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入侵物种——凤眼莲

乐活   2024-07-06 22:48   河北  

凤眼莲,又名水浮莲、水葫芦是雨久花科凤眼莲属的浮水草本植物。因其花瓣中央具深蓝色块斑,蓝块斑中又有鲜黄色眼点,状似孔雀羽毛,故名凤眼莲。

凤眼莲原产地巴西由于受生物天敌的控制,仅以一种观赏性种群零散分布于水体,1844年在美国的博览会上曾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自此以后,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栽培,已在亚、非、欧、北美洲等数十个国家造成危害,在北纬(葡萄牙)至南纬(新西兰)之间的大部分热带、亚热带地区均分布,并造成生态危害20世纪初作为观赏花卉引入国,30年代作为畜禽饲料引入中国内地各省,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的植物推广种植,后逃逸为野生。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极快,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尤以云南(昆明)、江苏、浙江、福建、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省的入侵更加严重,并已迅速扩散到温带地区,如辽宁省的锦州、营口一带均有分布。

生态习性

凤眼莲适应性强,在池塘、水沟和低洼的渍水田均可生长,最喜气候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喜生于浅水、静水中。凤眼莲常用分株繁殖。

形态特征

凤眼莲30-60厘米须根发达,棕黑色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匍匐枝淡绿色或带紫色,与母株分离后即可长成新的植株;叶在基部丛生,莲座状排列,叶片圆形宽卵形,先端钝圆或微尖,基部宽楔形或幼时浅心形;花葶具棱,穗状花序;花冠近两侧对称,四周淡紫红色;蒴果卵形;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凤眼莲的危害

大量繁殖阻断航道,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由于其强大的繁殖能力,凤眼莲能迅速布满整个江河湖面,过度消耗水中的氧气,导致大量水生生物因缺氧和阳光不足而死亡,从而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此外,凤眼莲在水面上形成密集的覆盖层,阻挡阳光进入水体,导致水体容易腐烂发臭、水质变差,对周边农田和蔬菜等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水葫芦被列为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栖息环境和本土物种造成了严重威胁

经济价值

凤眼莲是净化污染物的能手,可用于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它监测水中是否有砷存在,可净化水中汞、镉、铅等有害物质。 在生长过程中能吸收水体中大量的氮、磷以及某些重金属元素等营养元素。

凤眼莲花和嫩叶可以直接食用,其味道清香爽口,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马来西亚等地的土著居民常以凤眼莲的嫩叶和花作为蔬菜食用

凤眼莲还可作为高产优质的畜禽饲料,其茎叶鲜嫩适口,容易消化,营养丰富,可制成干饲料,很适合喂养鸡、猪等禽畜。

凤眼莲全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祛风的功效。凤眼莲经过发酵可产生大量甲烷气体,可作为燃料、化工原料进行利用。

园林应用

凤眼莲是浮水草本植物,须根发达,茎极短,花为浅蓝色,呈多棱喇叭状,上方的花瓣较大;花瓣中心生有一明显的鲜黄色斑点,形如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凤眼莲不仅花色美丽,而且叶色鲜绿光亮,叶柄气囊奇特,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养护管理粗放,既盆栽观赏又适宜庭院水池放养是园林水景中优良的造景材料植于小池一隅,以竹框之,趣味盎然

创作不易,点赞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二中浇花人
深耕园林一线二十余年,工作记录,学习笔记,探讨植物文化,分享园林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