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绿植——琴叶榕的养护管理

乐活   2024-08-31 21:11   河北  

琴叶榕,又名茶叶牛奶子、倒吊葫芦是桑科榕属木本植物。小灌木,高1-2米,小枝条附着有短柔毛。叶片厚,为提琴形或倒卵形;花朵为椭圆形,花柱侧生,细长;果实为鲜红色,椭圆形或球形。花期6——8月。琴叶榕因叶片呈提琴形而得名全株含有乳汁,因此又被称为奶汁树。

生长习性

琴叶榕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东南部各省常见,多生于山地疏林、灌木丛或村落路旁。喜温暖、湿润、微酸性土壤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瘠薄、耐湿耐旱,对干燥空气耐受力强,抗风力较弱。

繁殖方法

可用扦插繁殖。使用圆枝法最为适宜:选健壮、半木质化的分枝,将枝干下弯,用小刀进引环状剥皮,宽度一般为1厘米左右,用水苔包着,再用塑料纸上下扎紧并保持水苔湿润。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并切离母株,另行栽植。

养护管理

栽培基质:琴叶榕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盆栽时建议使用含土基质以增加重量。可以用园土、草炭土、腐叶土、河沙按3:3:2:2的比例配制上盆时加入底肥。

摆放位置:琴叶榕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但也能耐阴。在养殖琴叶榕时,最好是摆放在南面向阳的位置,但又不会直射光太强的位置。切忌不可摆放在阴暗的角落里,容易导致叶片失绿和病害的发生。

肥水管理:夏季是琴叶榕快速生长期,应注意追肥。可以用氮磷钾复合肥或饼肥水,适当追施钙、钾肥有利于增强茎秆木质化,使植株健壮。琴叶榕对空气湿度没什么特别要求,因其叶片是革质的,相对较耐干旱。与其他观植物不同,琴叶榕对空气湿度要求不高但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在生长期应保土壤湿润。

越冬管理:琴叶榕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5℃,15℃时即进入休眠状态。冬季要求不低于5℃,否则易发生冻害。

病虫害防治

榕蚜:榕蚜是最常见的琴叶榕害虫之一。它们通常会聚集在叶肉上,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物叶片逐渐变黄、变形、枯萎。受到榕蚜的长时间侵害,植物可能会逐渐失去光彩。

红蜘蛛:红蜘蛛是一种微小的害虫,常常在干燥环境下出现。它们以植物汁液为食,导致叶片脱水、变黄和脱落。受到红蜘蛛侵害的植物可能会表现出褪色或灰白色的叶片,并且可能会覆盖有一层薄薄的网状物。

白粉病: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疾病,可以在琴叶榕的叶片上形成白色的粉状物。受感染的叶片可能会变黄、枯萎,并最终掉落。高湿度和温暖环境是白粉病扩散的有利条件。

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受感染的琴叶榕叶片上会出现黑色斑点,并逐渐扩展成大片的黑斑。受到重度感染的叶片可能会枯死和脱落。高温和高湿度是黑斑病的传播条件。

根腐病:根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根部感染疾病。感染的植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变黄、萎缩和生长迟缓的特征。患病的根部可能会出现褐色、烂糊状物,并且容易被腐烂。

防治措施:

确保给予植株合适的灌溉量和排水条件,避免根部过湿。注意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热过干的环境。定期检查植的叶片和根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选择使用合适的杀虫剂或杀菌剂,但要确保按照产品说明和安全用量使用。

创作不易,点赞关注。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二中浇花人
深耕园林一线二十余年,工作记录,学习笔记,探讨植物文化,分享园林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