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 沈阳药科大学在双多酚纳米组装递送系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科技   2024-12-18 12:22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沈阳药科大学在双多酚纳米组装递送系统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PPS 

近日,爱思唯尔旗下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3.3,中科院1区)在线发表了该校医疗器械学院李舟研究员课题组在双多酚纳米组装递送系统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Designed tumor microenvironment-remodeling bispolyphenol nanoparticles combined with α PD-L1 for enhanced melanoma immunotherapy”。

黑色素瘤虽然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作用,但αPD-L1单独作用时容易受到个体差异和肿瘤免疫抑制细胞的限制,因此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效果不甚乐观。该研究基于金属酚醛网络和气体扩散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多酚纳米组装粒子(Phl-CaCO3@Lut-Cu NPs)的糖酵解-铜死亡-免疫联合治疗策略。Phl-CaCO3@Lut-Cu进入肿瘤细胞后,一方面,Phl通过抑制GLUT1的活性限制葡萄糖的转运,进而阻滞肿瘤细胞的能量供给过程。同时,Lut作为HIF-1α的抑制剂下调其表达,进而负调控有氧糖酵解过程。另一方面,铜死亡过程中,Cu2+与硫辛酰化DLAT结合,诱导DLAT的异常寡聚。不溶性DLAT的增加导致细胞毒性,诱导细胞死亡。另一方面,FDX1将Cu2+还原成更加具有毒性的Cu+,导致Fe-S簇蛋白合成的抑制,诱导细胞死亡,并促进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的释放,进而促进DC细胞的成熟,最终激活T细胞诱导免疫应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L1)可结合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PD-L1受体,使其与T细胞表面的PD-1受体“断联”,进而抑制免疫逃逸过程,恢复T细胞的功能,增强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发生。

该研究旨在通过铜死亡和双重糖酵解抑制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αPD-L1的协同作用重塑肿瘤微环境(TME),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为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参考和策略。

该校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艳珠和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臧灵鹤老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医疗器械学院孟昭旭副教授和廉鹤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沈阳药科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该研究得到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李舟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并获得了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MS-198)和辽宁省教育厅基础科研项目(LJKMZ20221354,LJ212410163004)资助。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8442


文章来源:沈阳药科大学科研处

美编排版:史鑫宇

文章审核:王彩依 史鑫宇 罗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或观点;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药学进展》杂志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1.216,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联系《药学进展》↓↓↓

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

邮箱:yxjz@163.com;

电话:025-83271227。

欢迎投稿、订阅!


往期推荐

聚焦“兴药为民·2023生物医药创新融合发展大会”

我知道你在看




药学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由中国药科大学与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新药研发动态的专业媒体;自2024年起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期刊官网http://pps.cpu.edu.cn,欢迎阅读、投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