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桃红颈天牛幼虫
桃红颈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别名红颈天牛、水牛、铁炮虫、木花等。
成虫白天外出活动,2至3天后开始交尾产卵。常见成虫于午间在枝条上栖息或交尾,雌虫交尾后4至5天开始产卵,多产在主干、主枝粗皮缝隙,无刻槽,一般在离地30厘米左右较多。产卵期5至7天,产卵后不久成虫便死去。
卵经过7至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孵化后蛀入皮层,自上向下蛀食韧皮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不规则串食韧皮部内层和木质部表层。当年幼虫生长为6至10毫米,就在此皮层中越冬。
3、角斑古毒蛾幼虫
角斑古毒蛾,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又名角斑台毒蛾、杨白纹毒蛾、核桃古毒蛾等。国内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以及河南、甘肃和江苏等地。
初孵幼虫聚集在叶片上取食卵壳,两天后开始取食叶片。1至2龄幼虫排列在叶片上取食叶肉,仅残留叶脉和表皮,待食完一片后再转移到新的叶片上取食。2至3龄幼虫可以吐丝下垂随风转移,3龄后分散取食。幼虫具有假死性,受惊后落地卷缩。幼虫为5至6龄,通常发育成雌成虫的幼虫是6龄,发育成雄成虫的幼虫为5龄。幼虫期为24至30天。
4、桑天牛成虫
桑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华北及东北等地。
成虫多在2至4年生枝上产卵,多选直径10至15毫米的枝条的中部或基部,先将表皮咬成“U”形刻槽,然后产卵于其中,每处产1粒卵。幼虫取食期间,虫体均位于最新排粪孔的下方。老熟幼虫沿坑道上移至自下向上数1至4个排粪孔之间,咬雏形羽化孔向外达树皮外表,使树皮向外放射状断裂,有时伴有树液流出。
5、舞毒蛾幼虫
舞毒蛾,别名柿毛虫、秋千毛虫等,属鳞翅目、毒蛾科。
6、梨冠网蝽若虫
梨冠网蝽,别名为梨军配虫、梨网蝽,俗名花编虫,属半翅目,网蝽科。
防治方法
7、梨星毛虫幼虫
梨星毛虫,又名梨斑蛾、梨叶斑蛾、梨狗子、饺子虫等,属于鳞翅目,斑蛾科。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
8、苹果球蚧
苹果球蚧,又名西府球蜡蚧、沙里院褐球蚧,属同翅目,蜡蚧科,主要分布在河北、河南、辽宁、山东等地。
防治方法
在养护过程中,如发现个别枝、叶有虫害,立即剪除或刮除虫枝、虫叶,集中烧毁,防止蔓延传播。若虫孵化盛期,在未形成蜡质或刚开始形成蜡质层时,向枝叶喷施40%速蚧杀乳油1500至2000倍液、6%吡虫啉可溶性液剂2000倍液、菊酯类农药2500倍液。上述三种药剂交替使用,每隔7至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2至3次,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喷药的关键在于抓住时机(若虫期),一旦蚧壳形成,喷药难以见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在天敌昆虫出现盛期,应避免使用伤害天敌的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