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经过宇航员所需基础训练,诹访理(47岁)和米田AYu(29岁)正式获得宇航员资格。这是JAXA自2011年以来时隔13年的再次认证宇航员。两人将成为支撑未来宇宙开发的人才,肩负起包括月球探测在内的太空任务。新闻发布会上的两人表达了喜悦与抱负:“希望把(太空取得的)科学成果切实送达地球”“希望向年轻人传达宇宙的魅力”。在2023年2月入选宇航员候选人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人曾热情洋溢地讲述志愿动机,如今两人兴奋地回顾训练成果,让人感受到了二人一年多来的成长与进步。
满怀志向,向往参加探月 “阿尔忒弥斯计划”
诹访之前的职业是世界银行的高级防灾专家,米田是日本红十字会医疗中心的外科医生。两人从4127名应征者中胜出被选为宇航员候选人,米田于去年4月,诹访于去年7月入职JAXA。他们在日本国内外接受了理工学、国际空间站(ISS)知识、生存技能、运动、语言以及采访应对技巧等方面的训练。随着二人的加入,JAXA的现役宇航员达到了7人。自2010年山崎直子(53岁)完成为期15天的首次太空飞行任务并于翌年退休后,日本的女性宇航员一直空缺,所以米田获得认定,标志着女性宇航员的回归。
两人还将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得克萨斯州休斯顿)继续接受训练。今后,一旦通过国际协调确定了具体的飞行计划,他们便将开始相应的训练。
认定证书已于10月21日交付二人。两天后在东京都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两人神采奕奕地登台发言。发布会开场,诹访表示:“宇宙开发正在开启从ISS出发探索的时代。企业也开始参与。我希望成为一名能够适应变化的环境,做出贡献的宇航员。希望能够(在太空)切实获得科学成果并送达地球。”米田则表示:“我将思索自己在阿尔忒弥斯计划(国际合作探月)等人类向月球、火星进发的过程之中如何发挥作用。希望自己成为一名能够向年轻一代传达宇宙魅力以及努力工作乐趣的宇航员。”
“无重力的世界与想象得不同”——回顾训练的酸甜苦辣
回顾基础训练,诹访提到印象深刻的内容是在飞机机舱内体验短时间失重状态的 “抛物线飞行(Parabolic Flight)”。“看着ISS的宇航员轻飘飘地悬浮在空中的画面,自己想象的东西与实际体验大相径庭,那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感觉。腹部朝向飞机天花板,失重条件下做个旋转动作,有一种天花板突然变成地板的感觉,真是非常有趣。未来在ISS中会一直持续这种状态,各种幻想接踵而来。”
米田谈到了宇宙飞船内突然减压的训练。她表示:“突然减压带来缺氧症,会导致在感觉不到痛苦的情况下认知能力和色觉不断丧失,最终失去意识。不知道这些知识,就无法注意到。不只是在课堂上听讲,还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去感知这种感觉,(遭遇这种情况时)就能立刻作出反应。能够实际进行这种训练,确实很有趣。”
另一方面,诹访感到困难的训练是与飞机驾驶有关的部分。“通信和操纵哪一项都不能疏忽,简直就是多任务同时推进。”米田则在机器人的机械臂训练中感到过困难, “要操作数量有限的摄像机,在确定哪台最易于捕捉机器臂运动上花费了时间。由于ISS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明暗(昼夜)每45分钟就重复一次,所以就有容易观察和难以观察的时段,这项训练挺难的。”
两人在一起接受的训练。诹访谈到米田时称赞道:“她理解东西很快。在课堂上也提出了许多与我观点不同的问题,这些源自人生经历不同的举动,让我感到非常有趣。”米田则夸赞诹访称:“在紧急应对训练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下他都沉着冷静,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当大家聚集在一起时,他总能带来欢笑,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沟通技巧。”
“美国人以外首次” 的日本人登月
Gateway(右)与用于往返地球的载人宇宙飞船想象图(供图:NASA、Alberto Bertolin)
二人未来有望大展身手的重要舞台是 “阿尔忒弥斯计划”。该计划是由美国主导的继ISS之后的大规模国际太空探索项目,目标是实现自1972年阿波罗17号以来的再一次载人登月。该计划将在月球上空建设基地 “Gateway” 并进行科学实验和观测,同时以未来的火星探测为目标推进技术实证。日本已于2019年决定加入该计划,欧洲和加拿大也参与其中。
2024年4月,美日两国正式就阿尔忒弥斯计划中的日本人登月安排达成了协议。在日本提供载人月球车的同时,美国将考虑 “尽可能早地” 实现日本人登月。据悉,该计划将使日本人成为继美国人以外的首个登月者。如果计划实现,包括诹访和米田在内的JAXA宇航员中的一位将会站在月球表面。在两人的基础训练中,为了掌握月表探测的知识,还进行了地质学野外实习。此外,包括首次飞行在内,两人还可能有机会前往类似ISS这样的地球低轨道基地。
针对月球探测,诹访表示:“能够近距离见证技术开发进展的同时接受训练,真的很幸运。探月事业具有科学意义,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我在思考自己能做什么的同时,全力投入训练。”米田则表示:“让我再次思考前往月球需要什么。”
宇航员在月表活动的想象图(供图:NASA)
“迫切期待” 日本车驰骋月球的那一天
日本打算在阿尔忒弥斯计划中提供的载人月球车是 “月球巡洋舰(Lunar Cruiser)”。该车可以在月球表面边行驶边探测,并可供2名宇航员在车内生活30天左右。半个世纪前的美国阿波罗计划中使用的月球车是类似越野车的非加压型,而月球巡洋舰是可以在车内穿着衬衫生活的加压型。丰田汽车公司正在推进该车的开发,拥有ISS日本实验舱 “希望”开发业绩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等也在进行协助。
谈到月球巡洋舰,诹访表示:“看到月球车模型内部时,我感觉它充满了智慧、创意,充满了日本长期积累的技术。虽然实现过程中还有技术难题,但开发人员快乐地开发着,这让我信心备受鼓舞。想象一下它在月球上行驶的情景就已经令我激动不已。模拟器的体验也很有趣。”
米田表示:“月球巡洋舰为了让宇航员更宜居考虑到了许多方面。尽管内部空间有限,宇航员在其中生活面临各种挑战,各位开发人员不仅运用了长期积累的技术,还深入思考了新的可能性,这一点令我印象深刻。我感受到了JAXA和企业一起推动宇宙开发的干劲。我已经在迫切期待,亲自驾驶月球巡洋舰的那一天的到来。”
开发中的月球巡洋舰缩小模型(左)和模型车内(右)。车内面积约8.1平方米,可供2名宇航员生活。二者均在2023年11月的“日本移动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上展示过)
契机是 “科学博览会” 和 “向井女士的传记”
诹访1977年出生于东京都,在茨城县筑波市长大,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地球科学研究科,曾在派往卢旺达的青年海外协力队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工作,2014年加入世界银行,从事非洲气候变化与防灾的相关工作。
在2023年2月被选为宇航员候选人的新闻发布会上,诹访回忆道:“成为宇航员确实是我儿时以来的梦想。通过几次体验,这个想法变得愈发强烈。”“这个梦想最早的萌芽,应该是小学三年级时附近(现在的筑波市)举行了科学博览会,我央求父母带我去了好几次。我对科学和宇宙首先产生了兴趣。随后,小学五年级时,我见到了阿波罗17号的船长。”此后,他又经历了秋山丰宽1990年搭乘苏联的宇宙飞船实现了日本人首次进入太空,以及毛利卫1992年作为日本人首次搭乘美国航天飞机进入太空,他表示:“我被去过太空的宇航员的话语分量,以及他们的光辉所吸引,再次明确了成为宇航员的愿望。”
在海外深入参与开发的过程中,诹访愈发强烈地认为,应当让世界各国更多地感受到宇宙开发的成果。他谈道:“我有为日本在宇宙领域取得领导地位做出贡献的意愿,所以报名参加了宇航员的选拔。”
米田在新闻发布会上
米田1995年出生于东京都,在京都市长大,毕业于东京大学医学部,曾在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东京都)工作,后于2021年加入日本红十字会医疗中心(东京都),并被派往虎之门医院(东京都)。
米田在2023年2月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自己立志成为宇航员的经历时说:“我读了父亲送给我的宇航员向井千秋女士的传记漫画,并被书中她从宇宙眺望地球的场景深深打动,这也成了我了解宇航员职业的契机。我认为,医生的经验可以在太空中的人体变化上得到活用。” JAXA宣布招募宇航员的那天,米田心情激动不已,从工作单位的医院回家的路上正巧看到了人们眺望月食的情景。随即她定下决心:“月亮是大家凝望和憧憬的地方,它总是向地球送来温柔的光芒,守护着人们。我也想成为宇航员挑战月球。”
“放下担子”,诹访再次挑战获得成功
诹访在新闻发布会上
值得一提的是,诹访2008年曾参加过一次宇航员选拔,但在第一轮选拔中便宣告落选,这次他再次挑战并取得了成功。2023年7月开始训练后,笔者问他:“自己评判一下,是什么导致了成败?” “这么刁钻的问题!”他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说道:“在过去的十三、四年里,我一直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地工作。这次与上次相比,我是真的放下负担参加选拔的。老实说,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值,毕竟年龄也不小了。但我带着要做就全力以赴、不留遗憾的心态参加了选拔。这种心态成就了我的成功。”
人类最后一次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月球上着陆是在1972年12月。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载人飞行一直停留在了距离地球上空数百公里的范围内。要一种找茬的说法来形容,这段时间人类都是在地球大气层这层薄皮的稍外侧,除了舱外活动之外都是 “宅” 在宇宙飞船和太空基地里进行实验的。以国际合作延续ISS计划的成果为食粮,再次站在月球的荒野上,载人航天将瞬间增强 “探索” 的属性,进入一个新的维度。这一领域对航天大国美国来说也是一个漫长的空白,对日本来说更是从未有过的经历。与此前的宇航员相比,今后的宇航员的活动将发生质的巨大变化。与平和轻松的新闻发布会相反,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任务也伴随着生命的危险。为何要去月球?为何日本人要去探月?日本宇航员实现登月的那一天,我们会欢呼跳跃,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什么和学到什么。
米田(左)和诹访(右)在新闻发布会结束时合影
原文:草下健夫/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
中文:JST客观日本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