本企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但中方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据战后统计,我军在会战中共伤亡29万人,多位高级将领牺牲,日军伤亡约7万人,多个师团的编制被打散。
这一战虽然伤亡惨重,但也成功打出了气势,不仅大大延缓了日军在中国战场的推进速度,还将全民族的抗战热情彻底点燃,真正的全面抗战自此展开。
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淞沪会战的结束以日本全面占领上海为标志,当时的国军已经被打得溃不成军,所以实际上并不是国军有序撤离,而是在日军的猛攻与追击下全面溃逃的,甚至连当初预设的第二条防线都没用上,大军如潮水般向内地退去。
但在战争的最后,蒋介石命令88师下属的谢晋元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这就是著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在去年,以这场保卫战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八佰》,还原了那场战争的悲壮。
电影中团长谢晋元有一句台词:“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既然全军都溃退了,那还留着这支部队坚守上海是为了什么呢?这不是明摆着让他们送死吗?我们翻开地图一看可以能发现,上海四行仓库的位置正巧就在西方列强租界与华界之间,中间隔了一条苏州河,从租界内可以看到这整场保卫战的全貌。
原来,蒋介石并没有放弃当初寄希望于英美调停的幻想,所以这既是向全世界表明国民政府还没放弃上海,也是为了向西方列强展现这场战争的残酷以及日军的暴行,希望博得他们的同情。
四行仓库遗址
与电影中不同的是,真实的历史里,八百壮士只是国军对外宣传,实际上只有四百多人,他们用沙袋构成防线,抵御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
有人可能会问,才四百多人,怎么能抵挡住一个师团的进攻,要知道日军一个师团可是相当于国军一个军的兵力,这也是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奇葩之处。
由于苏州河南岸就是西方列强的租界,不仅是租界内的中国人,连不少外国人都会搬个小板凳坐在对岸观战,还有西方记者进行实时记录。日军此时还并不想与英美等国开战,又担心战争会波及到对岸租界,所以像是飞机大炮这些大规模轰炸手段使用起来都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注意误伤某某围观群众。
上海租界
焦灼的攻防战从10月26日持续到29日,对岸的英美等国看不下去了,以“人道主义精神”为由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提议停战。
英美的这个举动已经达到蒋介石的预期,看来这场战斗成功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关注,调停指日可待,蒋介石这么想着,随即委派上海上海警备司令杨虎与租界内的西方话事人磋商,讨论如何安全撤离四行仓库内的英雄们。
在原先的方案里,租界方面已经同意中国军人撤入租界,再通过租界转移出上海,与88师会合,租界方面也与日军达成了协议,日军同意了这个方案。10月31日,谢晋元带着手下四百余人(四行仓库保卫战我方部队仅牺牲10人)撤入租界。
孤军
电影《八佰》的故事以一段壮烈的冲桥突围戛然而止,白的雪红的血,桥的这头硝烟弥漫,桥的那头歌舞升平,强烈的反差突出了当时中国作为半殖民地国家的悲哀,渲染了战争的残酷。
对于电影的导演来说,结局如此设计,已经使电影具有足够的表现力,也能展现他所想要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对于历史上的谢晋元团来说,真正的悲壮才刚刚开始。
撤入租界后,日军发现这支顽强的中国军队的人数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于是当即向租界内施压,要求租界将谢晋元团的武器收缴,并且限制他们的行动自由,将他们集中看管。
日本的施压使租界内的政客们开始权衡利弊,倘若他们不答应日军的要求,那群疯狗一定会像他们威胁的那样冲进租界抓人,还极有可能会与租界内的各国守军起冲突,最坏的结果甚至会让各国被迫卷进这场战争,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
如果只是将谢晋元团的武器收缴,人员软禁起来,那日军就没有理由闯入租界,国民政府也犯不着为了几百号人与列强们闹掰,况且这几百号人还会受到租界保护没有生命危险。
租界的话事人作出决定后,派人解除了谢晋元团的武装,并将他们送往租界西部意大利防区内的胶州路进行隔离,为谢晋元团准备的“隔离点”是一片大约十五亩荒地,曾有大批流民在此苟延残喘,垃圾、臭水沟、瘟疫是这里的代名词。
谢晋元团被押解至此处时,虽然流民都被驱散,但他们过去留下的恶劣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受到处理,租界还在周围拉起铁丝网,并派兵驻守看管,四百壮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孤军”。
好在有租界内外的各界人士援助,源源不断的粮食、衣物被送入孤军营,这支部队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谢晋元在这段时间也没有闲着,他知道倘若不加约束和管教,长时间的关押会使士兵的精气神出现大幅滑落,甚至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所以他组织士兵们修建营房,处理荒地,规划出训练场地,用日常操练维持军容。
谢晋元
谢晋元也并非没有想办法,他通过租界内的爱国人士对租界管理层申诉,请律师为他们辩护,还将孤军营的故事刊登在报纸上寻求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所有手段都试过了,但皆是石沉大海。
最后,谢晋元将目光投向此时迁都重庆的蒋介石,写信向他求助。但蒋介石在1938年6月19日的电报击碎了他的幻想,电报上只有寥寥几字:五月三日函悉,尚望忍受一切艰苦,以维国家荣誉。
蒋介石
是啊,委员长一向害怕惹恼英美等列强,怎么会为了吾等弃子而不顾全大局呢?围墙外的租界霓虹灯闪烁,却照不亮孤军前行的方向,谢晋元陷入了绝望。但作为军队的最高长官,他是全团的精神支柱,肩上的责任不允许他崩溃。
1938年8月11日,是孤军所属的88师出征一周年纪念日,谢晋元率全团举行升旗仪式,这一举动引来租界势力的不满,他们害怕谢晋元这一举动惹恼驻守上海的日军,为租界带来麻烦,所以他们要求孤军营将旗杆截去八尺。
孤军营接受了这个要求,但在随后的升旗仪式上,租界驻守部队还是纠集了千余人冲入营地,对孤军营的士兵们拳打脚踢,还将旗帜抢走。最后以孤军营阵亡4人,百余人负伤结束这场战斗。
遭遇这次挫折后,孤军营的气氛江河日下,长期被幽闭的苦闷与怨气终于抑制不住,如同一股阴云笼罩在孤军营的上空。
为国捐躯易,矢志不渝难
困守孤军营期间,谢晋元也曾为部队想过出路。一开始有民间组织联系过他,承诺愿意为他们出逃提供帮助,他也曾打算带领弟兄们冲出这座牢房,但蒋委员长的一句“望忍受一切艰苦”又将他预想的计划驳倒了。
1938年汪精卫投靠日本后,认为劝降孤军营对日本侵华战争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所以派手下陈公博前来说服谢晋元投敌,许以高官厚禄,谢晋元自然不可能接受自己和手下的士兵当汉奸,断然拒绝了陈公博的糖衣炮弹,还对他破口大骂。
汉奸陈公博
孤军营的士兵们能理解谢晋元的选择,但同时也使孤军营置身于尴尬的境地。不当汉奸也就算了,毕竟跟日本人有血海深仇,但你谢晋元也不愿意带着大家逃出租界,难不成要一辈子被困在这望不见前路的牢房中?
不少类似的声音出现,士兵哗变仿佛下一刻就会发生,用一句话来说便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陆续有士兵病亡、逃跑,孤军营内人心惶惶。
1941年4月24日,如往常一样,谢晋元带领手下士兵操练。四名孤军战士趁其不备冲上前去,同时对谢晋元发难,谢晋元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命丧于孤军营的战士手上,这可能是善战者死于兵的另一种解释吧。
谢晋元死后,四名凶手被交由法庭审判,国民政府发出讣告,追封谢晋元为陆军少将,租界内数十万人上街游行吊唁,英雄的一生至此落下帷幕。
宁溘死以流亡兮
同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打响,在华日军也不跟租界内的欧洲列强客气了,直接接管所有租界,自然也包括孤军营。
摆在孤军营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投敌叛变,当日本人的狗,前途无量;否则,就是发配到各地沦为苦工,是生是死听天由命了。
珍珠港事变
面对伪政府抛出的橄榄枝,孤军营的战士弃之如敝履,无一例外选择沦为苦工。尽管渴望自由,但他们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是曾经浴血沙场的军人,岂能摧眉折腰事日寇?
伪政府将“不识好歹”的孤军营战士发配到各地,有的在国内的工地或矿场,有的被押入日军的细菌武器实验基地,有的甚至被送到太平洋上的小岛。在期间,也有人成功出逃,但更多人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1945年抗战胜利后,当初被发配各地的孤军营重新在上海聚首,当初的三百余人此时只有一百多人幸存了,他们望着彼此,既为久别重逢感到欣喜,也向那些再也回不来的兄弟默哀。
日本人被打跑了,但他们的生活还得继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这8年里可以说与世隔绝,已经与正常社会脱钩,如今要在上海活下去,只能是抱团取暖。
其实,当时国共内战的苗头初现,国民党方面还是希望这批老兵能重返部队的,但孤军营的士兵们已经看透了这个腐朽的国民政府,所以不愿参与内战。
一日,他们在报纸上注意到一条新闻:谢团长夫人已回沪。这让迷茫的孤军营看到了希望,他们联系上这位团长夫人——凌维诚。
当初抗战打响后,凌维诚被谢晋元送回了南方老家躲避战乱,但她没想到那竟是她与丈夫的最后一面。淞沪会战打响后,她便一直关心丈夫的情况,但苦盼数年后,收到的却是丈夫殉国的消息。此后她的愿望便是回到上海为丈夫扫墓,所以在日本投降后,她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上海。
后排中间为凌维诚
孤军找上凌维诚的原因也很简单,国军内部划分了各种派系,所以士兵大多都有派系观念和主公观念,过去是谢晋元带领他们,现在团长已经去世多年,自然应该由团长夫人来接替位置,继续带他们生存下去。凌维诚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日军撤出上海后,国民党内部对上海的各处产业进行瓜分,孤军营依靠谢晋元与“八佰壮士”的余威,盘下了吴淞路466号三层楼别墅和胶州路附近一块空地。迎回凌维诚后,老兵们将别墅二楼腾出来供她与孩子们居住。
凌维诚也没有辜负老兵们的期待,她先是计划在上海开辟一条新的交通线路,由老兵来担任线路司机和售票员,可惜这项计划在接近成功时被另一伙势力截胡,人微言轻的他们只好放弃。
此后,凌维诚也想过其他办法,但也都是处处碰壁,这其中少不了国民党的身影,目的就是逼老兵重回战场。
无奈之下,凌维诚只好依靠从前的关系帮老兵们分头寻找工作,再将之前盘下来的空地拾掇干净,搭建些简易房屋,低价租给上海无家可归的流民们,收取到的租金除补贴家用外,都分与老兵们当生活费。
在凌维诚与孤军营老兵们的相互扶持下,时间过得飞快,三年内战从北到南,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听闻解放军即将进攻上海,不少人早早便逃往台湾,但凌维诚与老兵们并不为此所动。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陈毅奉命在上海打一场“城市管理仗”,要将黑白两道势力盘根错杂、素有“冒险家乐园”之称的上海管理得井井有条,所以也就有了文章开头那幕,那位少将夫人自然就是凌维诚,她担心解放军将这块维持老兵们生计的土地收回,所以特地写信请求陈毅将土地批给他们。
对于这种情况,陈毅自然予以批准,还下令为凌维诚和尚能工作的老兵们安排工作,没有了敌人,也没有了压迫,孤军营的故事也在此划下了一个句号。
2005年,四行仓库的最后一名老兵杨养正被发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笑着摆了摆手,说道:“我不算什么英雄,面对日本侵略者,我只是做了一个中国人都会做的事。”
杨养正
名震天下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被世人称颂,甚至拍成了电影走进荧幕。影视作品将老兵们塑造成了一个个脸谱化的木偶人,将他们最光荣的一刻呈现出来,
但在光鲜历史的背面,在胜利阴影下,又隐藏了多少辛酸与无奈,他们被历史的尘埃所掩埋,生死之外皆小事,但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那些苟且与污秽,构成了这些不愿自称英雄的英雄们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