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资讯】标准化!理性思考,走出误区

创业   2024-11-14 17:22   安徽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导语:标准化工作虽然因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而备受人们的重视,但是,由于标准化工作具有自身规律和特点,在我们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标准化事业,发挥标准化作用的过程中也有许多误区值得注意。我们很有必要对这些误区加以总结,理性思考,以引领标准化工作踏上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道。
标准化工作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标准化工作说到底是为了形成一个最佳秩序,取得一个最佳效益而生的。标准化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也是不断完善、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事物,标准化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我们运用标准化手段,发展标准化事业,发挥标准化作用的过程中有许多成败得失的鲜活案例,我们十分有必要加以总结,特别是对过去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理性思考,引领标准化工作踏上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道。
误区一:为“标准化”而标准化
毋庸置疑,制定多少标准是标准化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也似乎是最能让社会“接受”的成果。因此我们便急于制定标准,也就是为“标准化”而标准化,忽略了标准化的本质目标,从而造成一些标准制定以后便将其束之高阁,只到评奖时,又拿出来再拼凑一些“效果”证明,得一些成果奖,又束之高阁不再理睬。也就出现了各级标准加起来几万、几十万都不止,但染色馒头、三聚氰胺乳粉等问题曝光后又无标准可依的怪事。
因此,我们一定要防止今后在标准化工作中再现只为“标准化”而标准化的做法,要认真研究每一项标准的标准化目标、实施的可行性、实施后的作用及效果,把标准的有用性贯穿到标准化的全过程。这既是一个理念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误区二:因现实化而僵化
与我国经济发展一样,标准化工作同样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绝大多数标准是所谓“生产型”标准。到目前为止,许多同志实际上并没有从“生产型”标准的思维中解放出来,思维理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需要从根本上解决。
所谓“生产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将现实存在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经过推算、实际检测对比后固化为几个代表性的技术要求(或指标),再加上一些编制标准特有的章条要求,便制定出了产品标准、工艺规范等。此类标准在计划经济时代既实用又可行。但是到今天,此类标准在企业内部更适用,很少能作为一般性通用标准,更不用说能符合市场、消费和监管的需求。
“生产型”标准极易导致绝对化和僵化。它在产品方面往往强调成分含量、原料配料、工艺方法,往往以某些产品实测值的平均数作为技术指标,从而间接地否定了创新和突破。迁就现状,导致僵化。
当然“生产型”标准也不能一概否定,作为一定范围,特别是企业标准是无可厚非的,也会有其作用,但要作为地方标准甚至行业、国家标准时,必须慎重地做深入研究和取舍。从现实情况出发,各级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要突出市场型、需求性标准的制定,注重管理性、通用性、方法性等标准化工作,而应将更多的生产型、工艺性标准交给企业去做。
误区三:因缺乏规划而“随意化”
标准化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一个时期内我们标准化的能力是一定的、有限的。为此,我们就要认真分析标准化的需求,进行标准化规划研究,确定某一个时期标准化工作的阶段性目标、工作重点,把有限的、可用于标准化工作的人力、财力、物力,用在最需要、最重要的领域,经过几个阶段的努力,最终实现较完善的标准体系。
标准化工作就是要为实现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富民强区,着力在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民生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中完善标准体系,促进边疆发展和稳定。自治区标准化及其研究工作就要避免盲目性,减少非计划、拍脑袋随意性的标准化项目。要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标准化体系的研究与完善工作。走出等待、被动的“惰化”情态,采取积极科学的方法,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引领标准化的潮流,甚至要做有国际水平的标准化实践。
误区四:将科学的程序化要求形式化、虚无化
说到制定标准,编制程序有比较严格的程序要求,对不同的标准,制定过程不一定千篇一律,死搬硬套。但是各程序有其实际的作用,程序要求有其科学性。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标准编写人员容易把这些程序形式化,甚至走向反面,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形式主义,如此制定出来的标准很难保证其水平和可行性。
按规定确定标准中的技术指标要求要有依据,一项技术指标有时需要一项甚至多项重大科研项目做支持,要有科学的研究检测数据做保证。有的技术指标需要标准编写组亲自试验,用有说服力的统计学意义上的数据组得出可靠结论。这些都要在标准编制说明中详细说明。但我们常见有些标准编写组在编制说明中有关标准编制依据只写“依据法规和GB/T1.1编写”,这是极其不严肃、极其不科学、极其不负责任的形式主义。
再如在标准选项过程中,要求进行标准化对象与目标的研究,通过这种研究不仅使制定标准的目的和对象得到明确,更重要的是使标准的主要内容得以确定,使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研究得以明确。实际上很多标准编写组往往忽略这一程序,靠几个“专家”或“权威”代替这一过程,最终使标准编写过程中不断返工,不断被推翻重来。这种实例在制定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时比较常见,重要原因就是在立项时把要求进行标准化对象与目标的研究的有关程序形式化,甚至虚无化。
标准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这是对标准化科学性的总结,在过去,也必将在将来的标准化实践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从事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坚持科学,走出上述种种误区。



安徽品质会第四届理事会即将任期届满,拟于2024年11月召开换届大会。为进一步提升会员的代表性,扩大影响力,现面向全省,诚邀致力于标准化、质量、信用和品牌管理以及生产、经营、服务的企事业单位的加入,共同推动安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点击下方链接欢迎加入我们

【协会动态】关于邀请加入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第五届会员的函

来源:学习标准化

END



往期回顾


1

2024中国品牌日安徽特色活动启动:首站走进滁州经开区

2

深化品牌教育与产业对接 2024中国品牌日安徽特色活动走进安徽大学

3

关于举办安徽省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班的通知

4

关于举办品牌管理与战略规划高级研修班暨品牌故事大赛赛前辅导班的通知

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简介

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简称“安徽品质会”,英文缩写AQB(Anhui Association of Quality&Brand),由安徽省质量协会整合安徽省标准化协会、安徽省卓越绩效管理促进会、安徽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后更名成立,由致力于标准化、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以及有关专业产品生产、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的专业性、非营利性省级社会组织,具有社团法人资格,接受登记管理机关安徽省民政厅、行业管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安徽品质会拥有奇瑞、马钢、铜陵有色、古井、安徽质检院、安徽建工、江淮汽车等企业、科研机构500多家团体会员,近600名个人会员。
安徽品质会着力开展标准化、质量、品牌知识和方法的宣贯,普及和传播标准化、质量、品牌先进理念和方法,培养标准化、质量、品牌专业人才队伍。每年举办40余期公开课,自2012年起,率先在全国开展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推动企业建立首席质量官制度,截止到目前,共举办首席质量官培训班100多期,来自规模以上企业的14000余名质量人员参加培训,其中13000余名学员取得了首席质量官任职培训证书,走上企业首席质量官岗位。
推进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品牌培育体系、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开展现场管理、精益生产、六西格玛、信得过班组建设以及QC等质量改进,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数百家企业导入卓越绩效等先进管理方法,成功申创各级政府质量奖等质量荣誉。
安徽品质会不断推动团体标准、区域标准、联盟标准制定及实施。组织、参与起草《品牌评价 旅游目的地》等数十项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组织起草了《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实施指南》、《旅行社服务标准化规范》、《安徽名牌评价指南》等数十项安徽地方标准;研制并发布了《一次性使用儿童口罩》、《安徽省高速公路服务区放心消费服务规范》、《国有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规范》等40多项团体标准。
完成了五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能源行业标准研制;完成了原国家质检总局《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进首席质量官制度建设》等科研课题;完成了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委托的安徽制造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及评价项目、原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安徽省品牌资源与发展状况调研》等课题,形成了一批科研成果。
安徽品质会下设首席质量官分会、标准化分会、眼镜行业分会,牵头成立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联盟,注册成立了安徽省质量认证咨询中心、安徽省万联标准化研究中心。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评价工作秘书处、安徽省质量和品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本会。经中国标准化协会批准,开展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颁发A-AAAAA级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证书,规范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行为。
举办系列公益交流活动。组织举办全国品牌故事大赛(合肥赛区)、安徽省质量品牌故事大赛、“食安安徽”品牌故事大赛、质量创新技能大赛、现场管理创新技能大赛、检验技能大赛,举办安徽质量大讲堂、标准化论坛、品牌论坛等,承办2019年世界制造业大会质量品牌建设论坛。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省、市、县区近50余个政府质量奖评审任务,承担“食安安徽”区域品牌评价工作,牵头组织“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工作;承担有关市县区质量提升示范区、品牌示范区和质量强县(市、区)创建等辅导工作。
安徽品质会大力推进信息互通、经验共享、能力和信用互认,建立和保持与省内外标准化、质量、品牌等专业技术组织的友好协作关系,拥有标准化、质量、品牌等知名专家学者600多人。承接中国质量协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等国家级行业组织的业务工作。先后与中国计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建立常态化交流与合作机制。
安徽品质会始终秉持“责任、专业、服务、共赢”的核心价值观,被安徽省民政厅评定为“AAAAA级社会组织”,被安徽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和安徽省社会组织联合会授予省级“百优社会组织”荣誉称号。
传递质量信任,引领品牌发展。安徽品质会始终坚持走专业化、公益化、品牌化发展之路,为实施质量品牌升级、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贡献力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



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
安徽省质量品牌促进会是由致力于标准化、质量管理、信用建设、品牌建设以及有关专业产品生产、服务的组织和个人自愿组成的区域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获评“AAAAA级社会组织”、“百优社会组织”称号,拥有奇瑞、马钢等500多家团体会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