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麸木又名盐肤木、盐桑柏、五倍子树,是漆树科盐麸木属落叶小乔木或小灌木。盐麸木可以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并将其以盐水的形式分泌出,待水分蒸发,盐分附着于树体上,因此而得名。
形态特征
高2-7米,小枝棕褐色;奇数羽状复叶,边缘具粗钝锯齿;圆锥花序顶生,多分枝,雌花序较短,密柔毛;苞片花白色,花瓣长圆形,开花时外卷;核果球形,成熟时红色。7—9月开花,10月结果。
生态习性
盐麸木为广布物种,根系发达,根萌蘖性很强,生长快。多生于中高海拔的向阳山坡、沟谷等疏林或灌木丛中。在我国除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区均有分布。盐麸木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乃至干旱瘠薄的土壤中均能生长。盐麸木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压根繁殖和扦插繁殖。
经济价值
《本草纲目》记载盐麸木可“生津降火,化痰,润肺滋肾,消毒,止痢收汗”。盐麸木的嫩茎叶可作为野生蔬菜食用,在豫西山区是养猪的主要野生饲料,花是初秋的优质蜜粉源。此外,盐麸木鲜嫩茎叶中富含氮、磷酸等,每年可割青多次,产量高,且茎叶柔软多汁易腐烂分解,是一种很好的绿肥。盐麸木嫩叶受五倍子蚜虫侵入寄生刺激,生成虫瘿,此即五倍子,可供药用,所以又名五倍子树,为我国特有经济树种。
五倍子
园林应用
盐肤木进入秋冬季节其叶片呈鲜红色,核果橘红色,色彩绚丽,颇为美观,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观赏树种。盐麸木植株粗放矮壮,根系发达粗壮,适应性很强、生长快、耐干旱瘠薄、根蘖力强,有利于水土保持,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也是废弃地(如烧制石灰的煤渣堆放地、废弃矿山等)恢复的先锋植物。盐麸木用途广泛,是优良的多功能乡土树种。
创作不易,点赞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