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thods | scEpiChem-单细胞水平检测药物/化学小分子-染色质互作新技术

文摘   2024-07-23 04:00   广东  

小分子在调节细胞过程、影响基因表达、染色质结构和信号通路方面发挥着作用。这些相互作用是各种治疗干预措施的基础,包括传统药物和先进的靶向疗法。尽管许多小化学分子药物的疗效已通过与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在医学治疗中得到充分证实,但基因组相互作用背后的具体机制通常仍不清楚。绘制与DNA或染色质相关蛋白结合的小分子图谱对于阐明它们在抗癌治疗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技术被报道用于测量大样本中小分子与细胞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些技术通常需要数百万个细胞。例如,Chem-seq和Click-Chem-seq利用亲和标签来富集治疗药物结合的剪切染色质,从而检测小分子的基因组结合。Chem-map能够通过靶标标记来映射这些相互作用,这种生化设计广泛用于分析染色质蛋白-DNA相互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小分子-靶标参与的单细胞分析从未实现。此外,药物基因组结合和表观遗传图谱的单细胞共测定对于说明药物靶标和表观遗传背景的兼容性也至关重要。通过深入探索肿瘤微环境内群体内的细胞异质性,单细胞技术可以揭示药物反应的细微变化。在单细胞水平上了解药物参与和表观遗传景观之间的联系,将提供对药物反应和功能异质性和分子机制的全面了解。

2023年7月18日,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何爱彬团队于Nature Methods在线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EpiChem jointly measures drug–chromatin binding and multimodal epigenome”的文章,该技术这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单细胞小分子药物靶标结合和表观遗传谱的方法。该方法涉及将生物素化 (btn) 小分子与抗生物素抗体一起孵育,结合条形码蛋白 A-Tn5 (PAT) 转座酶介导的标记过程,以选择性地分析单个细胞内的特定基因组区域。利用几轮组合条形码,scEpiChem 可以在一次实验中检索数十万个单细胞谱,可扩展到数百万个单细胞。scEpiChem 着重于捕捉细胞异质性的细微差别,代表了一种剖析单细胞中小分子和基因组元素之间复杂相互作用的方法。

1. scEpiChem能够对小分子药物的基因组结合位点进行高通量分析

图1. scEpiChem技术流程及性能评价

a. scEpiChem设计示意图。b. 显示代表性位点处K562和HGC27细胞中的JQ1-btn信号。展示了JQ1-btn在整体水平 (JQ1-btn)、单细胞聚集体 (JQ1-btn agg) 和随机选择的100个单细胞以及相关蛋白质的基因组轨迹。c. 使用JQ1-btn信号进行人鼠物种混合测试的散点图。d. UMAP可视化显示基于JQ1-btn信号,按细胞类型着色的K562(n=2,000)和HGC27细胞(n=2,000)。e. 显示K562和HGC27细胞在代表性基因座处的THZ1-btn信号。展示了总体水平(THZ1-btn)、单细胞聚集体(THZ1-btn agg)和随机选择的100个单细胞的小分子基因组结合的基因组轨迹以及相关蛋白质的基因组轨迹。f. 小提琴图显示K562(n=2,000)、HGC27(n=2,000)和mES细胞(n=2,000)的JQ1-btn和THZ1-btn每个细胞的非重复读取。g. 岭图显示K562、HGC27 和mES细胞中JQ1-btn、THZ1-btn的FRiP。

scEpiChem利用Split&Pool条形码技术蛋白A-Tn5抗体导向的靶标标记获取单细胞小分子结合位点。简而言之,(1)将略微固定和透化的细胞与生物素化的小分子和抗生物素抗体的复合物一起孵育;(2)用六个预组装的带有T5条形码接头的蛋白A-Tn5(PAT-T5)标记细胞,以标记小分子靶向的特定基因组区域;(3)将带有转座染色质片段的细胞分配到96孔板中,与特定的条形码寡核苷酸进行两轮杂交;(4)将细胞汇集进行连接,随后重新分配到每孔1,000-3,000个细胞,使用96个条形码寡核苷酸进行第四轮索引 PCR;(5) 随后,扩增并测序DNA片段我们首先验证了这些小分子药物、BET溴结构域蛋白抑制剂JQ1及其生物素化衍生物JQ1-btn、CDK7抑制剂THZ1和THZ1-btn以及拓扑异构酶II抑制剂阿霉素(Dox)和Dox-btn在人类白血病K562和胃癌HGC27细胞以及人类CRC 类器官中的生物活性。与使用数十万个细胞的Chem-map数据相比,我们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使用2,000个细胞通过EpiChem获得了与JQ1-btn结合位点相当的数据质量。据报道,JQ1与BET蛋白结合,包括BRD2、BRD3和BRD4。BET蛋白共享大多数基因组结合位点,而JQ1染色质占据率与BRD4的相关性比其他BET蛋白最高。我们还证实了JQ1-btn与其蛋白质靶标BRD4以及细胞类型特异性结合位点之间预期的最高重叠。

(附图3. EpiChem对K562和HGC27细胞中BET溴结构域靶向药物JQ1-btn的基因组结合位点进行分析)

2. scEpiChem可实现小分子JQ1-btn基因组结合和组蛋白修饰或染色质可及性的联合检测

接着,通过引入顺序标记扩展了scEpiChem的功能,以便对单个细胞内的小分子基因组结合和组蛋白修饰进行联合分析(图2a)。这种方法可能揭示潜在的治疗靶点及其与多模态表观基因组景观的相互作用。将针对抗生物素抗体(连同生物素化小分子)或组蛋白修饰的特异性一抗与具有不同T7条形码适配器(PAT-T7)的预组装蛋白A-Tn5一起孵育。一抗-PAT-T7复合物被导向目标染色质并发生顺序标记。通过相应的T7条形码识别抗体的不同身份,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进行反卷积。与单模态分析中的验证类似,使用JQ1-btn在 1:1 的人K562和HGC27细胞混合物中确认了scEpiChem区分双模态细胞混合物的能力。为了同时识别细胞身份并在单细胞水平上评估药物靶标结合情况,我们将scATAC-seq的染色质可及性分析模块引入scEpiChem。在我们对K562细胞系的初步实验中,我们同时捕获了来自JQ1-btn、BRD4和ATAC的信号。JQ1-btn与抗生物素抗体或BRD4抗体的复合物预孵育分别用不同的PAT-T7复合物进行标记在抗体-PAT顺序孵育以进行靶向标记后,引入与二抗结合的不同PAT-T5复合物。最后,使用Tn5-T7和Tn5-T5进行ATAC标记。对不同的T7条形码进行解复用可产生三个不同组学数据集的读数。为了说明这三种模式的兼容性,我们计算了JQ1-btn、BRD4和ATAC在BRD4峰上的归一化信号。不出所料,JQ1-btn的基因组结合信号与BRD4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接下来,我们计算了Cramér V来量化同一单细胞中每对靶标之间的共同富集程度,结果显示JQ1-btn和BRD4之间的共同富集程度 (71%) 略高于JQ1-btn与ATAC的共同富集程度 (65%),明显高于H3K27me3(7%)或随机 (2%) (图 2f)。同样,我们在代表性 BRD4 基因座周围检测到聚集的单细胞JQ1-btn信号 (图 2g)。

图2. scEpiChem 可实现小分子JQ1基因组结合和组蛋白修饰或染色质可及性的联合检测

(附图4. scEpiChem同时检测JQ1–BRD4参与和染色质可及性/H3K27me3)

3. 综合多模态分析揭示了多种药物与肿瘤异质性的相互作用
上皮-间质转化 (EMT) 过程在各种生物现象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胚胎发育和癌症转移。为了在此背景下表征小分子的动态基因组结合,我们通过测量H3K27ac(标记假定的活性增强子)和三种小分子(JQ1-btn,4,810个细胞;THZ1-btn,4,424个细胞;Dox-btn,4,793个细胞)对两个患者衍生的CRC类器官进行了scEpiChem实验。经过质量控制后,保留了14,027个单细胞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首先在代表性位点上可视化了Dox-btn和H3K27ac特异性和共享信号。与Dox-btn相比,H3K27ac谱在远端增强子区域更加丰富。GO富集分析表明,Dox特异性特征参与了离子跨膜转运和细胞代谢过程的正向调节,与之前报道的 Dox 功能一致。通过H3K27ac分析CRC类器官中的不同细胞,我们鉴定出两个主要细胞群,分别注释为上皮细胞 (9,341) 和中间EMT细胞 (4,686) (图3a、b)。接下来,我们研究了小分子结合位点在EMT进展过程中如何与H3K27ac相关联而发生变化。首先,我们使用伪时间分析研究了CRC类器官中存在的不同细胞状态之间的潜在谱系关系。结果表明存在从上皮细胞到中间EMT细胞的假设分化轨迹 (图3c)。此外,我们检测到上皮细胞转变为中间EMT细胞时小分子结合的变化。通过分析聚集的单细胞信号,我们观察到EMT期间JQ1-btn、THZ1-btn和Dox-btn在GPN3上的信号富集 (图3d、e)。为了研究为了研究小分子在细胞类型反卷积中存在不同靶点的可能性,我们分别使用JQ1-btn(4,810个细胞)、THZ1-btn(4,424个细胞)和Dox-btn(4,793个细胞)图谱进行降维分析。我们选择了11,154个与这些小分子结合位点重叠的H3K27ac峰区域。使用k均值聚类,我们将这些区域分为六组,这些区域沿着H3K27ac信号从上皮细胞到中间EMT细胞的动态轨迹具有不同的小分子基因组分布(图3f)。簇1-3(C1-C3) 区域与小分子和H3K27ac 信号的协同增加相关(Dox-btn,占所有测试区域的26.0%;JQ1-btn,占所有测试区域的 19.4%;THZ1-btn,占所有测试区域的 6.5%)。我们进行了GO分析并描绘出每个组内基因独特的功能类别(图3f)。

图3. scEpiChem识别人CRC类器官中3种小分子药物的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组结合位点

研究小分子抑制剂在癌症治疗中的分子和细胞功能,通过靶向基因组和表观基因组相关蛋白引起效应,需要在单细胞分辨率下测量药物-靶标的结合情况。作者开发了EpiChem技术,该技术用于小分子和多模态表观基因组景观的原位单细胞联合映射。我们展示了人类结直肠癌(CRC)类器官中三种小分子与组蛋白修饰、染色质可及性或靶蛋白的单细胞共测定。综合多模态分析揭示了异质CRC类器官内染色质状态背景下的多种药物相互作用。我们进一步揭示了CRC类器官中小分子药物治疗后跨细胞类型的药物基因组结合动力学和自适应表观基因组。该方法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工具来探索细胞类型特异性药物作用的机制。
总之,scEpiChem标志着在单细胞水平上揭示小分子-基因组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的开创性一步。其潜在影响涵盖从药物开发到理解细胞异质性等各个领域。解决当前的局限性和探索改进对于充分发挥scEpiChem的潜力至关重要,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药物基因组参与的了解,并为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治疗干预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Dong, C., Meng, X., Zhang, T. et al. Single-cell EpiChem jointly measures drug–chromatin binding and multimodal epigenome. Nat Methods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92-024-02360-0

免责声明:推文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撰写,用于传递最新热点资讯,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建议。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本公众号删除。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和分享公众号

科研这点事儿
科普分子生物学知识,关注前沿生物技术,聚焦表观遗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