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岭自治县百合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同康社区,活跃着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队伍——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
该驻村工作队成员分别由省人社厅、县人社局、百合街道下派干部组成,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单位,却有着共同的目标: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为全力建成和谐同康社区、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奋斗。
驻村以来,他们迅速转变角色,积极融入社区,坚持民生为本,凝心聚力、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为推动同康社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为更好地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拓宽群众就业增收渠道,驻村工作队对社区内劳动力情况开展全面摸排,深入了解劳动力的年龄、技能、就业意愿等基本情况,制定就业帮扶计划。同时,引进家政服务公司,打造“巾帼家政服务窗口”,为妇女等群体提供家政技能培训,帮助群众介绍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实现灵活就业。目前已有60余名群众从事家政工作。
“要不是家政公司介绍,我也找不到这么好的工作。”社区居民罗明富通过家政公司介绍到饮料厂开货车,每月能拿到5000元工资,心里特别满足。
为深入解决无法外出、大龄、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增收问题,驻村工作队大力推进“零工市场”建设,积极帮助健全完善县零工市场功能,加强互联网零工市场建设,建立灵活就业信息库。依托关岭高质量就业培训基地打造零工市场升级版,打造零工驿站示范点,提供直播带岗、线下招聘会等服务,着力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服务。用好用活“零工经纪人”队伍,为搬迁群众和用工者搭建供需桥梁,带动400多名闲散劳动力实现灵活就业,有效提升搬迁群众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实现稳步增收。
驻村工作队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用“初心”换“民心”。他们认真履行“一宣六帮”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定期开展政策宣讲,建立援助联系制度,做好困难帮扶等措施,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在他们的努力下,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驻村工作队深入走访每户脱贫户,了解群众实际困难需求,先后两次争取到省红十字会支持慰问棉服、童鞋等生活物资,共计价值7.84万元,发放到52户困难家庭、留守儿童家庭。
为解决社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无人照料问题,驻村工作队认真做好关爱服务保障工作,首先对辖区内所有特殊困难群体基本信息进行摸排统计,精准掌握孤寡老人、留守老人身体健康状况和照料需求,共为社区内27名留守老人建立信息台账。建立社区—网格—联户长—邻居四级援助联系机制,定期上门看望慰问,帮助解决生活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温暖和关怀。
同时,持续加强防贫动态监测帮扶,强化“3+1”保障,紧盯重点人员和困难群体,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帮助困难户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防止大面积返贫现象发生。
依托“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 驻村工作队不定期对辖区内各类不稳定人员开展全面摸排,收集倾向性信息进行研判和管理,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今年以来化解矛盾纠纷16件。以社规民约为抓手,引导社区居民打破红白喜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
驻村工作队每名队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参与环境卫生整治,不定期组织社区干部、保洁员进行公共区域大扫除,清理社区周边垃圾,整治社区乱堆乱放、乱停乱摆、私自喂养家禽等现象。今年以来集中开展清理8次,参与人员210人次。加强对社区绿化美化的规划和实施,种植花草树木,改善社区面貌,注重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环保意识,共同打造美丽宜居社区环境。
为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工作队定期组织开展非遗剪纸、传统节日文化汇演、政策宣讲等活动,引导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凝聚共建幸福和谐社区共识。
如今, 在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两委”共同努力下,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社区居民对未来的信心也日益增强。
驻村工作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打造幸福和谐平安社区贡献了巨大力量,赢得了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他们是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未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扎根基层,勇担使命,砥砺前行,扎实落实各项任务,努力探索适合社区发展的新路径,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不懈奋斗。
(关岭自治县委组织部整理)